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7745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座、充电部以及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将所述充电部支撑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充电部设有发射线圈,所述充电部具有一充电表面以及背离所述充电表面的背面,所述背面朝向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隔开一定距离,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气流产生装置,所述气流产生装置用以产生流经所述充电部的气流。

wireless charger

A wireless charger prop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omprises a base, a charging section, and a supporting part. The charge part is supported above the base, the charging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launching coil, the charge part has a charging surface and a back from the charge surface, and the back face is facing the base and with the base. The base is separated by a certain distance, and the wireless charger also includes an airflow generating device set on the base, which is used to generate air flow through the charge p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线充电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充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用于给电子设备无线充电的无线充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电子设备例如手机的普及,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移动电子设备的充电技术也随之高速发展,特别是无线充电技术也已经进入应用阶段。无线充电过程中,充电器会产生热量,使充电器与电子设备之间的温度升高,造成充电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散热以提高充电效率的无线充电器。本申请提出的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座、充电部以及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将所述充电部支撑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充电部设有发射线圈,所述充电部具有一充电表面以及背离所述充电表面的背面,所述背面朝向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隔开一定距离,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气流产生装置,所述气流产生装置用以产生流经所述充电部的气流。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气流产生装置包括一叶轮,所述叶轮包括轮毂以及自轮毂径向向外延伸的若干叶片,所述叶轮通过旋转产生所述气流。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一面向所述背面的底座顶壁和与所述底座顶壁相反的底座底壁,所述叶轮位于所述背面和所述底座顶壁之间。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叶轮与一转轴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转轴的转动带动所述叶轮转动,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底座顶壁而与位于所述底座内的驱动机构连接。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具有一面向所述背面的底座顶壁和与所述底座顶壁相反的底座底壁,所述叶轮位于所述底座顶壁和底座底壁之间,所述底座顶壁具有通风孔。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部具有一连通所述充电表面和背面的散热通孔。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表面与所述底座平行。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底座和充电部的边缘部,使得所述无线充电器的纵向剖面呈U形。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内设有充电控制电路板,所述充电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发射线圈电性连接。或者,充电控制电路板与发射线圈都设置在充电部内。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一种无线充电器,其通过在底座底壁与充电表面之间设置气流产生装置,产生的气流直接通过充电部的边缘处或散热通孔到达充电表面,对被充电电子设备进行散热。被充电电子设备与发射线圈正对的部位通常是发热量最大的部位,因此在此位置设置气流产生装置,可以达到最直接和最高效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器的剖面图。图2为图1的无线充电器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器的立体图。图4为图3的无线充电器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在详细描述实施例之前,应该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本申请中下文或附图中所描述的详细结构或元件排布。本专利技术可为其它方式实现的实施例。而且,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措辞及术语仅仅用作描述用途,不应作限定性解释。本文所使用的“包括”、“包含”、“具有”等类似措辞意为包含其后所列出之事项、其等同物及其它附加事项。特别是,当描述“一个某元件”时,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该元件的数量为一个,也可以包括多个。为了解决无线充电过程中发热导致的充电效率低下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是尽一切可能的手段给无线充电设备进行散热。但是,单纯的给无线充电设备进行散热仍然无法解决发热导致的充电效率低下的问题。本申请人经过不断的实验及分析,发现智能设备如手机在无线充电过程中本身的发热问题才是导致充电效率低下问题的最大原因。基于上述发现,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线充电器,如图1至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无线充电器10包括底座12、充电部14以及支撑部16。底座12内设置有充电控制电路板(图未示),充电部14设有与充电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的发射线圈(图未示)。充电部14具有一充电表面141以及背离充电表面141的背面143,一散热通孔40连通充电表面与背面143。被充电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图未示)通常放置在充电表面141上进行充电。在此所称的“充电表面”是指手机放在该表面上或者靠近该表面,即可以无线方式充电,例如通过充电部14的发射线圈充电。也就是说,被充电电子设备可以直接靠在该表面上,也可以与该表面之间具有一间隙,本文所称的“位于”该充电表面即包含这两种情形。支撑部16连接底座12和充电部14的边缘部,使得无线充电器10的纵向剖面呈U形。底座12具有相对的底座顶壁121和底座底壁123,底座顶壁121面向充电部14的背面143,背面143与底座顶壁121之间隔有一定距离,从而在底座12和充电部14之间形成一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充电表面141与底座12平行,应当理解的是,这仅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定。在所示实施例中,无线充电器10还包括气流产生装置30,气流产生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以下重点介绍通过转轴驱动的方式。气流产生装置30包括一叶轮31在图1和图2的实施例中,叶轮31位于所述背面143和所述底座顶壁121之间。叶轮31与一转轴33固定连接,一驱动机构(图未示)设置于底座12内并与充电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转轴33穿过底座顶壁121与驱动机构连接,通过转轴33带动叶轮31转动。叶轮31包括轮毂以及自轮毂312径向向外延伸的若干叶片314,通过若干叶片314的旋转产生流经充电部的气流,该气流通过充电部14的边缘处或者散热通孔40到达充电表面141,带走充电表面141和放在充电表面141上充电的手机朝向充电表面141的背面的热量,达到散热效果,可使手机持续快速充电。在图3和图4所示实施例中,叶轮31位于底座顶壁121和底座底壁123之间,即叶轮31设置于底座12内。底座顶壁121具有通风孔125,叶轮31在转轴33的转动带动下旋转产生气流,该气流通过通风孔125吹向充电部14,如上所述,经充电表面141带走充电表面141和置于其上进行充电的手机背面的热量,起到散热的效果。充电部14内的发射线圈呈圆形,其中心位置具有一通孔,充电部14的散热通孔40与发射线圈的通孔正对。气流产生装置30产生的气流除了能从充电部14的边缘处到达充电表面141,还能通过散热通孔40到达充电表面141以对充电便面141和被充电的手机进行散热。在上述描述中,发射线圈设置在充电部14内,充电控制电路板设置在底座12内。在其他实施例中,充电控制电路板也可以与发射线圈一起设置在充电部内。虽然在上述描述中,充电部设有散热通孔,使得散热气流能够从充电部的背面流通至充电部的充电表面。在其它实施例中,特别是在充电部面积比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散热通孔,而让气流从充电部的边缘流通至充电表面。综上所述,本文提出一种无线充电器,其通过在底座底壁与充电表面之间设置气流产生装置,产生的气流直接通过充电部的边缘处和散热通孔到达充电表面,对被充电电子设备进行散热。被充电电子设备与发射线圈正对的部位通常是发热量最大的部位,因此在此位置设置气流产生装置,可以达到最直接和最高效的散热效果。本文所描述的概念在不偏离其精神和特性的情况下可以实施成其它形式。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应被视为例示性而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是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而不是根据之前的这些描述进行确定。在权利要求的字面意义及等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都应属于这些权利要求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线充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座、充电部以及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将所述充电部支撑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充电部设有发射线圈,所述充电部具有一充电表面以及背离所述充电表面的背面,所述背面朝向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隔开一定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气流产生装置,所述气流产生装置用以产生流经所述充电部的气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充电器,包括底座、充电部以及支撑部,所述支撑部将所述充电部支撑在所述底座上方,所述充电部设有发射线圈,所述充电部具有一充电表面以及背离所述充电表面的背面,所述背面朝向所述底座并与所述底座隔开一定距离,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气流产生装置,所述气流产生装置用以产生流经所述充电部的气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产生装置包括一叶轮,所述叶轮包括轮毂以及自轮毂径向向外延伸的若干叶片,所述叶轮通过旋转产生所述气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具有一面向所述背面的底座顶壁和与所述底座顶壁相反的底座底壁,所述叶轮位于所述背面和所述底座顶壁之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与一转轴固定连接,通过所述转轴的转动带动所述叶轮转动,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底座顶壁而与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桑堇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