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圈盘座、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803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线圈盘座、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其中,所述线圈盘座的上盘面成形有固定凹部,所述固定凹部的底面开设有贯穿线圈盘座的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线圈盘座,通过在线圈盘座的上盘面设置固定凹部,并在固定凹部的底面开设固定孔,以用来与其他连接结构或紧固件配合以固定线圈盘座;可以增大固定孔与面板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固定孔在线圈盘工作时的温度,从而降低温升对固定孔处材料的软化的影响,从而降低延缓固定凹部底部和固定孔的老化速度,进而提高线圈盘座以及线圈盘的固定稳定性,从而提高线圈盘座、线圈盘以及电磁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Coil seat, coil plate and electromagnetic cooking utensi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il plate seat, a coil plate and an electromagnetic cooking utensil, in which the upper plate surface of the coil seat is formed with a fixed concave part, and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fixed concave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hole through the coil disk seat. The coil sea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et through the upper plate of the online disc seat, and a fixed hole is open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concave part for fixing the coil seat with other connection structures or fasteners, and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fixed hole and the panel can be increased so as to reduc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working temperature of the fixed hole on line disc.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rise on the softening of the material at the fixed hole, the aging speed of the bottom and the fixed hole of the fixed concave is slowed down, and the fixed stability of the coil plate seat and the coil disc is improved, thus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oil disk seat, coil plate and electromagnetic cooking utensil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圈盘座、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电磁加热
,特别涉及一种线圈盘座、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线圈盘座是电磁烹饪器具中的重要组件之一,线圈盘座用于绕制线圈和安装磁条,以制作线圈盘,线圈盘所产生的高频交变电磁场在被加热体中产生涡流,以实现电磁加热。现有线圈盘的固定方式基本采用螺钉固定,具体而言,在线圈盘座上设计有三个固定耳,固定耳上开设有沉头孔,螺钉安装在沉头孔内与电磁烹饪器具的底座上的螺钉柱配合以固定线圈盘。上述固定方式中,固定耳上表面与线圈盘座上盘面处于同一平面,致使螺钉距离面板很近。电磁烹饪器具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因螺钉是金属材料,其热导率比塑料做的线圈盘座高很多,能很好的吸收线圈盘产生的热量及从锅具底部传来的热量,加之螺钉本身带有一定的磁性,线圈盘产生的磁场亦可以对螺钉进行加热,高温的螺钉会使得螺丝孔受热变形,因此电磁烹饪器具长期使用后易出现螺钉松动,从而影响线圈盘装配的稳定性,缩短电磁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线圈盘座,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线圈盘固定稳定性差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线圈盘座,用于电磁烹饪器具,所述线圈盘座的上盘面成形有固定凹部,所述固定凹部的底面开设有贯穿所述线圈盘座的固定孔。优选地,所述线圈盘座的上盘面还成形有环形线槽,所述固定凹部位于所述环形线槽外侧;所述固定凹部向所述线圈盘座外边缘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线圈盘座的外周面。优选地,所述固定凹部向所述线圈盘座中心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环形线槽的槽侧壁。优选地,所述环形线槽的底面凸设有沿所述线圈盘座的径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绕线隔筋;每一所述绕线隔筋包括沿所述线圈盘座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段绕线筋段,多个所述绕线隔筋的绕线筋段在所述线圈盘座的径向方向上一一对应,以形成沿所述线圈盘座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空位槽;所述固定凹部对应所述空位槽设置。优选地,所述线圈盘座外边缘成形有固定耳,所述固定凹部位于所述固定耳处。优选地,所述固定凹部的底面与所述线圈盘座的上盘面具有第一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或等于1毫米。优选地,所述第一距离小于或等于20毫米。优选地,所述固定凹部在所述线圈盘座的周向方向上均匀间隔设有多个。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线圈盘,用于电磁烹饪器具,包括线圈盘座。所述线圈盘座的上盘面成形有固定凹部,所述固定凹部的底面开设有贯穿所述线圈盘座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与螺钉配合固定所述线圈盘座。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电磁烹饪器具,包括线圈盘。所述线圈盘包括线圈盘座。所述线圈盘座的上盘面成形有固定凹部,所述固定凹部的底面开设有贯穿所述线圈盘座的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与螺钉配合固定所述线圈盘座。本技术线圈盘座,通过在线圈盘座的上盘面设置固定凹部,并在固定凹部的底面开设固定孔,以用来与其他连接结构或紧固件配合以固定线圈盘座;可以增大固定孔与面板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固定孔在线圈盘工作时的温度,从而降低温升对固定孔处材料的软化的影响,从而降低延缓固定凹部底部和固定孔的老化速度,进而提高线圈盘座以及线圈盘的固定稳定性,从而提高线圈盘座、线圈盘以及电磁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线圈盘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线圈盘座的俯视图;图3为图1中线圈盘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线圈盘座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线圈盘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线圈盘座12环形线槽13上盘面15绕线隔筋151绕线筋段16绕线槽17固定凹部171固定孔18固定耳19空位槽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技术提供一种线圈盘座,用于电磁烹饪器具。线圈盘座是电磁烹饪器具中的重要组件之一,线圈盘座用于绕制绕组线圈和安装磁条,以制作线圈盘,线圈盘所产生的高频交变电磁场在被加热体中产生涡流,以实现电磁加热。所述电磁烹饪器具可以为电磁炉、电饭煲或电压力锅等;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磁烹饪器具为电磁炉。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线圈盘座10的上盘面13成形有固定凹部17,所述固定凹部17的底面开设有贯穿线圈盘座10的固定孔171。可以理解,所述固定凹部17的底面低于线圈盘座10的上盘面13。所述固定孔171用于与其他连接结构或紧固件配合以固定线圈盘座10。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孔171设置为螺钉过孔,用以与螺钉(或螺栓)配合来固定线圈盘座10。而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卡扣结构等其他结构来固定线圈盘座10;可以理解,当通过卡扣结构来固定线圈盘座10时,固定孔171相应地设置为扣孔。由上述线圈盘座10制作的线圈盘(图未示)通交变电源后会产生变化的磁场,线圈盘座10自身处于变化的磁场中也会产生涡流效应,也即产生热量;为了避免线圈盘座10受热产生形变,所述线圈盘座10优选采用耐热性能较好的塑料制成,如此设置,一方面能够避免线圈盘座10因绕组线圈工作时产生热量而发生形变;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线圈盘座10的重量,也即可以降低应用该线圈盘座10的电磁烹饪器具的重量。当然,上述线圈盘座10还可以采用其他耐热材料制成,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可以理解,应用上述线圈盘座10的电磁烹饪器具工作时,所述烹饪锅具200放置在线圈盘座10上盘面13的上方的面板(图未示)上。电磁烹饪器具工作时,面板附近会产生大量的热。本技术线圈盘座10,通过在线圈盘座10的上盘面13设置固定凹部17,并在固定凹部17的底面开设固定孔171,以用来与其他连接结构或紧固件配合以固定线圈盘座10;可以增大固定孔171与面板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固定孔171在线圈盘工作时的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线圈盘座、线圈盘及电磁烹饪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圈盘座,用于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座的上盘面成形有固定凹部,所述固定凹部的底面开设有贯穿所述线圈盘座的固定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圈盘座,用于电磁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座的上盘面成形有固定凹部,所述固定凹部的底面开设有贯穿所述线圈盘座的固定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盘座的上盘面还成形有环形线槽,所述固定凹部位于所述环形线槽外侧;所述固定凹部向所述线圈盘座外边缘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线圈盘座的外周面。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凹部向所述线圈盘座中心方向延伸,且贯穿所述环形线槽的槽侧壁。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圈盘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线槽的底面凸设有沿所述线圈盘座的径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绕线隔筋;每一所述绕线隔筋包括沿所述线圈盘座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的多段绕线筋段,多个所述绕线隔筋的绕线筋段在所述线圈盘座的径向方向上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兴家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