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02075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照明设备,包括:至少一光源模块;壳体,具有两端,一端表面设置有一一对应供设置各所述光源模块的光源安装位;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用于设置驱动电源的电源腔;所述壳体另一端设有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外露于所述壳体以供与外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照明设备所采用的光源模块均为独立部件,整个利于降低成本。

Light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gh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one light source module, the shell has two ends, and one end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light source installation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each of the light source modules; the shell is formed with a power supply chamber for setting the driving power supply; the other end of the shell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drive. The conductive part of the power supply is exposed to the shell to connect with the external electrical connection; the light source module used in the lighting equip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an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d is beneficial to reduce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照明设备
本技术涉及照明
,特别是涉及照明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的照明设备,例如工矿灯等,普遍采用LED光源,LED光源的设计,需要考虑散热及模块化设计;但目前的照明设备中,LED光源电路模块基本都是一整块的结构,在其中一个光源芯片损坏时,需要更换整个LED光源电路,成本过高,且拆解及更换不便,影响维修效率。而对于散热,通常的灯具结构是将LED芯片封装在电路板上,然后将电路板与散热结构接触来进行散热,这样的散热效率较低,影响LED的使用寿命和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照明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照明设备,包括:至少一光源模块;壳体,具有两端,一端表面设置有一一对应供设置各所述光源模块的光源安装位;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用于设置驱动电源的电源腔;所述壳体另一端设有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外露于所述壳体以供与外部电性连接。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主体支架,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沿其周向划分出多个所述支架安装位,每个所述支架安装位中设有第一连接结构;多个模块支架,分别形状配合地设于各所述支架安装位;每个模块支架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定位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且设有供设置所述光源模块的至少一光源安装位;电源容纳件,其一端从所述第一表面的背面一侧定位连接于所述主体支架,以与所述主体支架间形成所述电源腔;导电件,与所述电源容纳件另一端定位连接并与所述电源腔体相通以设置导电线路,形成所述导电件与所述驱动电源间电性连接;所述导电件设有所述外露于壳体的导电部。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支架的第一表面呈现为圆形,所述支架安装位呈现从该圆形中划分的扇形。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分别与各所述第一连接部定位连接。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支架设有一沿所述第一表面的中心轴线方向向所述壳体外延伸设置的轴体,各所述支架安装位围绕所述轴体设置。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轴体内形成有空间部,所述空间部的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表面背面一侧且连通于所述电源腔。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分别与各所述第一连接部定位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轴体。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间的定位连接为卡合连接。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支架、模块支架及电源容纳件设有多个镂空,以形成多条散热风道。于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块包括:支架件,供置于照明设备,其设有第一定位部;光源安装件,其具有供与所述第一定位部形状配合地结合的第二定位部;所述光源安装件具有供设置光源电子部件的一承载面;所述光源电子部件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源;透镜件,罩盖于所述承载面,其与所述支架件间定位连接。于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光源模块包括:至少一对电极部件,其一端与所述光源电子部件电性连接,其另一端穿过所述支架件及光源安装件并露出,以与所述驱动电源电性连接。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照明设备,包括:至少一光源模块;壳体,具有两端,一端表面设置有一一对应供设置各所述光源模块的光源安装位;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用于设置驱动电源的电源腔;所述壳体另一端设有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外露于所述壳体以供与外部电性连接;本技术的照明设备所采用的光源模块均为独立部件,整个利于降低成本。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照明设备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主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模块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带有连接件的主体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主体支架与模块支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6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主体支架与模块支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7A和图7B分别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光源模块的组合和分解结构示意图。图8A和8B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承载件在多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9A和9B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支架件在多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承载件和支架件装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11A及11B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光源安装件在多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11C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光源安装件装有光源电子部件和电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显示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透镜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显示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光源模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14显示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的透镜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显示为本技术又一实施例中的支架件的结构示意图。元件标号说明10光源模块11承载件111第三定位部112第二延伸部113凹口114第一限转部1141导向结构1142阻挡结构12支架件121第四定位部122第二限转部123第一定位部1231凹口124第一延伸部125第一卡合部126第四限转部127第二穿孔13光源安装件131主体1311第二定位部1312凸块132凸出结构1321贯穿部133限位部134皱褶135第一穿孔136环形槽14透镜件141第二延伸部142第二卡合部143环形凸边15光源电子部件16电极部件2主体支架21轴体22连接件3模块支架31光源安装位4电源容纳件5导电件6驱动电源72支架件725第一卡合部7251钩部7252挡部74透镜件742第二卡合部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本技术应用于照明
,尤其是应用于各种照明设备,如军用或民用灯具等,例如家用灯具(例如吸顶灯、台灯、射灯)或公共设施灯具(例如路灯、隧道灯、地铁灯)等,而本实施例中所展示的照明设备是工矿灯。如图1所示,展示一实施例中照明设备的组合和分解示意图,所述照明设备,包括:多个光源模块10及壳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具有两端,即A端和B端所示;A端表面设置所述多个光源模块10,优选的,所述多个光源模块10是均匀设置的。具体的,所述壳体包括:主体支架2、多个模块支架3、电源容纳件4及导电件5。所述主体支架2,具有第一表面(本实施例中为朝向A端的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沿其周向划分出多个所述支架安装位;所述多个模块支架3,分别形状配合地设于各所述支架安装位。如图2所示,展示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照明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光源模块;壳体,具有两端,一端表面设置有一一对应供设置各所述光源模块的光源安装位;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用于设置驱动电源的电源腔;所述壳体另一端设有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外露于所述壳体以供与外部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光源模块;壳体,具有两端,一端表面设置有一一对应供设置各所述光源模块的光源安装位;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用于设置驱动电源的电源腔;所述壳体另一端设有电性连接所述驱动电源的导电部,所述导电部外露于所述壳体以供与外部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主体支架,具有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沿其周向划分出多个所述支架安装位,每个所述支架安装位中设有第一连接结构;多个模块支架,分别形状配合地设于各所述支架安装位;每个模块支架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定位连接的第二连接结构,且设有供设置所述光源模块的至少一光源安装位;电源容纳件,其一端从所述第一表面的背面一侧定位连接于所述主体支架,以与所述主体支架间形成所述电源腔;导电件,与所述电源容纳件另一端定位连接并与所述电源腔体相通以设置导电线路,形成所述导电件与所述驱动电源间电性连接;所述导电件设有所述外露于壳体的导电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架的第一表面呈现为圆形,所述支架安装位呈现从该圆形中划分的扇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多个第二连接部,分别与各所述第一连接部定位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必寿王鹏许礼崔佳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思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三思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三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嘉善三思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