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胫腓骨骨折反向牵引固定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8068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8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胫腓骨骨折反向牵引固定架,包括第一克氏针、第一连接杆、第二克氏针、牵拉杆、第二连接杆和牵拉螺钉,两根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连接,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一杆杆固定夹与第一连接杆活动连接,第三连接杆固定连接在第一连接杆上;第一克氏针通过第二针杆固定夹连接在第一连接杆的上端,第二克氏针放置在第一连接杆的下端,牵拉杆通过第一针杆固定夹与第二克氏针固定连接,牵拉螺钉螺纹连接在牵拉杆的自由端,牵拉螺钉与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杆杆固定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思巧妙,结构设计紧凑合理,操作简单方便,牵引效率高,减小对下肢功能锻炼的影响,方便患者离床检查、转运等活动。

A reverse traction fixation frame for tibia and fibula fra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verse traction fixed frame for tibia and fibula fractur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Kirschner pin, a first connecting rod, a second Kirschner pin, a pull rod,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a pulling screw, and the two first connecting rods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thir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link through the first rod bar and the first connection. The third connec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first Kirschner pin is connec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hrough the second needle bar fixed clip, and the second Kirschner pin is plac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pull rod is fixed to the second Kirschner pin through the first pin rod fixed clip. The pull screw thread is connected to the screw thread. The free end of the traction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rough a second bar fixing clamp.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ingenious conception, compact and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simpl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high traction efficiency, reduced influence on the functional exercise of lower extremity, and convenient for patients to check and transfer from the 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胫腓骨骨折反向牵引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胫腓骨骨折反向牵引固定架。
技术介绍
在胫腓骨骨折治疗中常采用骨牵引的方式,如图3所示,传统的跟骨牵引需将滑轮结构固定于床上,患者侧身活动及离床检查都需要拆除牵引连接线,易造成牵引中断。此外,牵引的力来自于将秤砣的重力通过滑轮、牵拉线转化为拉力经跟骨结节与患者自身重量进行对抗,形成向远端的牵拉力,这种力是模糊的、多变的,患者体重、使用的牵引线的摩擦系数、滑轮的光滑程度均可能对牵引力造成影响。传统的下肢牵引支架存在牵引时间长,不利于关节活动,容易引起下肢静脉血栓,不利于患者搬动检查等缺陷。例如仅有踝关节骨折,应用传统的跟骨结节骨牵引,整个下肢受牵拉,膝关节、髋关节的活动也受影响。因此,如何开发一款新型的牵引装置以能够降低对骨折以外肢体的影响,提高患者舒适度,方便患者搬动检查,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胫腓骨骨折反向牵引固定架,解决现有技术牵引对骨折临近关节以外肢体功能活动影响大,不方便患者搬动检查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胫腓骨骨折反向牵引固定架,包括第一克氏针、第一连接杆、第二克氏针、牵拉杆、第二连接杆和牵拉螺钉,所述第一连接杆平行排布有两根,两根第一连接杆通过第二连接杆和第三连接杆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杆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部并通过第一杆杆固定夹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部并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克氏针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并通过第二针杆固定夹连接;所述第二克氏针垂直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所述第二克氏针的两端设有牵拉杆,所述牵拉杆通过第一针杆固定夹与所述第二克氏针连接,所述牵拉螺钉螺纹连接在所述牵拉杆的自由端,所述牵拉螺钉与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二杆杆固定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杆通过第一杆杆固定夹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紧固连接,所述牵拉螺钉通过第二杆杆固定夹与所述第二连接杆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克氏针通过第二针杆固定夹与所述第一连接杆紧固连接,所述牵拉杆通过第一针杆固定夹与所述第二克氏针紧固连接。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克氏针和第二克氏针分别打入胫骨结节和跟骨结节,所述牵拉杆内设有连接螺纹,所述牵拉螺钉贯穿所述第二杆杆固定夹后旋入牵拉杆的连接螺纹内,顺时针旋转牵拉螺钉,所述牵拉杆向所述第二连接杆靠近,带动所述第二克氏针向下移动与所述第一克氏针远离产生反向牵引力,使小腿软组织紧张,遂使软组织合页挤压束缚骨折端使骨折复位,反向旋转所述牵拉杆带动所述第二克氏针恢复至原位。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克氏针和第二克氏针的规格均采用3.0克氏针或3.5克氏针。再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杆的材料采用碳纤维杆。再进一步的,所述牵拉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和所述第三连接杆均采用金属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本技术一种胫腓骨骨折反向牵引固定架,包括两根第一连接杆、一根第二连接杆组成的U字型固定架,固定架上平行放置有两个克氏针,使用时在骨折端远近侧分别取胫骨结节、跟骨结节分别打入第一克氏针和第二克氏针,第二克氏针通过牵拉杆和牵拉螺钉与第二连接杆连接,顺时针旋转牵拉螺钉,使第二克氏针远离第一克氏针,实现骨折远近端的反向牵引,促使骨折部位复位。与传统牵引结构相比,该牵引固定架将传统的单一方向牵引,改变为反向对抗牵引,所需的牵引力小,牵引效率高;通过调节牵引螺钉行程来调节牵引力的大小,操作方便具有可控性;而且整个框架结构不波及下肢其它关节,有利于患者侧身活动,降低牵引对全身的不利影响。此外,该牵引固定架可以将骨牵引与外固定架相结合,既可以持续牵引,也起到临时固定作用,患者便于离床检查、转运等活动。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设计紧凑合理,操作简单方便,牵引效率高,减小对下肢功能锻炼的影响,方便患者离床检查、转运等活动,可在病床边操作完成,有效避免了手术室操作程序繁琐、费用高的弊端。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胫腓骨骨折反向牵引固定架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牵拉杆和牵拉螺钉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跟骨牵引装置使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克氏针;2、第一连接杆;3、第二克氏针;4、牵拉杆;5、第二连接杆;6、第一杆杆固定夹;7、牵拉螺钉;8、第一针杆固定夹;9、第三连接杆;10、第二针杆固定夹;11、第二杆杆固定夹。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一种胫腓骨骨折反向牵引固定架,包括第一克氏针1第一连接杆2、第二克氏针3、牵拉杆4、第二连接杆5和牵拉螺钉7,所述第一连接杆2平行排布有两根,两根第一连接杆2通过第二连接杆5和第三连接杆9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杆5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下部并通过第一杆杆固定夹6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9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上部并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克氏针1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上端,并通过第二针杆固定夹10连接;所述第二克氏针3垂直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下端,所述第二克氏针3的两端设有牵拉杆4,所述牵拉杆4通过第一针杆固定夹8与所述第二克氏针3连接,所述牵拉螺钉7螺纹连接在所述牵拉杆4的自由端,所述牵拉螺钉7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通过第二杆杆固定夹11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5通过第一杆杆固定夹6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紧固连接,所述牵拉螺钉7通过第二杆杆固定夹1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克氏针1通过第二针杆固定夹10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紧固连接,所述牵拉杆4通过第一针杆固定夹8与所述第二克氏针3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克氏针1和第二克氏针3分别打入胫骨结节和跟骨结节,所述牵拉杆4内设有连接螺纹,所述牵拉螺钉7贯穿所述第二杆杆固定夹11后旋入牵拉杆4的连接螺纹内,顺时针旋转牵拉螺钉7,所述牵拉杆4向所述第二连接杆5靠近,带动所述第二克氏针3向下移动与所述第一克氏针1远离产生反向牵引力,使小腿软组织紧张,遂使软组织合页挤压束缚骨折端使骨折复位,反向旋转所述牵拉杆4带动所述第二克氏针3恢复至原位。所述第一克氏针1和第二克氏针3的规格均采用3.0克氏针或3.5克氏针。所述第二连接杆5的材料采用碳纤维杆。所述牵拉杆4、所述第二连接杆5和所述第三连接杆9均采用金属杆。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1)首先,将患者放好体位,在需要治疗的骨折部位划好标记,然后进行常规消毒,铺盖无菌巾;2)准备工作完成后,手术操作者在胫骨结节或跟骨结节克氏针进出口处,采用局部浸润麻醉方法,由皮肤直至骨膜下,其助手固定患者下肢,皮肤轻向近心端牵拉;3)手术操作者用骨钻,将第一克氏针和第二克氏针直接穿入皮肤,按进出口位置,垂直于骨干钻入;4)用酒精纱块将第一克氏针和第二克氏针的进出口包裹住,以其保护在皮肤上的进出口;5)安装反向牵引架,首先将第一克氏针1与第一连接杆2用第二针杆固定夹10牢固固定,再将第二克氏针3与牵拉杆4用第一针杆固定夹8简单连接且不拧紧,一个助手握持患肢膝关节,另一助手牵拉患肢足部,待徐徐加力后使小腿力线恢复正常,拧紧第一针杆固定夹8,最后将所述牵拉螺钉7贯穿所述第二杆杆固定夹11后旋入牵拉杆4的连接螺纹内,按所需力量顺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胫腓骨骨折反向牵引固定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胫腓骨骨折反向牵引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克氏针(1)第一连接杆(2)、第二克氏针(3)、牵拉杆(4)、第二连接杆(5)和牵拉螺钉(7),所述第一连接杆(2)平行排布有两根,两根第一连接杆(2)通过第二连接杆(5)和第三连接杆(9)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杆(5)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下部并通过第一杆杆固定夹(6)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9)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上部并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克氏针(1)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上端,并通过第二针杆固定夹(10)连接;所述第二克氏针(3)垂直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下端,所述第二克氏针(3)的两端设有牵拉杆(4),所述牵拉杆(4)通过第一针杆固定夹(8)与所述第二克氏针(3)连接,所述牵拉螺钉(7)螺纹连接在所述牵拉杆(4)的自由端,所述牵拉螺钉(7)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通过第二杆杆固定夹(1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胫腓骨骨折反向牵引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克氏针(1)第一连接杆(2)、第二克氏针(3)、牵拉杆(4)、第二连接杆(5)和牵拉螺钉(7),所述第一连接杆(2)平行排布有两根,两根第一连接杆(2)通过第二连接杆(5)和第三连接杆(9)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连接杆(5)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下部并通过第一杆杆固定夹(6)连接,所述第三连接杆(9)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上部并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克氏针(1)垂直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上端,并通过第二针杆固定夹(10)连接;所述第二克氏针(3)垂直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2)的下端,所述第二克氏针(3)的两端设有牵拉杆(4),所述牵拉杆(4)通过第一针杆固定夹(8)与所述第二克氏针(3)连接,所述牵拉螺钉(7)螺纹连接在所述牵拉杆(4)的自由端,所述牵拉螺钉(7)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通过第二杆杆固定夹(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胫腓骨骨折反向牵引固定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杆(5)通过第一杆杆固定夹(6)与所述第一连接杆(2)紧固连接,所述牵拉螺钉(7)通过第二杆杆固定夹(11)与所述第二连接杆(5)活动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润斌张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