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稻田专用肥料及其施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1385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稻田肥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新型稻田专用肥料及其施用方法,由翻埋肥、插秧肥、分蘖肥和穗肥组成;油菜机械收获后,翻埋肥撒施地表,用旋耕机旋地2次,旋耕深度20‑30cm,将油菜秸秆翻埋入土,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匀;灌溉,保持地表湿润;秸秆翻埋后10‑12d,插秧肥撒施地表,旋耕机旋耕1‑2次,旋耕深度10‑20cm;用插秧机移栽水稻;水稻返青后,分蘖肥撒施稻田;水稻齐穗后根据水稻生长情况确定是否将穗肥撒施稻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新型稻田专用肥料促进油菜秸秆快速腐解;提高土壤氧气浓度,提高土壤Ph值和Eh值,改善土壤环境;加快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促进水稻生殖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稻田专用肥料及其施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稻田肥料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稻田专用肥料及其施用方法。
技术介绍
油菜秸秆翻埋还田是当前油稻两熟区秸秆还田的主要方式之一。然而受作物茬口衔接的影响,秸秆翻埋后1-2天内,水稻就被移栽到大田中,在这种操作模式下,1)水稻返青期与秸秆快速腐解期重叠,秧苗受土壤还原性环境的影响容易产生坐蔸现象。2)油菜秆翻埋后,在厌氧条件下腐解,土壤氧气含量迅速下降,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显著提高,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显著降低,土壤有毒性物质如H2S,Fe2+,Mn2+等含量增加,这不利于水稻根系生长和前期分蘖的形成。3)油菜秸秆翻埋条件下,微生物腐解油菜秸秆需消耗大量氮素,容易因生物争氮效应而导致水稻前期缺氮,生长缓慢。4)当前氮肥管理措施大多沿用秸秆不还田条件下的氮肥管理,水稻生长需氮规律和土壤有效氮供应规律不吻合,水稻产量增加不显著。当前,亟待探索一种调节土壤环境促进水稻生长的技术措施。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油菜秸秆翻埋条件下,秸秆快速腐解期与水稻秧苗返青期重叠;土壤氧化还原电位过低,稻田还原性物质含量偏高,不利于水稻返青,容易坐蔸;油菜秸秆还田后的肥料调控不合理,油菜秸秆翻埋后的土壤有效氮供应规律与水稻需氮规律吻合度较差,水稻生长缓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秸秆还田专用肥料和一套适宜油菜秸秆翻埋技术的田间管理措施。采用生育期较短的油菜和水稻品种,油菜早收几天,水稻晚移栽几天,将油菜秸秆快速腐解期和水稻返青期错开;采用增氧性肥料(CaO2和碱式碳酸锌等)缓解油菜秸秆翻埋后稻田土壤氧气含量不足,氧化还原电位过低,还原性物质含量过高的问题;通过水稻移栽前的二次旋耕释放土壤中的有毒气体,为水稻秧苗返青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条件。将传统的稻田管理措施(基肥,分蘖肥和穗肥,氮肥一般为4:3:3,磷肥一般做基肥一次性施入)分为翻埋肥、插秧肥,分蘖肥和穗肥,将氮肥适当前移,缓解了水稻移栽后秧苗与微生物争氮的矛盾。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专用肥料包括翻埋肥,插秧肥,分蘖肥和穗肥。一套田间管理措施包括:选用生育期较短的油菜品种和水稻品种,油菜提早收获,水稻延迟移栽;秸秆翻埋后先促进其快速腐解,然后通过插秧肥和插秧前的旋耕,改善稻田土壤环境;水稻返青后通过分蘖肥促进秸秆养分释放和水稻分蘖形成;后期通过穗肥提高单株水稻结实率。所述翻埋肥是一种专用油菜秸秆腐解剂I和相应肥料的混合物:自制油菜秸秆快速腐熟剂(枯草芽孢杆菌、毛壳菌、木根霉菌、绿色木霉菌、漆斑菌和镰孢菌等的混合微生物菌群)500g/亩,尿素12kg/亩,过磷酸钙15kg/亩;该肥料可以大幅度提高油菜秸秆腐解速率。其实现原理是:通过添加有益于油菜秸秆腐解的微生物菌群,促进秸秆快速腐解;增加秸秆翻埋后的氮肥投入,调节土壤C/N比,促进微生物活动,进而提高秸秆腐解速率。所述插秧肥:CaO22kg/亩,碱式碳酸锌0.5kg/亩,尿素2kg/亩;该肥料可以缓解稻田还原性物质含量过高的问题。其作用机理是:增氧性肥料(CaO2和碱式碳酸锌等),在水解过程中能够释放大量氧气,进而增加土壤氧气含量,中和秸秆快速腐解所产生的还原性物质,提高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进而为秧苗迅速返青提供良好土壤条件。所述分蘖肥:自制油菜秸秆快速腐熟剂II(脱硫微菌、微秆菌、枯草芽孢杆菌、丛毛单孢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链霉菌的混合物)500g/亩,尿素5kg/亩,过磷酸钙15kg/亩,kcl5kg/亩;该肥料可以促进秸秆养分释放,提高水稻分蘖成穗率。其作用机理是:在秸秆腐熟剂II的作用下,油菜秸秆进一步腐解,秸秆养分释放加速,促进分蘖,增加一定的外源磷肥供应,提高水稻分蘖成穗率,进而增加单株有效穗数。所述穗肥:尿素1kg/亩,kH2PO40.5kg/亩。所述田间管理措施的实施步骤是:步骤一,选用生育期较短的油菜作为水稻前茬,选用生育期较短的水稻品种作为油菜后茬作物。步骤二,油菜机械收获后,翻埋肥撒施地表,用旋耕机旋地2次,旋耕深度20-30cm,将油菜秸秆翻埋入土,秸秆与土壤充分混匀;灌溉,保持地表湿润,田间无积水。步骤三,秸秆翻埋后10-12d,插秧肥撒施地表,旋耕机旋耕1-2次,旋耕深度10-20cm;用插秧机移栽水稻;步骤四,水稻返青后,分蘖肥撒施稻田;步骤五,水稻齐穗后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和土壤肥力情况,追施穗肥进一步所述油菜品种为德优杂188或者德名优1号;水稻品种为内5优768,旌优127;油菜收获日期为5月上中旬;水稻收获日期为9月底10月初。所述秸秆翻埋后促进秸秆快速腐解的措施是1)施用翻埋肥,增加秸秆腐解有益微生物含量,增加氮肥施用量,改善土壤C/N比。2)秸秆翻埋后保持土壤湿润,而不是大水漫灌,更不是田间积水。改善水稻移栽前稻田土壤环境的措施是:1)施用插秧肥,增加土壤氧气含量,降低土壤还原性物质含量;2)通过插秧前的二次旋耕(旋耕深度0-20cm)释放土壤中的有毒气体,为秧苗返青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所述促进秸秆养分释放和水稻分蘖形成的措施是:1)施用分蘖肥中的专用腐熟剂II提高秸秆养分释放速率;2)通过施用分蘖肥追加一定的外源氮肥和磷肥促进水稻分蘖形成。所述提高水稻单株结实率的方法是:在土壤肥力较低的情况下,后期适当施用穗肥提高水稻单株结实率。进一步,所述油菜收获机械自带秸秆粉碎功能,粉碎后秸秆长度为3-5cm。本专利技术克服了水稻返青与秸秆腐解期重叠的问题,提高了水稻移栽前稻田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和土壤氧气含量,改善了水稻秧苗返青期的稻田土壤环境;缓解了秸秆翻埋田秧苗和微生物争氮的矛盾;解决了秸秆还田条件下水稻根系生长缓慢甚至坐蔸的问题;提高了油稻两熟秸秆全量翻埋田稻谷产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稻田专用肥料的施用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施肥方案对油菜秸秆腐解速率的影响图。图中:A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施肥方案;CK1表示传统稻田施肥方案;CK2为传统施肥方案加市售秸秆腐熟剂;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施肥方案对稻田土壤环境的影响图。图中:A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施肥方案;CK1表示传统稻田施肥方案;CK2为传统施肥方案加市售秸秆腐熟剂;(a)、不同施肥方案的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电位比较图;(b)、不同施肥方案的稻田土壤还原性物质总量比较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施肥方案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图。图中:图中:A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施肥方案;CK1表示传统稻田施肥方案;CK2为传统施肥方案加市售秸秆腐熟剂;(a)、不同施肥方案的水稻根系数量动态变化图;(b)、不同施肥方案的水稻根长度动态变化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新型稻田专用肥料促进油菜秸秆快速腐解;提高土壤氧气浓度,提高土壤Ph值和Eh值,改善土壤环境;加快秸秆腐解及养分释放;促进水稻生殖生长。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稻田专用肥料由翻埋肥、插秧肥、分蘖肥和穗肥组成。翻埋肥:自制油菜秸秆快速腐熟剂I500g/亩,尿素12kg/亩,过磷酸钙15k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稻田专用肥料及其施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稻田专用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稻田专用肥料由翻埋肥、插秧肥、分蘖肥和穗肥组成;所述翻埋肥:自制油菜秸秆快速腐熟剂500g/亩,尿素12kg/亩,过磷酸钙15kg/亩;所述插秧肥:CaO2 2kg/亩,碱式碳酸锌0.5kg/亩,尿素2kg/亩;所述分蘖肥:自制油菜秸秆快速腐熟剂500g/亩,尿素5kg/亩,过磷酸钙15kg/亩,kcl 5kg/亩;所述穗肥:尿素1kg/亩,kH2PO4 0.5kg/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稻田专用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稻田专用肥料由翻埋肥、插秧肥、分蘖肥和穗肥组成;所述翻埋肥:自制油菜秸秆快速腐熟剂500g/亩,尿素12kg/亩,过磷酸钙15kg/亩;所述插秧肥:CaO22kg/亩,碱式碳酸锌0.5kg/亩,尿素2kg/亩;所述分蘖肥:自制油菜秸秆快速腐熟剂500g/亩,尿素5kg/亩,过磷酸钙15kg/亩,kcl5kg/亩;所述穗肥:尿素1kg/亩,kH2PO40.5kg/亩。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新型稻田专用肥料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稻田专用肥料的施用方法包括以下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春王红妮杨国涛彭友林胡运高陈永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