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及污泥干化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67167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环保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应用于污泥干化系统,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湿污泥输送机构,以将湿污泥送入污泥干化机的进料口;该装置包括干污泥输送机构以及混料机构:干污泥输送机构设有入料口以及供料口且入料口接收干污泥并将干污泥传送至供料口;混料机构设置于污泥干化机的进料口处,干污泥输送机构的供料口接入混料机构以向混料机构供应干污泥,混料机构连接于湿污泥输送机构并接收湿污泥,混料机构将干污泥与湿污泥混合形成混合污泥,以此调节进入污泥干化机的湿污泥的含水率。该干湿污泥掺混装置一方面降低了湿污泥的含水率,提高了传热传质效率;另一方面提高干化效率,降低干化能耗。

Dry and wet sludge mixing device and sludge drying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in particular to a dry and wet sludge mixing device, which is applied to the sludge drying system, and the sludge drying system includes wet sludge conveying mechanism to feed wet sludge into the feeding port of the sludge drying machine. The dry sludge is received and the dry sludge is transmitted to the feeding port by the feeding port and the feeding port. The mixing mechanism is set at the feeding port of the sludge drying machine. The feeding port of the dry sludge convey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o the mixing mechanism to supply the dry sludge to the mixing mechanism. The mix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o the wet sludge conveying mechanism and receives the wet sludge and the mixing machine is received. The dry sludge and wet sludge were mixed to form mixed sludge to adjust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the wet sludge entering the sludge dryer. On the one hand, the dry wet sludge mixing device reduces the moisture content of wet sludge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heat and mass transfer; on the other hand, it improves the dry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s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dry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及污泥干化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境保护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及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环保的要求越来越高,污泥的无害化处置成为迫切需求。湿污泥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目前主要的处理方式即干化后填埋或干化后焚烧。污泥一般来自于污水处理厂的污水浓缩过程或河道清淤,由于污泥脱水时使用的絮凝剂和脱水方式的不同,深度脱水工艺处理后湿污泥的含水率有高有低,一般含水率在60%~85%。另外污泥深度脱水过程中,添加的絮凝剂的性质也会导致湿污泥粘度和结团性的变化。高粘度、高含水率、易结团、不成形的湿污泥在污泥的干化过程中容易带来诸多麻烦。例如,目前应用广泛的低温带式干化机以及隧道式烟气余热干化机,热空气或烟气与湿污泥交错流动,高粘度、高含水率、不成形的湿污泥即使通过污泥切条成形或挤条成形,湿污泥也是摊铺成团,不透气,堵塞气体通道,造成干化过程传热、传质效率严重降低,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因此,针对污泥干化工艺中对干化前湿污泥含水率有要求,需要掺混一定比例干污泥的情况,有必要研究一种干湿污泥掺混装置。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技术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技术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提供一种干湿污泥掺混装置。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应用于污泥干化系统,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湿污泥输送机构,以将湿污泥送入污泥干化机的进料口,所述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包括干污泥输送机构以及混料机构: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设有入料口以及供料口,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入料口接收干污泥并将干污泥传送至供料口;所述混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污泥干化机的进料口处,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供料口接入所述混料机构,以向所述混料机构供应干污泥,且所述混料机构连接于所述湿污泥输送机构,并接收湿污泥,所述混料机构将所述干污泥与湿污泥混合形成混合污泥,以此调节进入所述污泥干化机的湿污泥的含水率。在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混料机构还包括溜管、定量给料器以及混料机:所述溜管连接于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供料口并接收所述干污泥;所述定量给料器连通所述溜管,用于将所述干污泥定量输送至所述混料机;所述混料机接收干污泥及湿污泥,且将所述干污泥与湿污泥混合形成混合污泥,所述混料机连接所述污泥干化机,以将混合后混合污泥送入所述污泥干化机进行干化处理。在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定量给料器包括旋转投料器、螺旋给料机或皮带机。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干化机、干污泥料仓,包括至少一个如前所述的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在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干化机设有出料口,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入料口连接于所述污泥干化机的出料口并接收所述干污泥。在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干化机的数量设为至少一个,对应的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入料口与供料口、所述湿污泥输送机构的出料口以及所述混料机构的数量设为与所述污泥干化机的数量相同。在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还包括尾端出料口,设于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经过所有供料口后的尾端,连接于所述干污泥料仓,用于将经过干化处理生成的干污泥最终输送至所述干污泥料仓。在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包括刮板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皮带机以及斗式提升机中的一种或多种。在本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包括水平刮板输送机以及Z型刮板输送机:所述水平刮板输送机设于所述混料机构顶端,包括一个入料口、对应所述混料机构的至少一个供料口以及一个尾端出料口;所述Z型刮板输送机包括水平刮板输送带以及竖直刮板输送带,所述水平刮板输送带设于所述污泥干化机底端出料口处,所述竖直刮板输送带向上连接至所述水平刮板输送机,所述竖直刮板输送带上部设有面向所述水平刮板输送机入料口的落料口,以配合将干污泥输送至所述水平刮板输送机的入料口。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一种干湿污泥掺混装置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技术针对污泥干化工艺中对干化前湿污泥含水率有要求,需要掺混一定比例干污泥的情况。本技术的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应用于污泥干化系统,用于对湿污泥进入污泥干化机前与干污泥进行预混,进而生成混合污泥,以此调节进入污泥干化机的湿污泥的含水率。一方面降低了湿污泥的含水率,提高了传热传质效率;另一方面提高了干化效率,降低了干化能耗;再一方面有效解决了高粘度、高含水率、不成形的湿污泥无法进行热风或带式干化的问题,使污泥干化机对湿污泥的性质和含水率适应范围更广,应用更广泛。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应用干湿污泥掺混装置的污泥干化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技术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喧宾夺主而使得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应用干湿污泥掺混装置的污泥干化系统组装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应用于污泥干化系统,如图1所示,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湿污泥输送机构,以将湿污泥送入污泥干化机6的进料口,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可以包括干污泥输送机构以及混料机构:干污泥输送机构可以设有入料口以及供料口,干污泥输送机构的入料口接收干污泥并将干污泥传送至供料口;混料机构可以设置于污泥干化机6的进料口处,干污泥输送机构的供料口可以接入混料机构以向混料机构供应干污泥,且混料机构可以连接于湿污泥输送机构并接收湿污泥,混料机构可以将干污泥与湿污泥混合形成混合污泥,以此调节进入污泥干化机的湿污泥的含水率。本技术针对污泥干化工艺中高粘度、高含水率、易结团、不成形的湿污泥在污泥的干化过程中带来诸多麻烦的情况。本技术的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应用于污泥干化系统,用于对湿污泥进入污泥干化机前与干污泥进行预混,进而生成混合污泥,以此快速调节进入污泥干化机的湿污泥的含水率。一方面降低了湿污泥的含水率,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及污泥干化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应用于污泥干化系统,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湿污泥输送机构,以将湿污泥送入污泥干化机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包括干污泥输送机构以及混料机构: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设有入料口以及供料口,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入料口接收干污泥,并将干污泥传送至供料口;所述混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污泥干化机的进料口处,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供料口接入所述混料机构,以向所述混料机构供应干污泥,且所述混料机构连接于所述湿污泥输送机构,并接收湿污泥,所述混料机构将所述干污泥与湿污泥混合形成混合污泥,以此调节进入所述污泥干化机的湿污泥的含水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应用于污泥干化系统,所述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湿污泥输送机构,以将湿污泥送入污泥干化机的进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包括干污泥输送机构以及混料机构: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设有入料口以及供料口,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入料口接收干污泥,并将干污泥传送至供料口;所述混料机构设置于所述污泥干化机的进料口处,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供料口接入所述混料机构,以向所述混料机构供应干污泥,且所述混料机构连接于所述湿污泥输送机构,并接收湿污泥,所述混料机构将所述干污泥与湿污泥混合形成混合污泥,以此调节进入所述污泥干化机的湿污泥的含水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机构还包括溜管、定量给料器以及混料机:所述溜管连接于所述干污泥输送机构的供料口并接收所述干污泥;所述定量给料器连通所述溜管,用于将所述干污泥定量输送至所述混料机;所述混料机接收干污泥及湿污泥,且将所述干污泥与湿污泥混合形成混合污泥,所述混料机连接所述污泥干化机,以将混合后混合污泥送入所述污泥干化机进行干化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干湿污泥掺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给料器包括旋转投料器、螺旋给料机或皮带机。4.一种污泥干化系统,包括污泥干化机、干污泥料仓,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干湿污泥掺混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瑞平赵相相曹磊李付歉于克铖李先占张兴瑞李策王士臣王建成孙乐乐张贤纪润波张兰青李金侠董超先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润达垃圾处理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