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北斗通信模块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7340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北斗通信模块的结构,电力北斗通信模块集成于集中器终端内,用以使集中器终端与主站服务器进行通信,电力北斗通信模块的结构包含:盒体、RDSS板以及SIM板。盒体包含:壳体及盖板,盖板盖设于壳体上。RDSS板设置于盒体内,且RDSS板固定于壳体上;以及SIM板叠装于RDSS板上,且SIM板与RDSS板通信连接;其中,盒体的尺寸大于RDSS板的尺寸和SIM板的尺寸。借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电力北斗通信模块的结构,不再需要通过附加设备来实现北斗通信,有效的利用了集中器终端设备本身的资源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北斗通信模块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结构堆叠领域、北斗传输领域以及表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力北斗通信模块的结构。
技术介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其具备的短报文通信功能是美国GPS和俄罗斯GLONASS都不具备的特殊功能,是全球首个在定位、授时之外具备短报文通信为一体的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北斗通信技术已经在海洋、石油、车载等领域得以应用,将北斗通信技术应用于电力行业是行业趋势,能解决无信号覆盖的偏远山区的智能化电力信息采集难点。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将北斗通信技术应用于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的附加设备中,再通过网络/RS232等接口进行通信,所以现有技术的结构设计多不束缚于远程通信模块的结构要求,而采用蘑菇云的结构设计方式。现有结构设计方法多采用独立供电方式,因此将主控芯片、LNA、基带芯片及功放芯片可集成到一个电路板上放置在蘑菇头壳体内部。现有技术方案不能满足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中对远程通信模块的型式及性能指标的要求,仅作为附加设备,通过外接接口进行通信,资源利用率低、成本高并且后期维护不方便。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力北斗通信模块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力北斗通信模块的结构,所述电力北斗通信模块集成于集中器终端内,用以使所述集中器终端与主站服务器进行北斗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北斗通信模块的结构包含:盒体,其包含壳体及盖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盖板;RDSS板,其设置于所述盒体内,且所述RDSS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以及SIM板,其叠装于所述RDSS板上,且所述SIM板与所述RDSS板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盒体的尺寸大于所述RDSS板的尺寸和所述SIM板的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北斗通信模块的结构,所述电力北斗通信模块集成于集中器终端内,用以使所述集中器终端与主站服务器进行北斗通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北斗通信模块的结构包含:盒体,其包含壳体及盖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盖板;RDSS板,其设置于所述盒体内,且所述RDSS板固定于所述壳体上;以及SIM板,其叠装于所述RDSS板上,且所述SIM板与所述RDSS板通信连接;其中,所述盒体的尺寸大于所述RDSS板的尺寸和所述SIM板的尺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北斗通信模块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RDSS板上包含:电源管理电路,其用以提供电源;北斗基础模块,其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电性连接;法拉电容,其与所述电源管理电路电性连接,且所述法拉电容用以快速充放电;网络接口,其与所述北斗基础模块通信连接,且所述网络接口用以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网络变压器,其与所述网络接口通信连接;20PIN输出接口,其与所述北斗基础模块通信连接;以及30PIN接口,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颖郑利斌李新军赵冲侯莹莹李温静刘柱欧清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芯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