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程项目场地人员安全监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9454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工程项目场地人员安全监管系统,包括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翼闸门,且第二立柱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识别摄像头,所述第三翼闸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翼闸门,所述第二翼闸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翼闸门,所述第一翼闸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前表面中间设置有打卡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打卡器识别IC卡,识别摄像头进行安全帽佩戴识别,再经计算机分析判断安全帽佩戴与否,当IC卡登录成功和工人完成安全帽佩戴的同时,计算机控制门禁控制器将翼闸门打开,工人才可进入工程项目场地进行工作,IC卡识别干扰因素少,识别快,提高工作效率。

A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for project site personne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afety supervision system for a project site personnel, including second columns. One side of the second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third wing gate,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second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bar.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n identification camera, and the other side of the third wing gat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wings. The other side of the second wing g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wing gate. The other side of the first wing g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vertical column.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first vertical column is provided with a card punching device in the middle of the front surface. Computer analysis determines whether the helmet is worn or not, when the IC card is successful and the worker completes the helmet wearing, the computer control door control controller opens the wing gate, and the workers can enter the project site to work. The IC card recognition is less interfering, fast and effic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程项目场地人员安全监管系统
本技术属于工程项目管理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工程项目场地人员安全监管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安全一直是国内外一个永恒的话题。建筑项目的实施具有一次性、规模大、周期长、过程复杂等特点,使得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传统的利用直观、静态的方法来识别不安全行为/状态虽可以减少可视化的不安全行为/状态,但效果较低。但在安全状态识别方面,国内施工现场安全识别执行力度比较弱,仅仅依靠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和检查,主观性和局部性比较严重。在学术研究方面,国内研究也比较少。安全状态的监控可以有效地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监控,进而提高安全管理绩效。而国内对于安全监控过程往往是走马观花或是在执行上比较怠慢。因此,从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状态识别与监控的角度出发,建立一个安全状态识别模型并构建安全监控系统,对安全隐患进行动态实时监控。现有技术的工程项目场地人员安全监管系统存在以下问题:在对工作人员进行出入监控管理时,采用指纹识别或者面部识别记录信息,工人劳作强度大指纹易受损,指纹识别影响大,安全工作需要工人佩戴安全帽,面部识别也受影响,上班高峰时人员较多,易产生拥堵,耽误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程项目场地人员安全监管系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人员识别影响因素多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项目场地人员安全监管系统,包括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翼闸门,且第二立柱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设置有识别摄像头,所述第三翼闸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翼闸门,所述第二翼闸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翼闸门,所述第一翼闸门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的前表面中间设置有打卡器,所述打卡器的下方设置有扬声器,所述第一立柱靠近第一翼闸门的一侧上端设置有监控摄像头,且第一立柱远离第一翼闸门的一侧设置有门卫室,所述门卫室的内部靠近第一立柱的一侧设置有桌子,所述桌子的上方设置有计算机,所述计算机的上方设置有门禁控制器,所述门卫室的内部后侧壁上设置有显示屏。优选的,所述第三翼闸门靠近第二翼闸门的一侧上端、第二翼闸门靠近第三翼闸门的一侧上端、第二翼闸门靠近第一翼闸门的一侧上端和第一翼闸门靠近第二翼闸门的一侧上端均设置有闸翼,且第一翼闸门、第二翼闸门和第三翼闸门的前端面上均设置有指示灯。优选的,所述扬声器的表面设置有通孔。优选的,所述闸翼与第一翼闸门、第二翼闸门和第三翼闸门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翼闸门、第二翼闸门、第三翼闸门和指示灯与门禁控制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识别摄像头、监控摄像头、打卡器、门禁控制器、扬声器、计算机和显示屏与计算机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使用打卡器识别IC卡,登录持卡人的个人信息并记录,识别摄像头进行安全帽佩戴识别,再经计算机分析判断安全帽佩戴与否,当IC卡登录成功和工人完成安全帽佩戴的同时,计算机控制门禁控制器将翼闸门打开,工人才可进入工程项目场地进行工作,IC卡识别干扰因素少,识别快,提高工人信息登录的记录,提高工作效率;2、本技术在工人忘记佩戴安全帽进入工地时,工人IC卡登录过后,识别摄像头将识别信号反馈到计算机,计算机进行安全帽佩戴识别,计算机控制扬声器发出安全帽佩戴提示语音,提醒工人佩戴安全帽,安全帽佩戴完成后,计算机向门禁控制器发出闸翼打开指令并控制扬声器运行发出进入提示语音,提示持卡人进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控制图;图中:1、桌子;2、第一立柱;3、第一翼闸门;4、指示灯;5、第二翼闸门;6、闸翼;7、第三翼闸门;8、第二立柱;9、支撑杆;10、识别摄像头;11、监控摄像头;12、打卡器;13、门禁控制器;14、扬声器;15、计算机;16、门卫室;17、显示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工程项目场地人员安全监管系统,包括第二立柱8,第二立柱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翼闸门7,且第二立柱8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杆9,支撑杆9的上端设置有识别摄像头10,第三翼闸门7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翼闸门5,第二翼闸门5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翼闸门3,第三翼闸门7靠近第二翼闸门5的一侧上端、第二翼闸门5靠近第三翼闸门7的一侧上端、第二翼闸门5靠近第一翼闸门3的一侧上端和第一翼闸门3靠近第二翼闸门5的一侧上端均设置有闸翼6,且第一翼闸门3、第二翼闸门5和第三翼闸门7的前端面上均设置有指示灯4,使翼闸门能够控制人员的出入,闸翼6与第一翼闸门3、第二翼闸门5和第三翼闸门7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使闸翼6方便开合,第一翼闸门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立柱2,第一立柱2的前表面中间设置有打卡器12,打卡器12的下方设置有扬声器14,扬声器14的表面设置有通孔,使扬声器14方便发声,第一立柱2靠近第一翼闸门3的一侧上端设置有监控摄像头11,且第一立柱2远离第一翼闸门3的一侧设置有门卫室16,门卫室16的内部靠近第一立柱2的一侧设置有桌子1,桌子1的上方设置有计算机15,计算机15的上方设置有门禁控制器13,第一翼闸门3、第二翼闸门5、第三翼闸门7和指示灯4与门禁控制器13电性连接,门卫室16的内部后侧壁上设置有显示屏17,识别摄像头10、监控摄像头11、打卡器12、门禁控制器13、扬声器14、计算机15和显示屏17与计算机15电性连接。本技术中打卡器12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主要分磁卡、条码卡、IC卡三类,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磁卡和条码卡考勤机,主要特点为使用计算机汇总原始数据,最后通过打印机打出报表,查询方式比较方便,但是价位偏高,操作比较麻烦。一般适合单位人员较多,作息时间比较有规则的单位使用,IC卡考勤机是最近一段时间刚刚兴起的一种新机型,其主要优点是使用方便,价格较低,而且在许多单位实现了一卡通,也就是可与电话、售饭系统相连。本技术中门禁控制器13为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门禁系统:又称出入管理控制系统,它是在传统的门锁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门禁控制器就是系统的核心,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各种识别技术的结合,体现一种智能化的管理手段。本技术中扬声器14是已经公开的广泛运用与日常生活的已知技术,扬声器是一种把电信号转变为声信号的换能器件,音频电能通过电磁,压电或静电效应,使其纸盆或膜片振动并与周围的空气产生共振(共鸣)而发出声音。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设计通电,监控摄像头11监控记录其所在场地的视频数据,并且传送到计算机15中进行处理通过显示屏17显示实时状况,工人进入工程项目场地时,需要使用个人信息IC卡贴放在打卡器12的刷卡区进行识别,打卡器12识别IC卡成功记录打卡时间和打卡次数并将识别信息反馈到计算机15中,计算机15可根据IC卡代码调取持卡人的个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工程项目场地人员安全监管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工程项目场地人员安全监管系统,包括第二立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翼闸门(7),且第二立柱(8)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上端设置有识别摄像头(10),所述第三翼闸门(7)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翼闸门(5),所述第二翼闸门(5)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翼闸门(3),所述第一翼闸门(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立柱(2),所述第一立柱(2)的前表面中间设置有打卡器(12),所述打卡器(12)的下方设置有扬声器(14),所述第一立柱(2)靠近第一翼闸门(3)的一侧上端设置有监控摄像头(11),且第一立柱(2)远离第一翼闸门(3)的一侧设置有门卫室(16),所述门卫室(16)的内部靠近第一立柱(2)的一侧设置有桌子(1),所述桌子(1)的上方设置有计算机(15),所述计算机(15)的上方设置有门禁控制器(13),所述门卫室(16)的内部后侧壁上设置有显示屏(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程项目场地人员安全监管系统,包括第二立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立柱(8)的一侧设置有第三翼闸门(7),且第二立柱(8)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上端设置有识别摄像头(10),所述第三翼闸门(7)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翼闸门(5),所述第二翼闸门(5)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翼闸门(3),所述第一翼闸门(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立柱(2),所述第一立柱(2)的前表面中间设置有打卡器(12),所述打卡器(12)的下方设置有扬声器(14),所述第一立柱(2)靠近第一翼闸门(3)的一侧上端设置有监控摄像头(11),且第一立柱(2)远离第一翼闸门(3)的一侧设置有门卫室(16),所述门卫室(16)的内部靠近第一立柱(2)的一侧设置有桌子(1),所述桌子(1)的上方设置有计算机(15),所述计算机(15)的上方设置有门禁控制器(13),所述门卫室(16)的内部后侧壁上设置有显示屏(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工程项目场地人员安全监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翼闸门(7)靠近第二翼闸门(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毅龚平梁新权邓珊马尚荣刘欢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麓道建设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