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姚荣连专利>正文

一种防止心脏压迫的护理床起背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8087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8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心脏压迫的护理床起背结构,包括床本体,设置在所述床本体上的起背机构,设置在所述床本体上与所述起背机构相配合的推杆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床本体上用于与所述推杆机构相配合的推力模块;采用在床本体上的起背机构上设置推杆机构,通过其能够控制起背机构的升降,而推力模块为与推杆机构相配合的电动推杆,能够确保起背板的自由起落现象,而采用的起背机构通过上背板和下背板的铰接实现两者形变,而上背板或下背板的端部设置长圆孔,能够实现在失去复位横杆支撑后通过由于患者重力作用,下压推杆机构产生凹陷面,确保患者不会受到心脏压迫,以及下滑现象。

A back structure of a nursing bed that prevents cardiac compress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ack structure of a nursing bed for preventing heart pressure, including a bed body, a back mechanism on the bed body, a push rod mechanism in which the bed body is matched with the back mechanism, and a thrust module set on the bed body to fit with the push rod mechanism. The push rod mechanism is set up on the back mechanism on the bed body, which can control the lifting of the back mechanism, and the thrust module is an electric push rod with the push rod mechanism, which can ensure the free landing and falling of the back plate, and the back mechanism is used to realize the deformation through the hinges of the upper back plate and the lower back plate. A long round hole is set at the end of the back or lower back plate to achieve the depression surface of the lower pressure push rod mechanism after the loss of the horizontal rod support, and to ensure that the patient is not subjected to cardiac compression and dec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心脏压迫的护理床起背结构
本技术涉及测量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防止心脏压迫的护理床起背结构。
技术介绍
护理床,分为电动护理床及手动护理床,手动适用于病人一个短期的护理需要,在短期里解决一个护理难问题;电动适用于家里有长期卧床行动不便病人的家庭,这样不仅大大减少了护理人员及家人的负担,最重要的是这样患者可以自己操作控制自己的生活大大提高生活的信心,不仅在生命上完成了一个人的需求,还在生命质量心心理上达到了自我满足,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复。而护理床用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用,主要是行动不方便的病人在住院或居家护理时使用的病床,现有的护理床起背不稳定,手动起背,病人不能自行调节;在申请号为201420811881.0中公开了一种护理床起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和床板,所述床板安放在所述床架上,所述床板包括臀板和背板,所述臀板与所述床架固定连接,所述背板与所述臀板铰接,所述床架上设有起背装置,该起背装置位于所述背板正下方,所述起背装置包括起背框和直线电机,所述起背框的一端设有转轴,该转轴穿设在所述床架上,所述起背框的另一端边缘设有一排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背板抵接,所述起背框的中部与所述直线电机的伸缩杆铰接,所述直线电机与所述床架铰接;但该专利仅仅是针对臀部的调节,并未实现防止心脏压迫,以及降低病人重心和防止下滑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心脏压迫的护理床起背结构,不仅能够防止心脏压迫,而且能够降低重心和防止下滑的现象发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心脏压迫的护理床起背结构,包括床本体,设置在所述床本体上的起背机构,设置在所述床本体上与所述起背机构相配合的推杆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床本体上用于与所述推杆机构相配合的推力模块:所述起背机构包括起背板,所述起背板下端通过合页与所述床本体铰接;所述起背板包括门型框架,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第一侧支撑架,以及设置在第二侧用于活动支撑的起背模块;所述推杆机构包括与所述床本体活动链接的下支撑横杆,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横杆上部且与曲轴支撑杆相配合的桥接支撑杆,与所述桥接支撑杆固定连接的曲轴支撑杆,用于控制起背板的开合,所述曲轴支撑杆下部设置与所述下支撑横杆相连接的过度支撑杆,设置在所述过度支撑杆上的铰接支座;所述推力模块为设置在床本体下部且与所述铰接支座相连接的电动推杆。所述起背模块包括由方管组成的上背板和下背板,所述上背板和所述下背板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门型框架上设置用于与所述上背板和下背板端部相配合的T型支杆。所述上背板和下背板的端部设置与所述T型支杆相配合的圆孔。所述上背板和下背板的端部设置与所述T型支杆相配合的长圆孔。所述床本体位于所述上背板和/或下背板的下方设置用于将起背模块进行复位的复位横杆。所述床本体位于所述上背板下方的床本体上设置用于将起背模块进行复位的复位横杆。所述上背板与所述下背板的铰链处设置缺口。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在起背时,由于仅对臀部进行调节,并未对背部进行调整,使得患者弯腰时使得心脏受到压迫,以及由于患者缺少背部支撑导致患者重心过高造成下滑的现象,采用在床本体上的起背机构上设置推杆机构,通过其能够控制起背机构的升降,而推力模块为与推杆机构相配合的电动推杆,能够确保起背板的自由起落现象,而采用的起背机构通过上背板和下背板的铰接实现两者形变,而上背板或下背板的端部设置长圆孔,能够实现在失去复位横杆支撑后通过由于患者重力作用,下压推杆机构产生凹陷面,确保患者不会受到心脏压迫,以及下滑现象。另外,采用的起背机构包括背板,所述起背板下端通过合页与所述床本体铰接;而起背板包括门型框架,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第一侧支撑架,以及设置在第二侧用于活动支撑的起背模块;这种分体式设计能够确保在背板推起的过程中,支撑架不会发生形变获得支撑,而起背模块产生凹陷获得支撑;另外采用的推杆机构包括与所述床本体活动链接的下支撑横杆,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横杆上部且与曲轴支撑杆相配合的桥接支撑杆,与所述桥接支撑杆固定连接的曲轴支撑杆,用于控制起背板的开合,所述曲轴支撑杆下部设置与所述下支撑横杆相连接的过度支撑杆,设置在所述过度支撑杆上的铰接支座;通过该结构实现对支撑架的有效支撑与推起,而在起背模块处没有支撑,使得通过门型框架对其上部和下部进行支撑,进而获得很好的支撑性,而采用的推力模块为电动推杆。另外,采用的起背模块包括由方管组成的上背板和下背板,所述上背板和所述下背板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门型框架上设置用于与所述上背板和下背板端部相配合的T型支杆;框架与上背板和下背板铰接,而上背板与下背板铰接,且在上背板和下背板的端部设置与T型支杆相配合的长圆孔,来实现上背板与下背板的产生凹陷,而为了使得起背板在放平以后,保证不会产生凹陷带来的不适感,在床本体位于所述上背板和/或下背板的下方设置用于将起背模块进行复位的复位横杆;在复位后能够保证起背板处于相同水平面;而上背板与所述下背板的铰链处设置缺口;使得不会影响上背板与下背板开合时的开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起背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上背板与下背板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摇上背板与门型框架连接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T型支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1-5,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一种防止心脏压迫的护理床起背结构,包括床本体1,设置在所述床本体1上的起背机构,设置在所述床本体上与所述起背机构相配合的推杆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床本体1上用于与所述推杆机构相配合的推力模块4:所述起背机构包括起背板2,所述起背板2下端通过合页与所述床本体1铰接;所述起背板2包括门型框架22,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22第一侧支撑架21,以及设置在第二侧用于活动支撑的起背模块;所述推杆机构包括与所述床本体活动链接的下支撑横杆33,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横杆33上部且与曲轴支撑杆35相配合的桥接支撑杆34,与所述桥接支撑杆34固定连接的曲轴支撑杆35,用于控制起背板的开合,所述曲轴支撑杆35下部设置与所述下支撑横杆33相连接的过度支撑杆32,设置在所述过度支撑杆32上的铰接支座31;所述推力模块4为设置在床本体1下部且与所述铰接支座31相连接的电动推杆。所述起背模块包括由方管组成的上背板26和下背板24,所述上背板26和所述下背板24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门型框架22上设置用于与所述上背板26和下背板24端部相配合的T型支杆23。所述上背板26和下背板24的端部设置与所述T型支杆23相配合的圆孔。所述床本体位于所述上背板下方的床本体上设置用于将起背模块进行复位的复位横杆5。所述上背板26与所述下背板24的铰链处设置缺口25。该实施例中针对现有技术中在起背时,由于仅对臀部进行调节,并未对背部进行调整,使得患者弯腰时使得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止心脏压迫的护理床起背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止心脏压迫的护理床起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本体,设置在所述床本体上的起背机构,设置在所述床本体上与所述起背机构相配合的推杆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床本体上用于与所述推杆机构相配合的推力模块:所述起背机构包括起背板,所述起背板下端通过合页与所述床本体铰接;所述起背板包括门型框架,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第一侧支撑架,以及设置在第二侧用于活动支撑的起背模块;所述推杆机构包括与所述床本体活动链接的下支撑横杆,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横杆上部且与曲轴支撑杆相配合的桥接支撑杆,与所述桥接支撑杆固定连接的曲轴支撑杆,用于控制起背板的开合,所述曲轴支撑杆下部设置与所述下支撑横杆相连接的过度支撑杆,设置在所述过度支撑杆上的铰接支座;所述推力模块为设置在床本体下部且与所述铰接支座相连接的电动推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心脏压迫的护理床起背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本体,设置在所述床本体上的起背机构,设置在所述床本体上与所述起背机构相配合的推杆机构,以及设置在所述床本体上用于与所述推杆机构相配合的推力模块:所述起背机构包括起背板,所述起背板下端通过合页与所述床本体铰接;所述起背板包括门型框架,设置在所述门型框架第一侧支撑架,以及设置在第二侧用于活动支撑的起背模块;所述推杆机构包括与所述床本体活动链接的下支撑横杆,设置在所述下支撑横杆上部且与曲轴支撑杆相配合的桥接支撑杆,与所述桥接支撑杆固定连接的曲轴支撑杆,用于控制起背板的开合,所述曲轴支撑杆下部设置与所述下支撑横杆相连接的过度支撑杆,设置在所述过度支撑杆上的铰接支座;所述推力模块为设置在床本体下部且与所述铰接支座相连接的电动推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心脏压迫的护理床起背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背模块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荣连
申请(专利权)人:姚荣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