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童里千专利>正文

一种遗体焚烧装置以及遗体焚烧装置的制备流程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0398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5: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遗体焚烧装置以及遗体焚烧装置的制备流程,包括基座以及盖板,基座内设有空腔,基座顶面设有开口,盖板与基座呈可拆卸设置用于封闭开口;其中,基座包括上底板、下底板以及四个侧板,上、下底板呈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容物腔,上、下底板的四周均与四个侧板相连,使得容物腔的四周通过四个侧板封闭;所述空腔由四个侧板围绕上底板形成;容物腔内设有可燃碎屑,下底板上开设若干透孔Ⅰ,透孔Ⅰ内设有封闭透孔Ⅰ的石蜡柱Ⅰ,侧板上开设有若干透孔Ⅲ,透孔Ⅲ内设有封闭透孔Ⅰ的石蜡柱Ⅲ;本发明专利技术防潮、易燃烧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遗体焚烧装置以及遗体焚烧装置的制备流程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遗体焚烧装置以及遗体焚烧装置的制备流程。
技术介绍
现有的遗体焚烧装置大多为火葬棺材,通过将尸体放入火葬棺材进行火化,其中火葬棺材有通过环保的废弃材料制作而成,如废旧瓦楞纸等,但是此种火葬棺材由于南方的气候原因,尤其是梅雨季节,火葬棺材极易受潮发霉,不易燃烧,影响火葬速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易燃的遗体焚烧装置的制备流程。本专利技术所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遗体焚烧装置,包括基座以及盖板,基座内设有空腔,基座顶面设有开口,盖板与基座呈可拆卸设置用于封闭开口;其中,基座包括上底板、下底板以及四个侧板,上、下底板呈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容物腔,上、下底板的四周均与四个侧板相连,使得容物腔的四周通过四个侧板封闭;所述空腔由四个侧板围绕上底板形成;容物腔内设有可燃碎屑,下底板上开设若干透孔Ⅰ,透孔Ⅰ内设有封闭透孔Ⅰ的石蜡柱Ⅰ,侧板上开设有若干透孔Ⅲ,透孔Ⅲ内设有封闭透孔Ⅰ的石蜡柱Ⅲ。采用上述结构,即使在南方梅雨季节中,纸棺材容易受潮,其内部会相对于外部干燥一些,如果火焰可以从内部燃烧可以加速火葬的速度。而容物腔的设计,可以储存可燃碎屑,此种遗体焚烧装置即使遇到梅雨季节受潮,其容物腔由于位于遗体焚烧装置的内部,其腔内的可燃碎屑受潮程度和可能性会很小。现有的木板由于是整体结构,燃烧不方便,采用石蜡柱和透孔的设计,首先,石蜡柱可以将透孔封闭,防止腐臭气息外放,也防止外部的湿气进入容物腔中;其次,在燃烧过程中,石蜡柱会马上融化使得透孔裸露出来,火焰可由透孔穿入到容物腔中点燃可燃碎屑,使得整体更加迅速、充分燃烧;再其次,石蜡具有助燃效果,可以加速燃烧,并且石蜡燃烧后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出现毒污染环境,侧板上设有石蜡柱,燃烧过程中能够与外部空气连通,形成对流,燃烧更为充分。其中,上底板上设有若干透孔Ⅱ。透孔Ⅱ的设置,使得容物腔与上底板之间形成空气流通,提高燃烧效率。其中,透孔Ⅰ、透孔Ⅱ以及透孔Ⅲ均为蜂窝式结构。采用蜂窝式结构的方式,起到聚集火焰的效果使得燃烧更为剧烈,由于火焰最外部的温度最高,这样设置,使得燃烧更加剧烈。其中,透孔Ⅱ为倒凸型,透孔Ⅱ内设有封闭透孔Ⅱ的石蜡柱Ⅱ。透孔Ⅱ与透孔Ⅰ的设计作用相同,首先,石蜡柱可以将透孔封闭,防止腐臭气息外放,也防止外部的湿气进入容物腔中;其次,在燃烧过程中,石蜡柱会马上融化使得透孔裸露出来,火焰可由透孔穿入到容物腔中点燃纸屑,使得整体更加迅速、充分燃烧;再其次,石蜡具有助燃效果,可以加速燃烧,并且石蜡燃烧后的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不会出现毒污染环境,透孔Ⅰ呈倒凸型设置,燃烧过程中,燃烧集中,燃烧剧烈。其中,上、下底板与侧板均通过拼接结构连接固定。通过拼接结构连接,使得安装时更为方便。其中,透孔Ⅰ的孔径为1cm-1.5cm。孔径的设置,使得聚火更加容易,燃烧更加充分。其中,下底板上每平方分米面积开设有至少10个透孔Ⅰ。每平方分米的透孔设置,形成一定的蜂窝式结构,提高燃烧效率。一种遗体焚烧装置的制备流程,其中,包括上述的一种遗体焚烧装置,该遗体焚烧装置的制备流程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原料处理:回收秸秆,秸秆晾晒后通过刀切机或锤式粉碎将秸秆粉碎;将回收的废瓦楞纸通过碎浆机搅碎呈浆液,并通过1.8mm孔筛选出作为遗体焚烧装置的纸纤维,将筛选后的纸纤维晾干;步骤B、原料配比混合:按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比混合,粉碎的秸秆占25%-30%,晾干的纸纤维占45%-55%,其余为胶黏剂;步骤C、板柸预压成型:将步骤B中混合的原料采用机械式铺装形成板坯,然后采用间歇式预压或皮带式连续预压方式将上述板坯预压成型;步骤D、板料成品制作:将预压成型的板坯通过装卸设备送入热压机内,进行热压;热压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前两个阶段为逐步升压阶段,后四个阶段为逐步降压阶段,在升压阶段时热压机内的温度随压力的增加而逐步升高,在降压阶段时热压机内的温度随压力的降低而逐步减小;第二段的压力控制在120-140bar,第一段压力为第二段压力的60%;在达到第二段设定的压力值后恒压保持12-18S;降压阶段按照压差30-35bar每段逐步降压,在每个降压阶段达到设定压力后保持4-6S;待热压完成后得到板料成品;步骤E、板料裁切:对板料成品按照规格切割、贴边,分别形成上底板、下底板、四个侧板以及盖板;步骤F、下底板以及侧板打孔并填充石蜡:通过充气钻在下底板上开设透孔Ⅰ,然后在透孔Ⅰ中注入液体石蜡,待其冷却后形成石蜡柱Ⅰ,且石蜡柱Ⅰ将透孔Ⅰ封闭;侧板上开设透孔Ⅲ,然后在透孔Ⅲ中注入液体石蜡,待其冷却后形成石蜡柱Ⅲ,且石蜡柱Ⅲ将透孔Ⅲ封闭;步骤G、基座成形;在步骤F后的下底板上铺可燃碎屑,然后在可燃碎屑上覆上底板,之后将上、下底板与四个侧板之间进行装配从而形成基座;步骤H、成品形成:最终将步骤G形成的基座以及步骤E形成的盖板进行风干处理,形成成品。采用瓦楞纸和秸秆以及辅料混合后挤压成型芯层,使得这种芯层的具有良好的强度,而且瓦楞纸和秸秆都可以通过回收过来,利用这种原材料生产环保棺材大量的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瓦楞纸和秸秆的利用率、变向的减少了树木的砍伐,起到环保的作用,同时瓦楞纸与秸秆均为可燃烧物质,燃烧充分。在透孔Ⅰ中注入液体石蜡,在石蜡凝固的过程中可以很好的封闭透孔Ⅰ,防止内部腐臭气息由透孔Ⅰ排出,也防止外部湿气由透孔Ⅰ进入内部。其中,胶黏剂采用热敏胶。采用热敏胶防止遗体焚烧装置在高温的环境下脱胶,例如在夏天天气较热的情况下脱胶,提高了遗体焚烧装置整体的稳定性。其中,步骤F中,下底板以及侧板在进行注入液态石蜡前在下底板以及侧板的下表面黏上贴纸,放置在平台上。采用下表面黏上贴纸的设置,挡住透孔Ⅰ的一面,使得液态石蜡注入可以填充透孔Ⅰ,待石蜡凝固后可以完全封闭透孔Ⅰ,并且石蜡凝固后,贴纸无需拆除,并且增加了整体的美观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无填充石蜡柱的剖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填充石蜡柱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附图1-3所示,一种遗体焚烧装置,包括基座1以及盖板2,基座1内设有空腔11,基座1顶面设有开口12,盖板2与基座1呈可拆卸设置用于封闭开口12;基座1包括上底板13、下底板14以及四个侧板15,上、下底板13、14呈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容物腔16,上、下底板13、14的四周均与四个侧板15相连,且呈可拆卸固定,具体为上底板13两侧设有凸起131,侧板15上设有凸起131适配的凹槽151,通过凸起131与凹槽151的配合,实现上底板13与侧板15之间的固定,使得容物腔16的四周通过四个侧板15封闭,空腔11由四个侧板15围绕上底板13形成;下底板14两端上设有缺口141,侧板15上设有凸块152,凸块152与缺口141配合,使得下底板14与侧板15固定。容物腔16内设有可燃碎屑,此处可燃碎屑具体可为木屑、碎纸或者秸秆,提高燃烧速率,其均为干燥的环保易燃物,使得燃烧更加猛烈。下底板14上开设若干透孔Ⅰ142,透孔Ⅰ142内设有封闭透孔Ⅰ142的石蜡柱Ⅰ3,上底板13上设有透孔Ⅱ132,透孔Ⅱ132内设有石蜡柱Ⅱ3’,侧板15上设有透孔Ⅲ153,透孔Ⅲ153内设有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遗体焚烧装置以及遗体焚烧装置的制备流程

【技术保护点】
一种遗体焚烧装置,包括基座以及盖板,基座内设有空腔,基座顶面设有开口,盖板与基座呈可拆卸设置用于封闭开口;其特征在于:基座包括上底板、下底板以及四个侧板,上、下底板呈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容物腔,上、下底板的四周均与四个侧板相连,使得容物腔的四周通过四个侧板封闭;所述空腔由四个侧板围绕上底板形成;容物腔内设有可燃碎屑,下底板上开设若干透孔Ⅰ,透孔Ⅰ内设有封闭透孔Ⅰ的石蜡柱Ⅰ,侧板上开设有若干透孔Ⅲ,透孔Ⅲ内设有封闭透孔Ⅰ的石蜡柱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遗体焚烧装置,包括基座以及盖板,基座内设有空腔,基座顶面设有开口,盖板与基座呈可拆卸设置用于封闭开口;其特征在于:基座包括上底板、下底板以及四个侧板,上、下底板呈间隔设置两者之间形成容物腔,上、下底板的四周均与四个侧板相连,使得容物腔的四周通过四个侧板封闭;所述空腔由四个侧板围绕上底板形成;容物腔内设有可燃碎屑,下底板上开设若干透孔Ⅰ,透孔Ⅰ内设有封闭透孔Ⅰ的石蜡柱Ⅰ,侧板上开设有若干透孔Ⅲ,透孔Ⅲ内设有封闭透孔Ⅰ的石蜡柱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遗体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底板上设有若干透孔Ⅱ。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遗体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透孔Ⅰ、透孔Ⅱ以及透孔Ⅲ均为蜂窝式结构。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遗体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透孔Ⅱ内设有封闭透孔Ⅱ的石蜡柱Ⅱ。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遗体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下底板与侧板均通过拼接结构连接固定。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遗体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透孔Ⅰ的孔径为1cm-1.5cm。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遗体焚烧装置,其特征在于:下底板上每平方分米面积开设有至少10个透孔Ⅰ。8.一种遗体焚烧装置的制备流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遗体焚烧装置,该遗体焚烧装置的制备流程流程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原料处理:回收秸秆,秸秆晾晒后通过刀切机或锤式粉碎将秸秆粉碎;将回收的废瓦楞纸通过碎浆机搅碎呈浆液,并通过1.8mm孔筛选出作为遗体焚烧装置的纸纤维,将筛选后的纸纤维晾干;步骤B、原料配比混合:按重量百分比进行配比混合,粉碎的秸秆占25%-30%,晾干的纸纤维占45%-55%,其余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里千
申请(专利权)人:童里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