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池式供热反应堆及低温核供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核反应堆
,特别涉及一种池式供热反应堆及低温核供热系统。
技术介绍
核能供热(utilizationofnuclearenergyindistrictheatsupply),以核裂变产生的能量为热源的城市集中供热方式。它是解决城市能源供应,减轻运输压力和消除烧煤造成的环境污染的一种新途径。其中,低温核供热系统,也即低温核供热反应堆,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为壳式加压型,如西德、苏联设计建造的自然循环沸水堆,堆芯装在耐压壳内,其堆内结构与动力堆相近;另一种为池式加压型,如瑞典设计的低压压水堆,堆芯装在一个大水池内,水池由承压予应力混凝土壳构成。并且,上述两种低温堆都是利用未辐照过的“新鲜”燃料组件作反应堆的燃料。具体地,现有技术中,池式供热反应堆,主要包括:混凝土屏蔽层,设置在混凝土屏蔽层内的堆芯水池,以及设置在堆芯水池内的反应堆堆芯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然而,本申请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池式供热反应堆,通常无法较好地保证控制棒驱动机构的高可靠性以及低温、常压状态和反应堆堆芯的自然循环通路,以避免堆芯的融化事故发生,因此现有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池式供热反应堆,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棒驱动机构罩体,所述控制棒驱动机构罩体的底端与堆芯围筒的顶端连接、并构成密闭空间用于容纳控制棒驱动机构;所述密闭空间内充有空气或氮气,且所述空气或所述氮气的压力为4-6个大气压;还包括:燃料储存格架,所述燃料储存格架设置在反应堆深井的内部底端区域,且所述燃料储存格架的底部设有厚度为1-2米的水反射层;所述燃料储存格架临近堆芯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燃料储存格架分别位于所述堆芯的不同侧设置;所述燃料储存格架与所述反应堆深井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0.5-1米;所述燃料储存格架为正方形栅格,且所述正方形栅格的栅距为0.1-0.2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池式供热反应堆,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棒驱动机构罩体,所述控制棒驱动机构罩体的底端与堆芯围筒的顶端连接、并构成密闭空间用于容纳控制棒驱动机构;所述密闭空间内充有空气或氮气,且所述空气或所述氮气的压力为4-6个大气压;还包括:燃料储存格架,所述燃料储存格架设置在反应堆深井的内部底端区域,且所述燃料储存格架的底部设有厚度为1-2米的水反射层;所述燃料储存格架临近堆芯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所述燃料储存格架分别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清,田力,徐刚,
申请(专利权)人:启迪新核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