一种新型窝眼轮式红豆芽种精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31992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5 22:38
一种新型窝眼轮式红豆芽种精播装置,种箱下方设置有出种口,下种导管的终端位置连接有出种喇叭孔;驱动电机支架与底架纵梁连接;两侧的底架纵梁上设置有种箱支撑柱,种箱支撑柱与种箱的下方连接;底架纵梁的前端位置与主体支架横梁连接,开沟铧调节杆与主体支架横梁连接,开沟铧调节杆上安装有开沟铧;底架纵梁上设置有牵引纵梁,牵引纵梁与牵引横梁连接,牵引横梁上安装有牵引杆;滚轮支撑杆下方安装有支撑下辊;底架纵梁的后端位置与主体支架立柱连接,两侧主体支架立柱与主体支架横梁连接,主体支架横梁上设置有后调节紧固套,刮板调节支杆的下方安装有刮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窝眼轮式红豆芽种精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窝眼轮式红豆芽种精播装置。
技术介绍
红豆芽的种植,常常会利用一些传统的种植工具来提高种植的工作效率。在种植的过程中也常常会采用一些传动的播种小型机械来进行完成播种工作。这些工具结构过于简单,质量低下并不能受到大多数农户的青睐。由于装置设计上存在一些缺陷,在传动播种机内进行充种时,不能够达到理想的充种效果,所以在播种后会造成播种作业的质量低下,从而影响出苗率以及果实的产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装置为一种新型窝眼轮式红豆芽种精播装置,能够应用于红豆芽的种植工作,提高红豆芽的种植效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窝眼轮式红豆芽种精播装置,包括:支撑下辊、开沟铧、牵引杆、开沟铧调节杆、牵引横梁、第一紧固螺栓、牵引杆连接板、牵引纵梁、驱动主轴、窝眼轮滑壁、滚轮支撑杆、种箱支撑柱、底架纵梁、前调节紧固套、第二紧固螺栓、滚轮调节固定套、第三紧固螺栓、驱动马达固定螺栓、驱动马达、刮板调节支杆、第四紧固螺栓、后调节紧固套、出种喇叭孔、窝眼轮、第五紧固螺栓、固定板、种箱、驱动电机支架、主体支架立柱、主体支架横梁、刮板、下种导管和出种口。所述种箱下方设置有出种口,出种口的下方连接有下种导管,下种导管的终端位置连接有出种喇叭孔,出种喇叭孔与窝眼轮滑壁连接,窝眼轮滑壁内侧设置有窝眼轮,窝眼轮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驱动主轴,驱动主轴的两端安装有驱动马达,驱动马达通过驱动马达固定螺栓安装在驱动电机支架上,驱动电机支架与底架纵梁连接;两侧的底架纵梁上设置有种箱支撑柱,种箱支撑柱上方通过第五紧固螺栓和固定板与种箱的下方连接;所述底架纵梁的前端位置与主体支架横梁连接,开沟铧调节杆通过第二紧固螺栓和前调节紧固套与主体支架横梁连接,开沟铧调节杆上安装有开沟铧;底架纵梁上设置有牵引纵梁,牵引纵梁与牵引横梁连接,牵引横梁通过第一紧固螺栓和牵引杆连接板安装有牵引杆;底架纵梁的侧面两端位置安装有滚轮调节固定套,滚轮调节固定套通过第三紧固螺栓安装有滚轮支撑杆,滚轮支撑杆下方安装有支撑下辊;底架纵梁的后端位置与主体支架立柱连接,两侧主体支架立柱与主体支架横梁连接,主体支架横梁上设置有后调节紧固套,后调节紧固套通过第四紧固螺栓安装有刮板调节支杆,刮板调节支杆的下方安装有刮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计的装置结构制作工艺不过于复杂,制作所用原材料造价低廉,容易制作,加工人工成本低。2.本技术设计的装置可根据不同牵引装置来进行调节安装,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使用,安装适应性强,方便安装牵引转运。3.本技术设计的装置上支撑移动,开沟与覆土结构都为可调节的结构形式,都通过螺栓紧固方式进行调节,这样的调节方式方便快捷,能够适应多数地形土地进行调节使用。4.本技术设计的装置下方的支撑滚动机构,在滚轮的外边缘处,设计有外伸钢筋结构,在行走的过程中,能够有效的起到增大摩擦的作用,防止整个装置在移动过程中出现不安全,不稳定的现象。5.本技术设计的装置在种箱的下方设计有多排窝眼轮的播种结构,这样的设计方式,能够提高播种的工作效率,从而节省种植的经济成本。6.本技术设计的装置采用窝眼轮式的播种方式,能够有效的达到窝眼充分充种的效果,从而能够提高播种种植的质量,从而提高产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产品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仰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图4为图1中B处结构放大图。图5为图2中C处结构放大图。图6为图2中D处结构放大图。图7为图2中E处结构放大图。图8为图2中F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对本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新型窝眼轮式红豆芽种精播装置,包括:支撑下辊1、开沟铧2、牵引杆3、开沟铧调节杆4、牵引横梁5、第一紧固螺栓6、牵引杆连接板7、牵引纵梁8、驱动主轴9、窝眼轮滑壁10、滚轮支撑杆11、种箱支撑柱12、底架纵梁13、前调节紧固套14、第二紧固螺栓15、滚轮调节固定套16、第三紧固螺栓17、驱动马达固定螺栓18、驱动马达19、刮板调节支杆20、第四紧固螺栓21、后调节紧固套22、出种喇叭孔23、窝眼轮24、第五紧固螺栓25、固定板26、种箱27、驱动电机支架28、主体支架立柱29、主体支架横梁30、刮板31、下种导管32和出种口33。所述种箱27下方设置有出种口33,出种口33的下方连接有下种导管32,下种导管32的终端位置连接有出种喇叭孔23,出种喇叭孔23与窝眼轮滑壁10连接,窝眼轮滑壁10内侧设置有窝眼轮24,窝眼轮2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驱动主轴9,驱动主轴9的两端安装有驱动马达19,驱动马达19通过驱动马达固定螺栓18安装在驱动电机支架28上,驱动电机支架28与底架纵梁13连接;两侧的底架纵梁13上设置有种箱支撑柱12,种箱支撑柱12上方通过第五紧固螺栓25和固定板26与种箱27的下方连接;所述底架纵梁13的前端位置与主体支架横梁30连接,开沟铧调节杆4通过第二紧固螺栓15和前调节紧固套14与主体支架横梁30连接,开沟铧调节杆4上安装有开沟铧2;底架纵梁13上设置有牵引纵梁8,牵引纵梁8与牵引横梁5连接,牵引横梁5通过第一紧固螺栓6和牵引杆连接板7安装有牵引杆3;底架纵梁13的侧面两端位置安装有滚轮调节固定套16,滚轮调节固定套16通过第三紧固螺栓17安装有滚轮支撑杆11,滚轮支撑杆11下方安装有支撑下辊1;底架纵梁13的后端位置与主体支架立柱29连接,两侧主体支架立柱29与主体支架横梁30连接,主体支架横梁30上设置有后调节紧固套22,后调节紧固套22通过第四紧固螺栓21安装有刮板调节支杆20,刮板调节支杆20的下方安装有刮板31。通过牵引装置连接安装在牵引杆3的位置处,此时可根据牵引装置的规格进行调节两侧的牵引杆3之间的距离,可通过调节松动第一紧固螺栓6与牵引杆连接板7之间的松紧程度,调节好间距后将第一紧固螺栓6、牵引杆连接板7紧固即可。在种箱27内充种,安装牵引装置后,通过下方支撑下辊1进行支撑移动整个装置向前移动。在此还可调节支撑下辊1的高度,可通过调节滚轮支撑杆11来实现调节高度。同时还能够调节前方支撑下辊1与后方的刮板31的高度来实现装置使用的最佳效果。这两处的调节方式都与支撑下辊1的调节方式相同。当调节好这些结构后,装置向前移动,开沟铧2与土地接触,进行微开沟工作,而后方两侧的驱动马达19间接的驱动窝眼轮24转动,而窝眼轮24与上方出种喇叭孔23配合,使窝眼轮24上的窝眼充种,由窝眼轮24转动以及窝眼轮滑壁10的作用将种子播出,种子是通过种箱27下方的出种口33以及下种导管32导入至出种喇叭孔23中,使窝眼轮24得以充种。当种子播入到土地上时,后方的刮板31则将两侧的土壤向中间汇聚,以达到覆土的效果。此时完成播种工作。本装置的上述内容已经参考根据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技术产品的不限于上面描述的实施例,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所述修改也应包含在本技术的范围之内。本技术的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来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窝眼轮式红豆芽种精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窝眼轮式红豆芽种精播装置,包括:支撑下辊(1)、开沟铧(2)、牵引杆(3)、开沟铧调节杆(4)、牵引横梁(5)、第一紧固螺栓(6)、牵引杆连接板(7)、牵引纵梁(8)、驱动主轴(9)、窝眼轮滑壁(10)、滚轮支撑杆(11)、种箱支撑柱(12)、底架纵梁(13)、前调节紧固套(14)、第二紧固螺栓(15)、滚轮调节固定套(16)、第三紧固螺栓(17)、驱动马达固定螺栓(18)、驱动马达(19)、刮板调节支杆(20)、第四紧固螺栓(21)、后调节紧固套(22)、出种喇叭孔(23)、窝眼轮(24)、第五紧固螺栓(25)、固定板(26)、种箱(27)、驱动电机支架(28)、主体支架立柱(29)、主体支架横梁(30)、刮板(31)、下种导管(32)和出种口(33),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箱(27)下方设置有出种口(33),出种口(33)的下方连接有下种导管(32),下种导管(32)的终端位置连接有出种喇叭孔(23),出种喇叭孔(23)与窝眼轮滑壁(10)连接,窝眼轮滑壁(10)内侧设置有窝眼轮(24),窝眼轮(2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驱动主轴(9),驱动主轴(9)的两端安装有驱动马达(19),驱动马达(19)通过驱动马达固定螺栓(18)安装在驱动电机支架(28)上,驱动电机支架(28)与底架纵梁(13)连接;两侧的底架纵梁(13)上设置有种箱支撑柱(12),种箱支撑柱(12)上方通过第五紧固螺栓(25)和固定板(26)与种箱(27)的下方连接;所述底架纵梁(13)的前端位置与主体支架横梁(30)连接,开沟铧调节杆(4)通过第二紧固螺栓(15)和前调节紧固套(14)与主体支架横梁(30)连接,开沟铧调节杆(4)上安装有开沟铧(2);底架纵梁(13)上设置有牵引纵梁(8),牵引纵梁(8)与牵引横梁(5)连接,牵引横梁(5)通过第一紧固螺栓(6)和牵引杆连接板(7)安装有牵引杆(3);底架纵梁(13)的侧面两端位置安装有滚轮调节固定套(16),滚轮调节固定套(16)通过第三紧固螺栓(17)安装有滚轮支撑杆(11),滚轮支撑杆(11)下方安装有支撑下辊(1);底架纵梁(13)的后端位置与主体支架立柱(29)连接,两侧主体支架立柱(29)与主体支架横梁(30)连接,主体支架横梁(30)上设置有后调节紧固套(22),后调节紧固套(22)通过第四紧固螺栓(21)安装有刮板调节支杆(20),刮板调节支杆(20)的下方安装有刮板(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窝眼轮式红豆芽种精播装置,包括:支撑下辊(1)、开沟铧(2)、牵引杆(3)、开沟铧调节杆(4)、牵引横梁(5)、第一紧固螺栓(6)、牵引杆连接板(7)、牵引纵梁(8)、驱动主轴(9)、窝眼轮滑壁(10)、滚轮支撑杆(11)、种箱支撑柱(12)、底架纵梁(13)、前调节紧固套(14)、第二紧固螺栓(15)、滚轮调节固定套(16)、第三紧固螺栓(17)、驱动马达固定螺栓(18)、驱动马达(19)、刮板调节支杆(20)、第四紧固螺栓(21)、后调节紧固套(22)、出种喇叭孔(23)、窝眼轮(24)、第五紧固螺栓(25)、固定板(26)、种箱(27)、驱动电机支架(28)、主体支架立柱(29)、主体支架横梁(30)、刮板(31)、下种导管(32)和出种口(33),其特征在于:所述种箱(27)下方设置有出种口(33),出种口(33)的下方连接有下种导管(32),下种导管(32)的终端位置连接有出种喇叭孔(23),出种喇叭孔(23)与窝眼轮滑壁(10)连接,窝眼轮滑壁(10)内侧设置有窝眼轮(24),窝眼轮(24)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驱动主轴(9),驱动主轴(9)的两端安装有驱动马达(19),驱动马达(19)通过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洪涛冯延江王立志洛育王彤彤赵宏亮李琬姜辉任洋刘凯孙兵夏天舒
申请(专利权)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