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无人值守的光伏电站追踪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98570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5: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无人值守的光伏电站追踪系统,包括支撑底架、太阳能板支撑架、负重横梁、升降支杆、升降电机、光传感器、GPS模块和微处理器,支撑底架上设置有升降电机,升降电机连接微处理器,升降电机连接升降支杆的一端,升降支杆的另一端连接负重横梁,负重横梁与太阳能板支撑架焊接;光传感器设置在太阳能板支撑架的侧边上,GPS模块设置在升降电机的上方,光传感器采集光照信号、GPS模块采集经纬度和时间信号,并发送到微处理器,微处理器接收信号之后,发送控制信号到升降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安装便捷的优点,采用光传感器和GPS模块相配合,实现了太阳能光伏支架的太阳跟踪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光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无人值守的光伏电站追踪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光伏支架,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无人值守的光伏电站追踪系统。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伏发电能量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将太阳能转换成所需电能的技术,是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当前,太阳能光伏支架在我国逐渐兴起,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章介绍了我国太阳能光伏支架安装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并探讨了光伏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前景。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一直是我们使用的常规能源,尽管它们曾经一度储量丰富,但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和能源匮乏成为全球的焦点,因此,必须要开发各种新能源来替代这些日渐枯竭的传统能源。在人们不断的研究下,太阳能、风能等天然能源成为新能源的代表,它们是可再生能源,也是清洁能源。其中,太阳能是目前人们正在逐步扩大利用的能源,不会污染环境,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新能源开发等手段,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给后人留下青山绿水,这就是低碳经济。保护环境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节能降耗势在必行。而新能源的利用,充分发展低碳经济,也符合国家关于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太阳能光伏发电能量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节能环保,不破坏环境。在21世纪提倡环保的今天,太阳能光伏发电毫无疑问成为一种最为流行的发电系统。其实,早在100多年前,爱因斯坦就发现了光电效应,启发了后人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科学家又研制出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标志着人们正式开始使用太阳能进行发电。当能源危机频频袭来时,世界各国都开始了新能源的探索研究之路。太阳能在新能源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将太阳能转换成所需电能的技术,是光伏产业迅速发展的重要标志。当前,太阳能发电的重要组成部分太阳能光伏支架在我国逐渐兴起,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使用。太阳能光伏支架拥有许多优点,如可重复利用、可灵活调整、材质不生锈等,性能优良,节省许多成本。目前,我国使用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大多以材质区分,主要材质有混凝土、钢、铝三种。其中,混凝土支架重量较大,一般用于野外的大型电站,虽然有很强的稳定性,但是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常用来与外形巨大的电池板搭配使用。铝合金支架常应用于民用建筑,铝材质轻巧而美观,并且抗腐蚀,使用寿命较长,但无法应用于大型光伏电站,而且成本较高。相比而言,钢支架的优势更加显而易见,其性能稳定、承载力强、耐腐蚀、美观大方、成本较低,而且方便安装,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安装钢结构支架时,厂内生产配件送至现场,方便简洁,根据设计的要求将钢支架有序安装,速度快、效率高。不过,如果没有完善的生产、安装水平,不了解种类,在安装时会有一定的问题,钢支架对于生产、施工要求也高,因此成本较高。而现有的太阳能光伏支架往往为了保证支架的稳固性,常常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各部分组件,以至于普通的家庭式太阳能板一般都是直接通过支架安装工艺,安装在房屋的屋顶或者房屋的外墙,因此太阳能光伏支架并不能根据每天太阳所在的位置自行地调整太阳能板的角度和位置,使得每天的可利用光照效率大大地降低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太阳能光伏支架不能根据太阳所在的位置自行地调整太阳能板的角度和位置,使得可利用光照效率大大地降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无人值守的光伏电站追踪系统,解决传统的太阳能光伏支架不能根据太阳所在的位置自行地调整太阳能板的角度和位置,使得可利用光照效率大大地降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适用于无人值守的光伏电站追踪系统,包括支撑底架、太阳能板支撑架、负重横梁、升降支杆、升降电机、光传感器、GPS模块和微处理器,所述支撑底架为矩形,支撑底架的相对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两组正对的升降电机,所述升降电机连接微处理器,升降电机连接升降支杆的一端,升降支杆的另一端连接负重横梁,负重横梁与太阳能板支撑架焊接,所述光传感器设置在太阳能板支撑架的侧边上,光传感器与微处理器连接;GPS模块设置在升降电机的上方,GPS模块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光传感器采集光照信号,并发送到微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GPS模块采集经纬度信号和时间信号,并发送到微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微处理器接收光照信号、经纬度信号和时间信号,并发送控制信号到升降电机。传统的太阳能光伏支架不能根据太阳所在的位置自行地调整太阳能板的角度和位置,使得可利用光照效率大大地降低,而本专利技术采用光传感器采集光照信号,GPS模块采集经纬度信号和时间信号,并统一发送到微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微处理器根据所接收到的关照信号、经纬度信号和时间信号,向升降电机输出控制信号,通过位于支撑底架上设置的四个升降电机可以自由地调整太阳能板的角度和位置,实现了太阳能光伏支架跟踪太阳的功能。作为对于上诉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底架通过化学锚栓与地面固定,化学锚栓的锚固力特别强,几乎等同于金属预埋螺栓,且混凝土绝无挤压应力,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较低,不会破坏混凝土。进一步,所述太阳能板支撑架上还设置有冰雪传感控制器,冰雪传感控制器连接微处理器,冰雪传感控制器采集雨雪信号,并发送到微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微处理器通过完成分析处理的雨雪信号,向升降电机输出控制信号。进一步,所述太阳能板支撑架上还设置有薄壳式发热板,所述薄壳式发热板连接设置在支撑底架上的工作电源,工作电源连接微处理器,无线通信模块采集用户的输入信号,微处理器根据用户的输入信号,向工作电源发送控制信号,工作电源通过接收到的控制信号完成对于薄壳式发热板的通电。进一步,所述太阳能板支撑架的宽度大于支撑底架的宽度,支撑底架的相对侧边上设置有升降电机,而升降电机工作的时候基本在雨雪天,所以将太阳能板的宽度设置的大于支撑底架的宽度,可以起到为升降电机遮挡雨雪的作用,防止升降电机因为进水而产生故障的情况出现。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无人值守的光伏电站追踪系统,具有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且安装便捷的优点;2、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无人值守的光伏电站追踪系统,采用光传感器和GPS模块相配合,实现了太阳能光伏支架的太阳跟踪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光照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及对应的零部件名称:1-支撑底架,2-太阳能板支撑架,3-负重横梁,4-升降支杆,5-升降电机,6-光传感器,7-GPS模块,8-化学锚栓,9-冰雪传感控制器,10-薄壳式发热板,11-工作电源。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适用于无人值守的光伏电站追踪系统,包括支撑底架1、太阳能板支撑架2、负重横梁3、升降支杆4、升降电机5、光传感器6、GPS模块7和微处理器,所述支撑底架1为矩形,支撑底架1的相对侧边上分别设置有两组正对的升降电机5,所述升降电机5连接微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适用于无人值守的光伏电站追踪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无人值守的光伏电站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架(1)、太阳能板支撑架(2)、负重横梁(3)、升降支杆(4)、升降电机(5)、光传感器(6)、GPS模块(7)和微处理器,所述支撑底架(1)为矩形,支撑底架(1上设置有升降电机(5),所述升降电机(5)连接微处理器,升降电机(5)连接升降支杆(4)的一端,升降支杆(4)的另一端连接负重横梁(3),负重横梁(3)与太阳能板支撑架(2)焊接,所述光传感器(6)设置在太阳能板支撑架(2)的侧边上,光传感器(6)与微处理器连接;GPS模块(7)设置在升降电机(5)的上方,GPS模块(7)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光传感器(6)采集光照信号,并发送到微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所述GPS模块(7)采集经纬度信号和时间信号,并发送到微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所述微处理器接收光照信号、经纬度信号和时间信号,并发送控制信号到升降电机(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无人值守的光伏电站追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底架(1)、太阳能板支撑架(2)、负重横梁(3)、升降支杆(4)、升降电机(5)、光传感器(6)、GPS模块(7)和微处理器,所述支撑底架(1)为矩形,支撑底架(1上设置有升降电机(5),所述升降电机(5)连接微处理器,升降电机(5)连接升降支杆(4)的一端,升降支杆(4)的另一端连接负重横梁(3),负重横梁(3)与太阳能板支撑架(2)焊接,所述光传感器(6)设置在太阳能板支撑架(2)的侧边上,光传感器(6)与微处理器连接;GPS模块(7)设置在升降电机(5)的上方,GPS模块(7)与微处理器连接;所述光传感器(6)采集光照信号,并发送到微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所述GPS模块(7)采集经纬度信号和时间信号,并发送到微处理器进行分析处理;所述微处理器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博丛伟伦黄帅邢朝路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亿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