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抗菌型包装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19312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防污抗菌型包装膜,包括有复合膜主体,所述复合膜主体具有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抗刮层、防污层、防水层、第一抗菌层、耐候层、抗拉层、基材层、粘贴层,以及,所述基材层的下侧还设置有第二抗菌层;藉此,通过防污层、第一抗菌层、第二抗菌层的结合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包装膜的防污抗菌性能,从而增加了包装膜的保鲜时间;以及,通过抗刮层、防水层、耐候层、抗拉层的结合设计,使其具备抗刮、防水、耐候等性能,整体提高了包装保鲜的效果。

Antifouling and antiseptic packaging fil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fouling antiseptic packaging film, including a composite film body, which has an anti scraping layer, an antifouling layer, a waterproof layer, a first antibacterial layer, a weatherproof layer, a tensile layer, a base material layer, a sticker layer,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base material layer,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base material layer is also provided with second resistance. By combining the anti fouling layer, the first antibacterial layer and the second antibacterial layer, the anti fouling and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the packaging film are effectively improved, and the preservation time of the packaging film is increased, and the combination design of the scraping layer, waterproof layer, weatherproof layer and tensile layer makes it have the anti scraping, waterproof, weathering resistance and so on. Performance, overall improve the effect of packaging preserv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污抗菌型包装膜
本技术涉及包装膜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防污抗菌型包装膜。
技术介绍
随着化工技术的进步,塑料包装膜的使用日益广泛,其功能化发展趋势也日渐明显,因此,有着各式各样的包装膜。其中,用于包装食品、鲜果、蔬菜等的塑料包装膜更是直接影响着人民的生活,而现有技术中该类包装膜由于普遍不同时具有防污、抗菌功能,只单方面的具有防污或者抗菌的功能,导致被包装物品的保鲜时间不长,易出现被包装物品失去特质或者变质的情况,另外,在特定要求防污抗菌保鲜或者需要更长保鲜时间的情况,其无法满足,大大降低了其功能性。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污抗菌型包装膜,通过防污层、第一抗菌层、第二抗菌层的结合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包装膜的防污抗菌性能,从而增加了包装膜的保鲜时间。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防污抗菌型包装膜,包括有复合膜主体,所述复合膜主体具有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抗刮层、防污层、防水层、第一抗菌层、耐候层、抗拉层、基材层、粘贴层,以及,所述基材层的下侧还设置有第二抗菌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抗菌层、第二抗菌层均为聚乙烯抗菌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防污层为具有绝热防污特性的纳米孔硅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抗菌层与粘贴层两者混合式复合形成抗菌性粘贴层。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抗菌层复合于粘贴层的下表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防污层、第一抗菌层、第二抗菌层的结合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包装膜的防污抗菌性能,从而增加了包装膜的保鲜时间;以及,通过抗刮层、防水层、耐候层、抗拉层的结合设计,使其具备抗刮、防水、耐候等性能,整体提高了包装保鲜的效果。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大致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二的大致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抗刮层20、防污层30、防水层40、第一抗菌层50、耐候层60、抗拉层70、基材层80、粘贴层90、第二抗菌层100、抗菌性粘贴层。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两种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中,所述防污抗菌型包装膜包括有复合膜主体,所述复合膜主体具有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抗刮层10、防污层20、防水层30、第一抗菌层40、耐候层50、抗拉层60、基材层70、粘贴层80,以及,所述基材层70的下侧还设置有第二抗菌层90,抗刮层10、防污层20、防水层30、第一抗菌层40、耐候层50、抗拉层60、基材层70、粘贴层及第二抗菌层复合形成一体式结构。所述第一抗菌层40、第二抗菌层90均为聚乙烯抗菌层,该聚乙烯抗菌层不仅可以改善薄膜的光学性能,而且能够增强薄膜的力学性能。所述防污层20为具有绝热防污特性的纳米孔硅层,由该纳米孔硅层制成的防污层,不仅可以达到防污的效果,还可以达到长效抑菌、防霉、隔热等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薄膜的性能,从而使得被包装的物品的保鲜时间更长。从上述描述可知,第一抗菌层40、第二抗菌层分别位于基材层70的上、下侧;在实际设计制作时,如图1所示,可以将第二抗菌层90单独设置成一层以复合于粘贴层80的下表面;如图2所示,也可以将第二抗菌层与粘贴层两者混合式复合形成抗菌性粘贴层100,也就是说,将抗菌聚乙烯添加混合在粘结材质内,然后制得抗菌性粘贴层100。通常,优先采用第二抗菌层90复合于粘贴层80下表面的结构设计,这样,第二抗菌层90复合于粘贴层80下表面可以使得第二抗菌层90完全直接接触于被包装物品,能最大化地体现第二抗菌层的抗菌效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防污层、第一抗菌层、第二抗菌层的结合设计,有效地提高了包装膜的防污抗菌性能,从而增加了包装膜的保鲜时间;以及,通过抗刮层、防水层、耐候层、抗拉层的结合设计,使其具备抗刮、防水、耐候等性能,整体提高了包装保鲜的效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污抗菌型包装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污抗菌型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复合膜主体,所述复合膜主体具有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抗刮层、防污层、防水层、第一抗菌层、耐候层、抗拉层、基材层、粘贴层,以及,所述基材层的下侧还设置有第二抗菌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污抗菌型包装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复合膜主体,所述复合膜主体具有自上而下依次层叠设置的抗刮层、防污层、防水层、第一抗菌层、耐候层、抗拉层、基材层、粘贴层,以及,所述基材层的下侧还设置有第二抗菌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抗菌型包装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抗菌层、第二抗菌层均为聚乙烯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素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致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