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0096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1 0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所述服装面料的经纬线包括普通纤维和红外吸收纤维混合制成。所述保温面料包括下列重量比例的原料混纺得到:普通纤维40‑50wt%,红外吸收纤维45‑55wt%,碳纤维5‑10wt%。所述服装面料通过吸收红外线来提升面料的温度,同时也帮助服装面料上水分的蒸发,起到服装保暖速干的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所述服装面料结构简单、发热均匀、材质透气舒适、快干性能好。

A kind of clothing fabric with heat preserv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arment fabric with thermal insulation function, and the warp and weft thread of the garment fabric is composed of a mixture of common fibers and infrared absorbing fibers. The thermal insulation fabric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weight proportion of raw material blending: ordinary fiber 40, 50wt%, infrared absorption fiber 45 55wt%, carbon fiber 5 10wt%. The garment fabric can enhanc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abric by absorbing infrared rays, and also helps to evaporate the moisture content on the fabric, thereby playing the role of keeping the clothes warm and fast drying.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lothing fabric with heat preservation function, and the fabric has simple structure, uniform heating, material permeability and comfort, and fast drying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服装面料,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
技术介绍
现有纤维制成的衣服需要吸收人体温后才能保暖,或者通过外部加热电子元件来使得服装产热。已有改进,如在纤维中共混有机或者无机的红外吸收剂。例如专利申请CN200310122001.5:在树脂中添加了能高效吸收可见光和近红外线的无机材料,使纤维能充分吸收可见光和近红外线的能量,提高纤维或纺织物的温度;专利申请CN201110162996.2:采用对苯二甲酸(PTA)、乙二醇(EG)单体为原料,并添加有纳米二氧化锡制备得到改性共聚酯熔体,制备的改性涤纶纤维具有良好的红外吸收能力,具有良好的保暖效果。更进一步的是在表面涂覆远红外吸收涂层,例如专利申请CN201410801437.5:保暖内层为纤维织物层,所述纤维织物层的内表面附有绒毛,其外表面涂覆有具有一定形状的远红外吸收涂层。通过在腹部周圈增设保暖内层,赋予内衣特殊的暖腰暖腹性能,该保暖层内层为绒毛层,亲肤性好,外层为可自动吸收远红外线的涂层,保暖性能优异。现有技术都存在一个共有的问题,此类面料中红外吸收材料容易被水洗掉,随着清洗次数的增加,会大大降低此面料的红外吸收能力,从而严重影响此类面料的保暖速干功能。因此需要对这一情况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以反复清洗的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将红外吸收纤维与普通纤维、碳纤维混纺,从而获得具有红外吸收作用的服装面料,进一步地,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温效果的服装面料。优选的,服装面料中混纺面料的成分比例是:普通纤维40-50wt%,红外吸收纤维45-55wt%,碳纤维5-10wt%。所述红外吸收纤维是包括酞菁与纤维单体共聚后纺丝获得。本专利技术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红外吸收纤维选自经酞菁改性的腈纶、维尼纶、丙纶、涤纶。酞菁是含有以氮相连的四个吡咯的类卟啉化合物,其中心是空心的,可以络合金属离子。酞菁属于电子共轭大环体系,具有芳香性。其外围苯环上可以具有取代基,可以是烷基、氨基、脂肪烃基、芳香基等等。不限于理论的束缚,据信酞菁在近红外区有极强的红外吸收作用,因此,当其外围取代基选自可交联或者共聚基团时,可将其用于对聚合物的改性,从而增加聚合物的红外吸收性能。优选的,酞菁具有两个或以上的选自羟基、氨基、烯基、醛基可交联功能基团。所述酞菁是金属酞菁,金属选自铜、锰、锌、钴或铝。优选的,酞菁占红外吸收纤维的5-20wt%。优选的,普通纤维选自:竹纤维、棉、麻、羊毛、涤纶、腈纶、芳纶、丙纶和氨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酞菁与纤维单体交联共聚得到聚合物,将聚合物纺丝获得红外吸收纤维;(2)、将普通纤维、红外吸收纤维和碳纤维捻成丝线作为服装面料的经线和纬线;(3)、将上述经纬线上浆按照需要织造的纹理织造成布匹;(4)、将上述布匹退浆后清洗、染色、烘干定型,得到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技术背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采用高强度红外吸收的酞菁对纤维进行改性,而获得更具有红外吸收作用的纤维,从而纺织得到更具有红外吸收作用的面料,该面料不会因为水洗而逐渐失去红外吸收组分,同时此服装面料结构简单、发热更均匀、材质透气舒适、快干性能更好。(2)、红外吸收纤维是包括酞菁与纤维单体共聚后纺丝获得,使得红外吸收材料不容易被水洗掉,同时也不会因为清洗次数的增加,而大大降低此面料的红外吸收能力,更不会因为清洗次数的增加,而严重影响此类面料的保暖速干功能。(3)、所述面料可通过吸收红外线来提升面料的温度,同时也帮助服装面料上水分的蒸发,起到服装保暖速干的效果。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实施例以及实验数据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面料制备红外吸收纤维,50wt%,包括酞菁与丙烯共聚获得,其中酞菁单体含量为红外吸收纤维的约9.5-10.5wt%;涤纶纤维,45wt%;碳纤维,5wt%。制备方法:(1)、将酞菁与丙烯交联共聚得到聚合物,将聚合物纺丝获得红外吸收纤维;(2)、将普通纤维、红外吸收纤维和碳纤维捻成丝线作为服装面料的经线和纬线;(3)、将上述经纬线上浆按照需要织造的纹理织造成布匹;(4)、将上述布匹退浆后清洗、染成黑色、烘干定型,得到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实施例2:面料制备红外吸收纤维,45wt%,包括酞菁与丙烯腈共聚获得,其中酞菁单体含量为红外吸收纤维的约9.0-10.0wt%;涤纶纤维,45wt%;碳纤维,10wt%。制备方法:(1)、将酞菁与丙烯腈交联共聚得到聚合物,将聚合物纺丝获得红外吸收纤维;(2)、将普通纤维、红外吸收纤维和碳纤维捻成丝线作为服装面料的经线和纬线;(3)、将上述经纬线上浆按照需要织造的纹理织造成布匹;(4)、将上述布匹退浆后清洗、染成黑色、烘干定型,得到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实施例3:红外吸收效果实验在恒温暗室中,设置一个500W红外灯光源,在3m处设置10cm见方的实施例1或2中的面料,照射时间为15min,用温度传感器测试照射前后的温度。重复测试3次取平均值。对比面料1:丙纶50wt%,涤纶45wt%,碳纤维5wt%。制备方法除与酞菁共聚外同实施例1,测试方法同上。对比面料2:腈纶45wt%,涤纶45wt%,碳纤维10wt%。制备方法除与酞菁共聚外同实施例2,测试方法同上。结果如下:由上表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的面料,经过照射后平均升高了5.57℃,实施例2中的面料,经过照射后平均升高了5.0℃,对比面料1经过照射后平均升高了2.77℃,对比面料2经过照射后平均升高了3.07℃,可见,添加了经酞菁改性的丙纶和腈纶红外吸收纤维制成的面料具有更强的红外吸收作用。该面料可用于制作保温快干服装,通过红外纤维吸收红外线产生热量的功能,加快面料中水分的蒸发,增强了服装的保温快干性能。以上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包括普通纤维和红外吸收纤维以及碳纤维混合制成的经纬线编织而成;所述普通纤维选自:竹纤维、棉、麻、羊毛、涤纶、腈纶、芳纶、丙纶、氨纶;所述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中混纺面料的成分比例:普通纤维40‑50wt%,红外吸收纤维45‑55wt%,碳纤维5‑10wt%。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包括普通纤维和红外吸收纤维以及碳纤维混合制成的经纬线编织而成;所述普通纤维选自:竹纤维、棉、麻、羊毛、涤纶、腈纶、芳纶、丙纶、氨纶;所述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中混纺面料的成分比例:普通纤维40-50wt%,红外吸收纤维45-55wt%,碳纤维5-10wt%。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吸收纤维选自经酞菁改性的腈纶、维尼纶、丙纶、涤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保温作用的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酞菁具有两个或以上的选自羟基、氨基、烯基、醛基的可交联功能基团,所述红外吸收纤维是包括酞菁与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媛媛沈宇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欧博时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