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阳角护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9334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9 10: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阳角护角,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护角板和第二护角板,所述第一护角板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连通第一护角板两侧,所述第二护角板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护角板插设于第二插槽内,所述第二护角板插设于第一插槽内。在运输时,第一护角板和第二护角板可重叠放置,减小了护角运输时所占空间。且由于第一护角板和第二护角板仅为平板状,故减小了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外力碰撞,使第一护角板和第二护角板之间夹角变形,导致护角无法安装的情况发生的概率。在需安装护角时,只需将第二护角板嵌设到第一插槽内,将第一护角板嵌设到第二插槽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护角即可进行安装。

A kind of angle prot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sitive angle protection angle, including a first angle guard plate and a second angle guard plate arranged in a angle. The upper end face of the first angle protec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lot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and the first slot is connected to the two sides of the first angle protection plate, and the lower end face of the second angle protection plat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grooves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The first corner guard plate is inserted in the second slot, and the second angle plate is inserted in the first slot. During transportation, the first corner protector and the second angle plate can be overlapped to reduce the space occupied by the corner protector. And because the first protector and second corner protector are only flat, it reduces the probability that the angle between the first protector and the second corner protector can be deformed during the transportation, and the angle of the protector can not be installed. In the need to install the angle protection, only the second corner protector is embedded in the first slot, and the first angle protector is embedded in the second slot, and a complete protection angle can be form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阳角护角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具体涉及一种阳角护角。
技术介绍
装饰护角条是针对墙角、门边角、窗角施工后的保护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新型建材。主要作用是避免墙角遭受外部撞击受到损害或防止墙体的锐角对人造成伤害。如公告号为CN205314421U的专利,该专利公开了一种油漆墙面阳角护角条,包括护角条本体,其中,所述护角条本体为PVC塑料护角条本体,所述PVC塑料护角条本体的型材截面夹角大于90度,所述PVC塑料护角条本体上镂空设置有钉子洞,所述PVC塑料护角条本体的边缘处涂覆有油灰覆盖固定层;所述PVC塑料护角条本体的边缘处形成有微型蜂窝或麻面结构,所述油灰覆盖固定层与PVC塑料护角条本体表面之间设有粘结剂层。该护角通过表面镂空的钉子洞以及边缘处涂覆的油灰覆盖固定层,提高护角后的机械性能,不但使得油漆墙面阳角更加挺直,而且还增强阳角韧性,减少碰撞时带来的大面积涂料损伤。但如上述专利所示,现有的护角呈L型,在运输过程中若发生磕碰,易导致护角发生变形,减小两个护角条本体间的型材截面夹角,提高了护角的安装困难度。严重的,若两个护角条本体间的型材截面夹角小于90°,则护角报废,无法安装到墙体上。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阳角护角减小了运输过程中对护角的损伤和导致护角产生的变形,使护角可以稳定安装到所需位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阳角护角,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护角板和第二护角板,所述第一护角板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插槽,所述第一插槽连通第一护角板两侧,所述第二护角板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插槽,所述第一护角板插设于第二插槽内,所述第二护角板插设于第一插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运输时,第一护角板和第二护角板可重叠放置,减小了护角运输时所占空间。且由于第一护角板和第二护角板仅为平板状,故减小了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外力碰撞,使第一护角板和第二护角板之间夹角变形,导致护角无法安装的情况发生的概率。在需安装护角时,只需将第二护角板嵌设到第一插槽内,将第一护角板嵌设到第二插槽内,形成一个完整的护角即可进行安装。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护角板一侧呈弯曲设置形成第一圆弧边,所述第一圆弧边抵接于第二护角板,所述第二护角板一侧呈弯曲设置形成第二圆弧边,所述第二圆弧边抵接于第一护角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使安装完成后,护角朝外一侧呈圆弧设置,减小了人碰撞到护角上后受到的伤害,减小了安全隐患。同时第一护角板和第二圆弧边之间以及第二护角板和第一圆弧边之间均无间隙,减小了安装完毕后脏污进入护角内的概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圆弧边厚度从靠近第一护角板一侧到远离第一护角板一侧逐渐变小,所述第二圆弧边厚度从靠近第二护角板一侧到远离第二护角板一侧逐渐变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减小了第一护角板和第二圆弧边之间以及第二护角板和第一圆弧边之间的摩擦力,使第二护角板和更轻松的安装到第一护角板上。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护角板上设有用于将第一护角板固定连接于墙面的膨胀螺栓,所述第二圆弧边和第一护角板形成第一容纳槽,所述膨胀螺栓位于第一容纳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护角时,先将第一护角板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到墙面上,再将第二护角板安装到第一护角板上。膨胀螺栓可使护角稳定安装到墙面上,同时第二圆弧边可遮附膨胀螺栓,减小了膨胀螺栓对用户造成伤害的可能性。也减小了膨胀螺栓对护角美观度的影响。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护角板远离第一护角板朝内一侧设有粘贴条,所述粘贴条包括粘接层和防粘层,所述粘接层呈柔性设置,所述粘接层和防粘层可相互分离。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护角可更稳定的安装在墙面上。同时减小了在运输过程中第二护角板与其他物品粘接在一起的可能性。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护角板背对第一圆弧边一侧朝内弯折形成第一抵接板,所述第一抵接板厚度从靠近第一护角板一侧到远离第一护角板一侧逐渐变小,所述第二护角板背对第二圆弧边一侧朝内弯折形成第二抵接板,所述第二抵接板厚度从靠近第二护角板一侧到远离第二护角板一侧逐渐变小。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第一护角板安装到墙面的过程中,第一抵接板一直抵紧于墙面,直至第一护角板抵接于墙面,第二护角板同理。从而提高了护角和墙面之间的密封性,减小了脏污进入护角和墙壁之间的概率,延长了护角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抵接板远离第一护角板一侧和第二抵接板远离第二护角板一侧均沿其宽度方向开设有补偿槽,所述补偿槽沿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使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可在更大程度上进行形变,使其抵紧墙面,减小了脏污进入护角和墙壁之间的概率。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补偿槽呈Y字型,且所述第一护角板上的补偿槽开口端朝向第一圆弧边,所述第二护角板上的补偿槽开口端朝向第二圆弧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而使第一抵接板和第二抵接板可在更大程度上进行形变,使其可抵接于凹凸不平的墙面,进而提高了护角的适用范围。本技术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圆弧边和第二护角板形成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一护角板上两端均设有用于密封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的密封板,所述密封板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密封块和第二密封块,所述第一密封块嵌设于第一容纳槽内且于第一容纳槽呈过盈配合,所述第二密封块嵌设于第一容纳槽内且于第二容纳槽呈过盈配合,所述第一密封块和第二密封块均呈柔性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减小了脏污从护角上下两端进入第一容纳槽和第二容纳槽内概率,减小了膨胀螺栓破碎生锈的概率,进而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减小了护角在运输过程中变形导致无法安装的可能性;2、减小了安装后人撞到护角上对人体造成的损害;3、可稳定安装于墙面。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第一护角板和第二护角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的剖视图(主要用于体现膨胀螺栓和粘贴条)。附图标记:1、第一护角板;2、第二护角板;3、第一插槽;4、第二插槽;5、第一圆弧边;6、第二容纳槽;7、第二圆弧边;8、第一容纳槽;9、膨胀螺栓;10、粘贴条;11、粘接层;12、防粘层;13、密封板;14、第一密封块;15、第二密封块;16、第一抵接板;17、补偿槽;18、第二抵接板。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阳角护角,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护角板1和第二护角板2,第一护角板1和第二护角板2长度相等。第一护角板1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插槽3,第一插槽3连通第一护角板1两侧,第一插槽3的长度为第一护角板1的二分之一。第二护角板2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插槽4,第二插槽4的长度为第二护角板2的二分之一。如图1和图2所示,在安装时,将第一护角板1插设于第二插槽4内,第二护角板2插设于第一插槽3内,进而使第一护角板1和第二护角板2形成护角。如图3所示,第一护角板1一侧呈弯曲设置形成第一圆弧边5,第一圆弧边5厚度从靠近第一护角板1一侧到远离第一护角板1一侧逐渐变小。第一圆弧边5抵接于第二护角板2,第一圆弧边5和第二护角板2形成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阳角护角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阳角护角,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护角板(1)和第二护角板(2),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护角板(1)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插槽(3),所述第一插槽(3)连通第一护角板(1)两侧,所述第二护角板(2)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插槽(4),所述第一护角板(1)插设于第二插槽(4)内,所述第二护角板(2)插设于第一插槽(3)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阳角护角,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护角板(1)和第二护角板(2),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护角板(1)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插槽(3),所述第一插槽(3)连通第一护角板(1)两侧,所述第二护角板(2)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插槽(4),所述第一护角板(1)插设于第二插槽(4)内,所述第二护角板(2)插设于第一插槽(3)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阳角护角,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护角板(1)一侧呈弯曲设置形成第一圆弧边(5),所述第一圆弧边(5)抵接于第二护角板(2),所述第二护角板(2)一侧呈弯曲设置形成第二圆弧边(7),所述第二圆弧边(7)抵接于第一护角板(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阳角护角,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圆弧边(5)厚度从靠近第一护角板(1)一侧到远离第一护角板(1)一侧逐渐变小,所述第二圆弧边(7)厚度从靠近第二护角板(2)一侧到远离第二护角板(2)一侧逐渐变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阳角护角,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护角板(1)上设有用于将第一护角板(1)固定连接于墙面的膨胀螺栓(9),所述第二圆弧边(7)和第一护角板(1)形成第一容纳槽(8),所述膨胀螺栓(9)位于第一容纳槽(8)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阳角护角,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护角板(2)远离第一护角板(1)朝内一侧设有粘贴条(10),所述粘贴条(10)包括粘接层(11)和防粘层(12),所述粘接层(11)呈柔性设置,所述粘接层(11)和防粘层(12)可相互分离。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宏飞黄慧葛有亮徐其兵姜春漪卞贤坚董方圆董梅艳邹海英张军号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世贸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