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组多路测温系统及其实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00516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多路测温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包括:DC/DC电源模块、主控制器、温度采样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DC/DC电源模块、温度采样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通过温度采样模块实时监测电池箱内温度总线上的电池单体温度,并将获取的温度值通过CAN通信模块上传至后台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有益效果:相较于原方案每次开机均需通过大量计算获取序列号,本方案只在装置初次运行或更换传感器时进行,其余情况均从EEPROM读取,此举不仅提高了序列号获取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同时亦简化了程序流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组多路测温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智能温度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电池箱内电池单元的多路测温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爆发式增长,电动汽车的安全性也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而电动汽车典型的安全事故的主要表现是电池热失控。电池箱内单体电池热失控,其间的发热量可以使电池的温度升高400—1000摄氏度;接着热失控会在电池模组中像放鞭炮一样迅速扩展,车辆冒烟、起火甚至爆燃。因此,对电动汽车电池单元的温度监测就显得尤为必要。由DALLAS半导体公司生产的DS18B20型单线智能温度传感器,属于新一代适配微处理器的智能温度传感器。其测量温度范围为-55℃至+125℃,在-10℃-85℃范围内,精度可达±0.5℃;同时独特的“单总线”接口方式,使微处理器只需要一条数据线即可与线上多个传感器进行通信,具备了多点测温的能力,同时单总线方式简化了分布式温度传感器布局,使用户轻松组建传感器网络。因此该传感器特别适合于电动汽车电池箱内的多点温度监测。传统的多点测温系统通常在一根数据线上串接多个传感器,温度的读取操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主机对总线上传感器的识别:将每一个传感器唯一的一组64位的产品序列号搜索并保存到寄存器中,因序列号位数较长且传感器数量较多,如一次搜索不到全部序列号,可采用多次搜索的形式。②在获取传感器序列号后,主机采取循环读取的方式逐个获取传感器反馈的温度值:首先主机复位发出匹配ROM命令(55H),接着发送某一个传感器的64位序列号,之后的操作就是针对该传感器的,发送温度转换命令(44H),延时待温度转换完成后发送温度匹配ROM命令(55H),并继续发送该传感器64位序列号,然后发送读取命令(BEH),如此即可读取该传感器的温度值;完成后循环进行下一个传感器的操作。上述方案在实际应用中曾经出现过一定的问题,装置每次开机完成初始化后即读取总线上全部传感器序列号,但由于总线上温度传感器数量过多或使用现场干扰因素的影响,并不能保证将全部序列号均正确读取,一般做法是增加搜索次数,一次搜索不到即进行多次搜索,直到获取全部传感器序列号。但此方法的缺点是增大了程序计算量,同时由于不能无限次增加搜素次数,在实际应用中还会存在搜索不到的概率;由此导致后续温度读取时因序列号错误造成该点温度的丢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难题,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多路测温系统及其实现方法,该系统及方法在温度转换及读取时可以准确无误的下发每个传感器的序列号,这样就可以避免因序列号错误造成的温度不能读取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电池组多路测温系统,包括:DC/DC电源模块、主控制器、温度采样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所述DC/DC电源模块、温度采样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所述温度采样模块为温度传感器,将温度总线上全部温度传感器的序列号写入主控制器的EEPROM存储器,现场运行时每次开机只需从EEPROM读取温度传感器的序列号。一种电池组多路测温系统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程序初始化;步骤二:检测主控制器的EEPROM存储标志位,通过标志位判断EEPROM存储器指定地址空间是否写入序列号;如果没有写入,进入步骤三;否则,转入步骤四;步骤三:进入序列号获取程序,读取温度总线上全部传感器的序列号,并写入EEPROM指定地址空间;将存储标志位置位,以待下次开机检测;步骤四:读取EEPROM中存储的序列号;步骤五:通过序列号循环进行温度的转换及读取过程,将采集的温度值上传后台系统。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二中,如果主控制器系下载程序后初次运行,由于未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标志位返回初始值FFH,说明EEPROM未写入序列号;如标志位置位返回55H,说明之前已成功获取传感器序列号并将其写入EEPROM。进一步地,进行温度传感器更换后,后台系统发送读序列号指令,进入序列号获取程序,获取更换的传感器的序列号,并将其写入EEPROM。进一步地,通过二叉树算法读取温度总线上全部传感器的序列号,每个序列号64位,占用八个字节。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仅仅通过增加EEPROM读写程序即可解决在某些情况下总线上温度传感器序列号不能全部准确获取的问题,方法可谓简单有效。同时相较于原方案每次开机均需通过大量计算获取序列号,本方案只在装置初次运行或更换传感器时进行,其余情况均从EEPROM读取,此举不仅提高了序列号获取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同时亦简化了程序流程。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池组多路测温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池组多路测温系统的实现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多路测温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DC/DC电源模块、主控制器、温度采样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DC/DC电源模块、温度采样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主控制器通过温度采样模块实时监测电池箱内温度总线上的电池单体温度,并将获取的温度值通过CAN通信模块上传至后台系统。主控制器采用飞思卡尔S9S12G128F0MLH控制器;DC/DC电源模块为24V转5V隔离电路。将温度总线上全部传感器的序列号在出厂前即写入主控制器EEPROM存储器,现场运行时每次开机只需从EEPROM读取序列号,如此可避免现场环境或其他原因造成的序列号获取失败问题;同时也节省了系统获取序列号时需要的大量计算过程。本专利技术电池组多路测温系统的实现方法如图2所示,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装置开机完成必要的初始化程序后即检测EEPROM存储标志位,通过标志位判断寄存器指定空间是否写入序列号;如主控制器系下载程序后初次运行,由于未对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标志位返回初始值FFH,进入步骤二;如标志位置位(55H),证明装置之前已成功获取传感器序列号并将其写入EEPROM,则直接进入步骤三;步骤二:进入序列号获取程序,通过二叉树算法读取总线上全部传感器的序列号,并写入EEPROM指定地址空间,每个序列号64位,占用八个字节。完成后将存储标志位置位(55H)以待下次开机检测。完成步骤二后跳转到步骤四。步骤三:读取EEPROM中存储的序列号。步骤四:通过序列号循环进行温度的转换及读取过程。步骤五:通过CAN通信模块将采集的温度值上传后台系统。以上步骤即可实现序列号的准确读写过程,考虑到工程使用中会因为传感器损坏而进行更换,其相应的序列号也会发生变化,故增加通信控制指令,待温度传感器更换完成后,由后台系统发送读序列号指令,装置接收命令后跳转进入序列号获取程序,通过二叉树算法获取更换传感器后的序列号,并将其写入EEPROM。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电池组多路测温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池组多路测温系统,包括:DC/DC电源模块、主控制器、温度采样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所述DC/DC电源模块、温度采样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样模块为温度传感器,将温度总线上全部温度传感器的序列号写入主控制器的EEPROM存储器,现场运行时每次开机只需从EEPROM读取温度传感器的序列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组多路测温系统,包括:DC/DC电源模块、主控制器、温度采样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所述DC/DC电源模块、温度采样模块以及CAN通信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采样模块为温度传感器,将温度总线上全部温度传感器的序列号写入主控制器的EEPROM存储器,现场运行时每次开机只需从EEPROM读取温度传感器的序列号。2.一种电池组多路测温系统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程序初始化;步骤二:检测主控制器的EEPROM存储标志位,通过标志位判断EEPROM存储器指定地址空间是否写入序列号;如果没有写入,进入步骤三;否则,转入步骤四;步骤三:进入序列号获取程序,读取温度总线上全部传感器的序列号,并写入EEPROM指定地址空间;将存储标志位置位,以待下次开机检测;步骤四: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广扩胡勇王培仑刘喻明李豹吴延宇孙宁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能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