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姜向原专利>正文

一种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31607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14: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它包括用来缠绕耳机线的缠绕器本体以及用来放置缠绕器本体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来放置缠绕器本体的凹槽,壳体的一端内侧设有按钮弹簧,壳体的一端外侧与按钮弹簧相对出设有与按钮弹簧连接的按钮,按钮弹簧的内侧与耳机线插头接触以通过按压按钮使耳机线自动弹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耳机线缠绕和携带且能自动弹出耳机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
本技术涉及生活用品,特别涉及一种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
技术介绍
耳机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物品,耳机线非常长,无论你放之前折得有多顺,在需要使用耳机时将其从口袋拿出后总会发现耳机线打结缠绕在一起,不容易解开。于是有人设计了鱼骨式耳机缠绕器,但是解下来也非常麻烦,且经常缠绕的地方耳机线容易断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它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耳机线缠绕和携带且能自动弹出耳机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它包括用来缠绕耳机线的缠绕器本体以及用来放置缠绕器本体的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用来放置缠绕器本体的凹槽,壳体的一端内侧设有按钮弹簧,壳体的一端外侧与按钮弹簧相对出设有与按钮弹簧连接的按钮,按钮弹簧的内侧与耳机线插头接触以通过按压按钮使耳机线自动弹出。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缠绕器本体为圆柱体结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圆柱体结构上设置多个条纹结构以便于缠绕耳机线。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凹槽为燕尾式结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壳体为上部无盖的方形结构。进一步优化方案为,所述壳体内设有放置耳机塞的耳塞槽。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耳机线缠绕和携带且能自动弹出耳机线。使用时节省时间,减少缠绕难解的麻烦,缠绕器本体为圆柱体结构,耳机线缠绕后放置在凹槽中免遭外界的破坏,延长耳机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符号说明:1、缠绕器本体;2、按钮弹簧;3、按钮;10、壳体。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例如下: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它包括用来缠绕耳机线的缠绕器本体1以及用来放置缠绕器本体1的壳体10;所述缠绕器本体1为圆柱体结构,所述圆柱体结构上设置多个条纹结构以便于缠绕耳机线;耳机线缠绕后放置在凹槽中免遭外界的破坏,延长了耳机线的使用寿命。所述壳体10内设有用来放置缠绕器本体1的凹槽,所述凹槽为燕尾式结构。所述壳体10为上部无盖的方形结构。所述壳体10内设有放置耳机塞的耳塞槽。壳体10的一端内侧设有按钮弹簧2,壳体10的一端外侧与按钮弹簧2相对出设有与按钮弹簧2连接的按钮3,按钮弹簧2的内侧与耳机线插头接触以通过按压按钮3使耳机线自动弹出。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便于耳机线缠绕和携带且能自动弹出耳机线。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来缠绕耳机线的缠绕器本体(1)以及用来放置缠绕器本体(1)的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设有用来放置缠绕器本体(1)的凹槽,壳体(10)的一端内侧设有按钮弹簧(2),壳体(10)的一端外侧与按钮弹簧(2)相对出设有与按钮弹簧(2)连接的按钮(3),按钮弹簧(2)的内侧与耳机线插头接触以通过按压按钮(3)使耳机线自动弹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来缠绕耳机线的缠绕器本体(1)以及用来放置缠绕器本体(1)的壳体(10);所述壳体(10)内设有用来放置缠绕器本体(1)的凹槽,壳体(10)的一端内侧设有按钮弹簧(2),壳体(10)的一端外侧与按钮弹簧(2)相对出设有与按钮弹簧(2)连接的按钮(3),按钮弹簧(2)的内侧与耳机线插头接触以通过按压按钮(3)使耳机线自动弹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自动弹出耳机线的缠绕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向原
申请(专利权)人:姜向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