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治泽泻白斑病农药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7936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8 22: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治泽泻白斑病农药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容易造成农药残留,影响泽泻的品质,且对环境有影响的问题;包括以下步骤:按重量份称取原料;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连3‑12份、黄芩1‑9份、苦参5‑7份、鱼腥草1‑4份、蛇床子6‑12份、栀子3‑9份;原料加水煎煮,过滤,浓缩,得浓缩液;将浓缩液加入助悬剂,即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工艺条件易于控制,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农药对泽泻白斑病的防治作用确切,效果明显,不会造成农药残留,不会影响泽泻品质,不会产生抗药性。

Preparation method of pesticide for preventing and curing Alisma orientalis white spot diseas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for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Alisma orientalis pesticid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easily causing pesticide residues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Alisma Alisi, and affecting the environment. The following steps are as follows: the raw material is called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portion; the raw material includes the following weight components: the Yellow Coptis 3 12 copies, the Scutellaria 1 9 5, 7, 1, 4, 6, 12, and 3, 9; the raw material is boiled, filtered, concentrated, and concentrated; the concentrate is added to the suspension.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ocess, easy operation and easy control of the process conditions. The pesticide prepared by the invention has definite control effect on Alisma Alisma leukoplakia, the effect is obvious, the pesticide residues will not be caused, the quality of Alisma Alisi will not be affected, and the drug resistance will not be pro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防治泽泻白斑病农药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泽泻白斑病农药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泽泻为泽泻科植物Alismaorientale(Sam.)Juzep.的干燥块茎。多产于四川、福建两地。冬季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须根。泽泻植物为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全株有毒,地下块茎毒性较大。块茎直径1-3.5厘米,或更大。花药长约1毫米,椭圆形,黄色,或淡绿色;瘦果椭圆形,或近矩圆形,种子紫褐色,具凸起。产黑龙江、吉林等省区。生于湖泊、河湾、溪流、水塘的浅水带,沼泽、沟渠及低洼湿地亦有生长。花较大,花期较长,可用于花卉观赏。泽泻味甘、淡,性寒。归肾、膀胱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的作用,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淋涩痛,高脂血症。白斑病是泽泻生长的主要病害,俗称炭枯病,年造成的产量损失可达25%~35%。叶片染病时,在叶片上出现许多红褐色小圆形病斑,后病斑扩大为直径一般1~2mm,中央灰白色、略凹陷,边缘红褐色,病健部明显。随病情发展,病斑互相融合,形成炭枯状,发病严重时,叶片枯黄导致整株枯死。为害叶柄时,病斑梭形,黑褐色,边缘红褐色,中央略下陷,叶柄严重发病时枯死。高温潮湿条件下,病斑中央产生白霉状物,此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植株下部靠近田面的脚叶、叶柄先发病,逐渐向内层叶片、叶柄蔓延,但始终保持4~5片幼嫩叶不受侵染。8-9月为泽泻白斑病的高发期。现有技术中对泽泻白斑病的防治主要有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方式。采用化学防治操作容易,效果明显,但容易造成农药残留,影响泽泻的品质,且对环境有一定影响。采用农业防治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但防治效果不确切。因此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泽泻白斑病农药的制备方法,采用此方法制备的农药效果确切,对环境友好,不会对当泽泻品质造成不良影响,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泽泻白斑病农药的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容易造成农药残留,影响泽泻的品质,且对环境有影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防治泽泻白斑病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所述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连3-12份、黄芩1-9份、苦参5-7份、鱼腥草1-4份、蛇床子6-12份、栀子3-9份;步骤2:将所述原料加水煎煮,过滤,浓缩,得浓缩液;步骤3:将所述浓缩液加入助悬剂,即得。进一步地,所述煎煮的条件为加所述原料质量的4-6倍量的水煎煮2-4次,每次2-3小时。进一步地,所述浓缩液在50℃时其密度为1.24-1.30。进一步地,所述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连5-10份、黄芩2-6份、苦参6-7份、鱼腥草2-3份、蛇床子7-10份、栀子4-8份。进一步地,所述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连8份、黄芩5份、苦参7份、鱼腥草3份、蛇床子9份、栀子6份。进一步地,所述助悬剂为海藻酸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阿拉伯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工艺条件易于控制,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农药对泽泻白斑病的防治作用确切,效果明显,不会造成农药残留,不会影响泽泻品质,不会产生抗药性。本专利技术采用黄连、黄芩、苦参、鱼腥、蛇床子和栀子为原料制备生物农药,原料均来源于自然,受阳光或微生物的作用后,容易降解或代谢为简单的天然化合物,不易产生残留,不会引起生物富集现象,对泽泻及环境安全。同时本专利技术的生物农药富含多种化学成分,共同作用,起到防治泽泻白斑病的作用,不易产生抗药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一种防治泽泻白斑病农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所述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连3-12份、黄芩1-9份、苦参5-7份、鱼腥草1-4份、蛇床子6-12份、栀子3-9份;步骤2:将所述原料加水煎煮,过滤,浓缩,得浓缩液;步骤3:将所述浓缩液加入助悬剂,即得。进一步地,所述煎煮的条件为加所述原料质量的4-6倍量的水煎煮2-4次,每次2-3小时。进一步地,所述浓缩液在50℃时其密度为1.24-1.30。进一步地,所述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连5-10份、黄芩2-6份、苦参6-7份、鱼腥草2-3份、蛇床子7-10份、栀子4-8份。进一步地,所述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连8份、黄芩5份、苦参7份、鱼腥草3份、蛇床子9份、栀子6份。进一步地,所述助悬剂为海藻酸钠、甲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基纤维素、阿拉伯胶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组合。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的原料组成。实施例2采用实施例1中序号为1的各重量份原料,制备一种防治泽泻白斑病农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步骤2:将所述原料4-6倍量的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过滤,浓缩,得密度为1.30(50℃)浓缩液;步骤3:将所述浓缩液加入浓缩液质量0.5%的海藻酸钠溶解,搅拌均匀,即得。实施例3采用实施例1中序号为2的各重量份原料,制备一种防治泽泻白斑病农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步骤2:将所述原料4-6倍量的水煎煮4次,每次3小时,过滤,浓缩,得密度为1.24(50℃)浓缩液;步骤3:将所述浓缩液加入浓缩液质量0.5%的海藻酸钠、0.2%的甲基纤维素溶解,搅拌均匀,即得。实施例4采用实施例1中序号为3的各重量份原料,制备一种防治泽泻白斑病农药,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步骤2:将所述原料4-6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2小时,过滤,浓缩,得密度为1.27(50℃)浓缩液;步骤3:将所述浓缩液加入浓缩液质量0.2%的阿拉伯胶、0.2%羧甲基纤维素钠、0.2%羟丙基纤维素溶解,搅拌均匀,即得。实施例5采用实施例2制得的农药进行泽泻白斑病的防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地块的选择及处理: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活疏松、地下虫害少地块作为种植地,且该地块种植上一季作物时为旱田;在移栽泽泻秧苗前,用生物农药喷洒地块并晾晒后,再放水入田,生物农药用量为每亩2000ml。步骤B:种子的处理:选择无病害感染、无机械损伤的块茎,用生物农药浸泡0.5h后,再行播种;步骤C:防治:7月下旬起用生物农药喷洒;每10天喷洒一次,至9月下旬完成最后一次喷洒,生物农药用量为每亩4000ml。在泽泻的生长过程中若发生白斑病,应立即将发病叶片摘除,并喷以所述生物农药,每株喷洒生物农药为100ml。本实施例中,喷洒、浸种用的生物农药均为加7倍量水稀释后的生物农药,喷洒的量均为稀释后的生物农药用量。本实施例中,泽泻白斑病的发病率仅为1%。实施例6采用实施例3制得的农药进行泽泻白斑病的防治,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地块的选择及处理: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活疏松、地下虫害少地块作为种植地,且该地块种植上一季作物时为旱田;在移栽泽泻秧苗前,用生物农药喷洒地块并晾晒后,再放水入田,生物农药用量为每亩3000ml。步骤B:种子的处理:选择无病害感染、无机械损伤的块茎,用生物农药浸泡1h后,再行播种;步骤C:防治:7月下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泽泻白斑病农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所述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连3‑12份、黄芩1‑9份、苦参5‑7份、鱼腥草1‑4份、蛇床子6‑12份、栀子3‑9份;步骤2:将所述原料加水煎煮,过滤,浓缩,得浓缩液;步骤3:将所述浓缩液加入助悬剂,即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泽泻白斑病农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按重量份称取所述原料;所述原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黄连3-12份、黄芩1-9份、苦参5-7份、鱼腥草1-4份、蛇床子6-12份、栀子3-9份;步骤2:将所述原料加水煎煮,过滤,浓缩,得浓缩液;步骤3:将所述浓缩液加入助悬剂,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泽泻白斑病农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煎煮的条件为加所述原料质量的4-6倍量的水煎煮2-4次,每次2-3小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泽泻白斑病农药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浓缩液在50℃时其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攀文华孔凡详陈景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曼殊佳华酵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