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0413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中,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壳体内形成有风道,风道的出风口处具有相对的前壁面和后壁面;第一导风板,以邻近后壁面设置的第一枢轴可转动地设于壳体上,第一导风板的迎风侧朝向风道凸设有挡风板,挡风板上设有若干散风孔;第二导风板,以位于第一枢轴与前壁面之间的第二枢轴可转动地设于壳体上;以及摆叶,可转动地设于风道内,以对风道的出风口处的开度进行调节,摆叶上设有若干散风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空调室内机通过多个导风板与摆叶之间的配合,实现了无风感模式的多样化,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还能够实现无风感模式下的风力输出的微调,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用于该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器已经成为众多家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之一。现有的空调器大多同时具有制冷及制热功能,以使室内环境温度维持在舒适的范围内。当空调器长时间处于制冷或制热模式时,由于冷风或热风长时间直吹人体,会给用户造成不适感。为了克服上述不足,市面上出现了具有无风感功能的空调器,但现有的空调器的无风感模式单一,且无风感状态下的风速不能进行微调,不能很好地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实现空调器无风感模式下的风速微调,以满足用户多样化的需求。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具有相对的前壁面和后壁面;第一导风板,以邻近所述后壁面设置的第一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迎风侧朝向所述风道凸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上设有若干散风孔;第二导风板,以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前壁面之间的第二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以及摆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风道内,以对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的开度进行调节,所述摆叶上设有若干散风孔。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三导风板以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二枢轴之间的第三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三导风板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边缘处分别适于与所述挡风板及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出风间隙,所述第三导风板上设有若干散风孔。优选地,所述第二导风板包括导风部、及设于所述导风部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的一侧的尾翼,所述尾翼与所述导风部之间呈阶梯设置而形成有凹腔,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枢轴的一端可转动至所述凹腔内。优选地,所述导风部的远离所述第二枢轴的侧边与所述导风部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的侧边之间的宽度范围为:[100mm~300mm]。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四导风板,所述第四导风板以邻近所述前壁面设置的第四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四导风板上设有若干散风孔。优选地,所述前壁面凹设有容置槽,所述第四导风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前壁面、并可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室内机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无风感模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开启空调室内机,选择出风模式;S2:当选择无风感模式时,转动所述第一导风板及所述第二导风板,以将气流水平导出,控制所述摆叶在所述风道内转动。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三导风板以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二枢轴之间的第三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三导风板上设有若干散风孔;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无风感模式至少包括无风感第一阶段,在无风感第一阶段,转动所述第一导风板、所述第二导风板及所述第三导风板,在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上下两侧形成两气流道,所述第三导风板的靠近所述第三枢轴的边缘与所述挡风板的自由端之间形成出风间隙。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无风感模式还包括无风感第二阶段,在无风感第二阶段,转动所述第三导风板,在所述第三导风板的远离所述第三枢轴的边缘与所述第二导风板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的边缘之间形成出风间隙。优选地,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第四导风板,所述第四导风板以邻近所述前壁面设置的第四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四导风板上设有若干散风孔;所述空调室内机的无风感模式还包括无风感第三阶段,在无风感第三阶段,所述第四导风板向下转动至出风的流通面上。优选地,所述无风感模式至少包括第一状态及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时,转动所述摆叶至第一预设位置,以使气流沿与所述摆叶的叶片相平行的方向流出;在第二状态时,转动所述摆叶至第二预设位置,以使部分气流自所述摆叶的散风孔流出。优选地,所述无风感模式还包括第三状态,在第三状态时,转动所述摆叶至第三预设位置,以使部分气流自所述摆叶的散风孔流出,且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在所述第一预设位置与所述第三预设位置之间。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在空调室内机的壳体上设置第一导风板及第二导风板,且第一导风板上设有挡风板,并在风道内设置摆叶,挡风板及摆叶上均设有散风孔,在无风感模式时,通过摆叶的转动以对风力输出进行调节,从而实现无风感模式下的风速微调。具体地,在无风感模式时,第一导风板及第二导风板均转动至与水平面大体平行的位置以将气流水平导出,气流通过摆叶及挡风板上的散风孔的散风作用后,使输出的气流只有凉感而无风感,实现无风感功能;同时,摆叶在风道内部转动而具有不同的转动位置,从而使风道出风口处的开度可以调节,也即对出风口处的出风量进行调节,从而能够实现无风感模式下的风力输出的微调,使得无风感模式下风力输出能够逐步减小而达到平稳过渡,以给用户更好的无风感体验。本专利技术空调室内机通过多个导风板与摆叶之间的配合,实现了无风感模式的多样化,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同时还能够实现无风感模式下的风力输出的微调,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无在风感模式第一阶段第一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在无风感模式第一阶段第二状态示意图;图4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在无风感模式第一阶段第三状态示意图;图5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在无风感模式第二阶段示意图;图6为图1中空调室内机在无风感模式第三阶段示意图;图7为摆叶转动至第一预设位置时的气流流向示意图;图8为摆叶转动至第二预设位置时的气流流向示意图;图9为摆叶转动至第三预设位置时的气流流向示意图;图10为第一导风板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1为第三导风板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2为第四导风板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1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壳体121第一枢轴140摆叶110风道122挡风板150散风孔111前壁面130第二导风板160第三导风板112后壁面131第二枢轴161第三枢轴113容置槽132导风部170第四导风板120第一导风板133尾翼171第四枢轴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调室内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具有相对的前壁面和后壁面;第一导风板,以邻近所述后壁面设置的第一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迎风侧朝向所述风道凸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上设有若干散风孔;第二导风板,以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前壁面之间的第二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以及摆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风道内,以对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的开度进行调节,所述摆叶上设有若干散风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具有相对的前壁面和后壁面;第一导风板,以邻近所述后壁面设置的第一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迎风侧朝向所述风道凸设有挡风板,所述挡风板上设有若干散风孔;第二导风板,以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前壁面之间的第二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以及摆叶,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风道内,以对所述风道的出风口处的开度进行调节,所述摆叶上设有若干散风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三导风板,所述第三导风板以位于所述第一枢轴与所述第二枢轴之间的第三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三导风板的沿其宽度方向的两边缘处分别适于与所述挡风板及所述第二导风板之间形成出风间隙,所述第三导风板上设有若干散风孔。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风板包括导风部、及设于所述导风部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的一侧的尾翼,所述尾翼与所述导风部之间呈阶梯设置而形成有凹腔,所述第一导风板的远离所述第一枢轴的一端可转动至所述凹腔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的远离所述第二枢轴的侧边与所述导风部的靠近所述第二枢轴的侧边之间的宽度范围为:[100mm~300mm]。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还包括第四导风板,所述第四导风板以邻近所述前壁面设置的第四枢轴可转动地设于所述壳体上,所述第四导风板上设有若干散风孔。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壁面凹设有容置槽,所述第四导风板转动连接于所述前壁面、并可收容于所述容置槽内。7.一种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室内机为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室内机,所述空调室内机包括无风感模式,所述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开启空调室内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行刘乾坤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