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铜-铁-铝-磷弹性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730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铜基合金,为良好的弹性材料,可用来制造仪器、仪表、接插件等弹性元件。具有良好导电性,加工性也很好,冷加工率可达90%以上,并可热轧加工,生产成本较锡磷青铜低25%,是锡磷青铜的理想代用材料。这种合金成分是:2-5%Fe、1-4%Al、0.3-0.7%P、0.1-0.5%Cr、余Cu。(*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铜基合金。目前制造仪器、仪表、接插件等弹性元件大都采用锡磷青铜弹性材料,这类材料锡含量高,因而成本昂贵,且容易产生偏析,只适用于冷加工,且硬化速度快,退火道次多、耗能大,产品性能也不够稳定。1960年前后美国Olin公司推出含0.8~1.2%Fe、0.01~0.04%P、0.50%Sn、0.6~1.1%Co的Cl95合金;以后Olin公司又推出含2.8%Al、1.8%Si、0.40%Co、余Cu的C638合金,西德Wieland公司也开发与CA688相类似的S23合金;日本则开发以Ni代C0的合金,这些合金都被推荐为锡磷青铜的代用材料。但Cl95合金强度偏低、硬态延伸率为2~5%;C638合金和CA688合金(S23)虽有较高的强度,但前者导电率较锡磷青铜差,后者则抗应力腐蚀性差,冷加工硬化性能与锡磷青铜相同、加工困难。本专利技术目的是要创造一种铜基合金,具有抗蚀性强、导电率和弹性性能均较锡磷青铜好、使用温度较高的弹性材料,且价格低廉、加工方便。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合金含有0.3-0.7%P、1-4%Al、2-5%Fe、0.1-0.5%Cr、余Cu。实施例本专利技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铁-铝-磷弹性材料,其特征是含有(按重量)0.3-0.7%P、1-4%Al、2-5%Fe、0.1-0.5%Cr、余Cu。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茂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