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09489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3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气装置(100)的呼气阀(10),该呼气阀(10)包括阀体(12),阀体(12)中形成有用于供患者呼吸空气的流体入口(14)和流体出口(16),所述阀体(12)包括具有顶侧面(46)的支承部(42),阀膜(20)能够通过形成在阀膜(20)的外边缘处的抵接区域而放置在该顶侧面(46)上,其中,支承部(42)的顶侧面(46)具有不平坦设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呼气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呼气阀,该呼气阀包括阀体,阀体中形成有用于供患者呼吸空气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阀体还包括具有顶侧面的至少一个支承部,阀膜可以通过形成在阀膜的外边缘处的抵接区域而放置在该顶侧面上,其中,支承部的顶侧面具有不平坦设计。该呼气阀在用于患者的机械通气的通气装置中使用。本专利技术还涉及这种通气装置。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组装该呼气阀与通气装置的方法,在该方法中,使阀膜通过沿着阀膜的外周形成的抵接区域而与形成在呼气阀的阀体上的支承部的顶侧面抵接,并且将呼气阀安装至通气装置,其中,阀体由于夹持力而变形,其中,形成在阀体上的支承部的表面具有不平坦设计,使得在将呼气阀安装至通气装置时由夹持力引起的阀体的变形具有使支承部的顶侧面变平的作用。
技术介绍
在机械通气中,通常在正压下以机械方式向患者供给呼吸空气。机械通气可以支持或完全替代患者自己的呼吸。通气空气的供给以连续的通气周期进行。每个通气周期包括吸气阶段和随后的呼气阶段。在相应的通气周期的吸气阶段期间,通气空气通常以机械方式或在任何情况下都以机器辅助方式且相对于患者气道中存在的压力在正压下供给。呼气在通气周期的后续的呼气阶段发生。一般来说,在呼气阶段没有对气道施加正压或负压。确切地说,呼气通过使气道相对于环境压力通畅而被动地发生,从而尽可能多地支持患者的自主呼气。借助于本文所述的呼气阀实现呼吸空气的呼出和呼吸空气向环境的排放。呼气阀在通气系统中布置在用于呼出空气的导管中、通常布置在该导管的下游端。在呼气阀背离患者的一侧通常存在环境压力。当在呼气阶段期间从患者的一侧将相对于该压力的负压施加至阀时,呼气阀打开并允许呼出空气排放到环境中。如此以来,呼气阀可靠地识别呼气阶段的开始和结束,并相应地作出反应。为此,使用下述阀膜,该阀膜根据其面向气道的一侧相对于其面向环境的一侧是否存在足够高的正压来打开或封闭气道与环境之间的流体通道。过去,频繁出现的问题是,呼气阀在操作期间产生了令人烦躁的较大噪音。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可以观测到,呼出空气中的振荡的压力波动因呼气阀而产生或增大,这最终导致通气不正常。在这种被称为自动触发或自动周期的现象的情况下,因呼气阀而产生或增大的压力波动在呼气阶段结束时由通气装置错误地检测到,并且通气装置过早地启动下一个吸气阶段。这使机械通气患者非常不舒服,甚至可能导致机械通气患者的危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呼气阀旨在避免或至少减少这些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与目前使用的呼气阀相比,如本公开的最初段落中所述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呼气阀允许阀膜沿阀膜的圆周以改进的方式固定至阀体。阀体设计成使得可以更好地抑制由于将呼气阀安装至通气装置而在阀膜圆周处引起的翘曲和褶皱。为此,形成在阀体上的用于阀膜的支承部设置有特定的不平坦设计。由于这种不平坦设计,阀膜在安装于呼气阀中时——其中,呼气阀尚未安装至通气装置——起初没有使位于阀膜的周缘上的阀膜的抵接区域与支承部的顶侧面板状接触或全部区域接触,而是形成单独的接触位置并且在阀膜与支承部之间、在接触位置之间沿周向方向形成腔。仅当呼气阀随后安装至通气装置时,才会在阀体中自安装位置开始产生应力,并且阀体产生一定变形。抵接区域的表面的不平坦选定成使得阀体的这种变形抵消支承部的顶侧面的不平坦。在将呼气阀安装至通气装置后,支承部的顶侧面布置在平面表面中,并且在形成于阀膜周缘处的抵接区域与支承部之间形成板状接触。通过支承部的表面的不平坦设计能够实现的作用是,阀膜在安装状态下沿着其圆周被完全夹持而没有褶皱。该措施有助于确保阀膜以气密的方式抵接支承部,从而提高呼气阀的操作安全性。已经表明,这特别地还增强了阀膜与其围绕流体入口形成的阀座之间的气密抵接。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呼气阀对呼气阶段的开始和结束的反应更为敏感。此外,与常规呼气阀相比,减小了呼气阀在操作期间产生的噪音。另外,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动触发或自动周期的现象。呼气阀被设计成使得呼吸空气在呼出期间、即在呼气阶段期间可以借助于此时打开的流体入口进入呼气阀,特别地可以进入由呼气阀包围的阀室。在吸气阶段,流体入口优选地是封闭的。流体出口被设计成使得呼出的呼吸空气可以排放到环境中。在组装状态下,呼气阀还包括与流体入口相关联的阀膜,阀膜可以至少在封闭流体入口的位置与打开流体入口的位置之间移位。阀膜可以被设计成自身没有驱动器,使得阀膜可以仅通过其面向流体入口的一侧与背离流体入口的一侧之间的压力差而在封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移位。然而,另外或作为替代方案,还可以设置使阀膜在封闭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以往复运动的方式移位的致动器。该致动器优选地由通气装置驱动。该阀膜使形成在阀膜的外边缘处的抵接区域搁置在支承部的顶侧面上。呼气阀特别地还包括夹持构件例如夹持环,该夹持构件与阀体配合成使得夹持构件与阀膜形成夹持接合。通过该夹持接合——该夹持接合由于与夹持构件的夹持接合而特别地在阀膜的外周处形成,阀膜固定至阀体。关于此点,阀膜可以通过夹持构件固定至阀体,使得相比于阀膜的与阀室相关联的一侧,当阀膜的与流体入口相关联的一侧存在正压时,阀膜可以相对于阀室处于打开流体入口的位置。只要不是这种情况,特别地相比于阀膜的与阀室相关联的一侧,在阀膜的与流体入口相关联的一侧具有相等的压力或负压的情况下,阀膜相对于阀室保持处于封闭流体入口的位置。不平坦设计意味着支承部的顶侧面布置在假想的弯曲表面中。这相反地意味着,不存在完全包含支承部的顶侧面的假想平面。假想平面或假想的弯曲表面覆盖阀体的上侧。特别地,假想平面或假想的弯曲表面相对于阀体的纵向轴线正交地定位或者与阀体的径向外边缘大致平行。阀轴线可以与流体入口轴线平行。在平面表面放置在支承部的顶侧面上的情况下,该平面表面不会与支承部的整个顶侧面建立接触,而是仅平面表面的个别位置与支承部的顶侧面接触。这些阐述涉及在呼气阀安装于通气装置中之前的状态下当阀体未被偏置时的呼气阀。因此,在呼气阀未安装在通气装置中的状态下的任何情况下,阀膜——具有平面设计——并不沿着其整个周缘抵接支承部的顶侧面。确切地说,阀膜与支承部之间在阀膜的周圆上存在个别接触位置。支承部的顶侧面的不平坦设置成使得当呼气阀安装在通气装置中并且阀体受到应力而变形时,支承部的顶侧面位于平面表面中,并且阀膜此时使其抵接区域以板状方式搁置在支承部的顶侧面上。阀体可以特别地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凸耳,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凸耳与通气装置的呼气阀连接件接合。安装凸耳特别地构成呼气阀与通气装置的卡口式联接的接合构件。通气装置于是包括配对接合构件,在安装呼气阀时,安装凸耳与该配对接合构件接合,以将呼气阀保持至通气装置。特别地,呼气阀借助于卡口式联接锁定至通气装置,使得在呼气阀安装至通气装置时产生了使阀体略微变形的夹持力。阀体特别地可以包括至少两个彼此相关联的安装凸耳。安装凸耳可以特别地围绕阀体的周圆布置在阀体的径向外周处。特别地,安装凸耳各自从阀体的相应的径向外边缘沿径向方向凸出,以形成与通气装置上的对应的配对接合构件相应的接合表面。在安装凸耳接合在通气装置上时,阀体将在阀体的设置有安装凸耳的相应两侧朝向通气装置移动。在这种强制运动的过程中,在阀体中产生应力,并且阀体的上边缘在阀体的布置有安装凸耳的两侧朝向通气装置弯曲。这种作用在毫米范围内进行,甚至可能仅达到零点几毫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呼气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气装置(100)的呼气阀(10),所述呼气阀(10)包括:阀体(12),所述阀体(12)中形成有用于供患者呼吸空气的流体入口(14)和流体出口(16),所述阀体(12)包括具有顶侧面(46)的支承部(42),阀膜(20)能够通过形成在所述阀膜(20)的外边缘处的抵接区域而放置在所述顶侧面(46)上,其中,所述支承部(42)的所述顶侧面(46)具有不平坦设计。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08 DE 102016121382.91.一种通气装置(100)的呼气阀(10),所述呼气阀(10)包括:阀体(12),所述阀体(12)中形成有用于供患者呼吸空气的流体入口(14)和流体出口(16),所述阀体(12)包括具有顶侧面(46)的支承部(42),阀膜(20)能够通过形成在所述阀膜(20)的外边缘处的抵接区域而放置在所述顶侧面(46)上,其中,所述支承部(42)的所述顶侧面(46)具有不平坦设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气阀(10),还包括与所述流体入口(14)相关联的所述阀膜(20),所述阀膜(20)能够至少在封闭所述流体入口(14)的位置与打开所述流体入口(14)的位置之间移位,其中,所述阀膜(20)通过形成在所述阀膜(20)的外边缘处的抵接区域而搁置在所述支承部(42)的所述顶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呼气阀(10),还包括夹持构件(44),所述夹持构件(44)特别地是夹持环,所述夹持构件(44)与所述阀体(12)配合成使得所述夹持构件(44)与所述阀膜(20)在所述阀膜(20)的外周处形成夹持接合。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呼气阀(10),其中,所述阀体(12)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凸耳(50),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凸耳(50)被设计成用于与所述通气装置(100)的呼气阀连接件接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呼气阀(10),其中,所述阀体(12)包括至少两个彼此相关联的安装凸耳(50)。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呼气阀(10),其中,所述支承部(42)的所述顶侧面(46)布置在相对于由所述阀体(12)包围的阀室(18)向外弯曲的假想表面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呼气阀(10),其中,所述支承部(42)的所述顶侧面(46)布置在凸形弯曲的假想表面中。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呼气阀(10),其中,所述支承部(42)的所述顶侧面(46)从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凸耳(50)开始向外凸起。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呼气阀,其中,所述支承部(42)的凸起在位于所述安装凸耳(50)之间的区域中最大。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呼气阀,其中,所述支承部(42)的所述凸起在于所述两个安装凸耳(50)之间延伸的线上最大。11.根据权利要求7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呼气阀(10),其中,所述弯曲的假想表面是圆柱体的侧表面。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呼气阀(10),其中,所述阀体(12)具有上边缘(48),所述上边缘(48)布置在相对于由所述阀体(12)包围的阀室(18)向外弯曲的假想表面中。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呼气阀(10),其中,所述阀体(12)的所述上边缘(48)布置在相对于由所述阀体(12)包围的所述阀室(18)呈凸形弯曲的假想表面中。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呼气阀(10),其中,所述阀体(12)的所述上边缘(48)从所述至少一个安装凸耳(50)开始凸起。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呼气阀(10),其中,所述阀体(12)的所述上边缘(48)的凸起在位于所述两个安装凸耳(50)之间的区域中最大。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呼气阀(10),其中,所述阀体(12)的所述上边缘(48)的所述凸起在于所述两个安装凸耳(50)之间延伸的线上最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费利克斯·布赖特鲁克迪诺·德斯特凡尼
申请(专利权)人:汉密尔顿医疗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