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6713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格栅、第一调节池、吹脱塔、第二调节池、ABR池、SBR池、储液池、溶液池、桨板式机械混合池、垂直轴式机械絮凝池、竖流式混凝沉淀池、污泥浓缩池、活性炭吸附塔、消毒池、第一污水提升泵、离心通风机、鼓风机、水射器、第一污泥提升泵、第二污泥提升泵、第三污泥提升泵、第四污泥提升泵、第二污水提升泵、第一加药箱和第二加药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流程简单有效,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

A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system, including a grille, a first regulating pool, a blowing tower, a second regulating pool, a ABR pool, a SBR pool, a liquid storage pool, a solution pool, an oar plate type mechanical mixing pool, a vertical shaft type mechanical flocculation pool, a vertical flow coagulation sedimentation tank, a sludge concentration pool, a activated carbon adsorption tower, a disinfectant pool, and a disinfectant pool. The first sewage lifting pump, centrifugal fan, blower, water ejector, first sludge lifting pump, second sludge lifting pump, third sludge lifting pump, fourth sludge lifting pump, second sewage lifting pump, first addition case and second plus medicine box, the utility model is simple and effective, and greatly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sewage treat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了一种高浓度的有机或无机成份的液体,我们称之为垃圾渗滤液,也叫渗沥液。垃圾渗滤液中CODcr、BOD5浓度最高值可达数千至几万,和城市污水相比,浓度高得多,所以渗滤液不经过严格的处理、处置是不可以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管道的,以往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流程复杂,污泥和污水无法有效区分,从而使得污水处理效果欠佳,污泥无法快速彻底的回流到相应的处理池中,使得污泥的循环再处理效率较低,最终影响了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流程简单有效,污泥和污水能完全的区分并分开处理,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且污泥能快速彻底的回流到相应的处理池中,提高了污泥的循环再处理效率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格栅、第一调节池、吹脱塔、第二调节池、ABR池、SBR池、储液池、溶液池、桨板式机械混合池、垂直轴式机械絮凝池、竖流式混凝沉淀池、污泥浓缩池、活性炭吸附塔、消毒池、第一污水提升泵、离心通风机、鼓风机、水射器、第一污泥提升泵、第二污泥提升泵、第三污泥提升泵、第四污泥提升泵、第二污水提升泵、第一加药箱和第二加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通过管道与第一调节池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池通过管道与第一污水提升泵相连接,所述第一污水提升泵通过管道与吹脱塔相连接,所述吹脱塔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二调节池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池通过管道与ABR池相连接,所述ABR池通过管道与SBR池相连接,所述SBR池通过管道与桨板式机械混合池相连接,所述桨板式机械混合池通过管道与垂直轴式机械絮凝池相连接,所述垂直轴式机械絮凝池通过管道与竖流式混凝沉淀池相连接,所述竖流式混凝沉淀池通过管道与第二污水提升泵相连接,所述第二污水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活性炭吸附塔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塔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消毒池相连接。优选地,所述吹脱塔的底部还连接有离心通风机。优选地,所述SBR池的侧面还连接有鼓风机。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池的底部还连接有第二加药箱。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池的底部还连接有第一加药箱。优选地,所述ABR池的侧面下端通过管道与第四污泥提升泵相连接,所述第四污泥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相连接,所述污泥浓缩池的侧面上端通过管道与第一调节池相连接。优选地,所述ABR池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三污泥提升泵相连接,所述第三污泥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相连接。优选地,所述SBR池的侧面下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污泥提升泵相连接,所述第一污泥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竖流式混凝沉淀池的侧面上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相连接。优选地,所述SBR池的侧面上端通过管道与水射器相连接,所述水射器位于桨板式机械混合池的上游侧,所述水射器还通过管道与溶液池相连接,所述溶液池通过管道与储液池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垃圾在堆放和填埋过程中由于压实、发酵等生物化学降解作用,同时在降水和地下水的渗流作用下产生了一种高浓度的有机或无机成份的液体,我们称之为垃圾渗滤液,也叫渗沥液,垃圾渗滤液中CODcr、BOD5浓度最高值可达数千至几万,和城市污水相比,浓度高得多,所以渗滤液不经过严格的处理、处置是不可以直接排入城市污水处理管道的,以往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流程复杂,污泥和污水无法有效区分,从而使得污水处理效果欠佳,污泥无法快速彻底的回流到相应的处理池中,使得污泥的循环再处理效率较低,最终影响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本技术流程简单有效,污泥和污水能完全的区分并分开处理,大大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且污泥能快速彻底的回流到相应的处理池中,提高了污泥的循环再处理效率,保证了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的处理能力,防止造成土壤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格栅1、第一调节池2、吹脱塔3、第二调节池4、ABR池5、SBR池6、储液池7、溶液池8、桨板式机械混合池9、垂直轴式机械絮凝池10、竖流式混凝沉淀池11、污泥浓缩池12、活性炭吸附塔13、消毒池14、第一污水提升泵15、离心通风机16、鼓风机17、水射器18、第一污泥提升泵19、第二污泥提升泵20、第三污泥提升泵21、第四污泥提升泵22、第二污水提升泵23、第一加药箱24和第二加药箱25;格栅1通过管道与第一调节池2相连接,第一调节池2通过管道与第一污水提升泵15相连接,第一污水提升泵15通过管道与吹脱塔3相连接,吹脱塔3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二调节池4相连接,第二调节池4通过管道与ABR池5相连接,ABR池5通过管道与SBR池6相连接,SBR池6通过管道与桨板式机械混合池9相连接,桨板式机械混合池9通过管道与垂直轴式机械絮凝池10相连接,垂直轴式机械絮凝池10通过管道与竖流式混凝沉淀池11相连接,竖流式混凝沉淀池11通过管道与第二污水提升泵23相连接,第二污水提升泵23通过管道与活性炭吸附塔13相连接,活性炭吸附塔13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消毒池14相连接;吹脱塔3的底部还连接有离心通风机16;SBR池6的侧面还连接有鼓风机17;第二调节池4的底部还连接有第二加药箱25;第一调节池2的底部还连接有第一加药箱24;ABR池5的侧面下端通过管道与第四污泥提升泵22相连接,第四污泥提升泵22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12相连接,污泥浓缩池12的侧面上端通过管道与第一调节池2相连接;ABR池5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三污泥提升泵21相连接,第三污泥提升泵21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12相连接;SBR池6的侧面下端通过管道与第一污泥提升泵19相连接,第一污泥提升泵19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12相连接;竖流式混凝沉淀池11的侧面上端通过管道与污泥浓缩池12相连接,SBR池6的侧面上端通过管道与水射器18相连接,水射器18位于桨板式机械混合池9的上游侧,水射器18还通过管道与溶液池8相连接,溶液池8通过管道与储液池7相连接;处理时,污水经过格栅1的初步过滤后进入到第一调节池2中,此时,第一加药箱24将药剂加入到第一调节池2中,污水与药剂发生反应,以除去污水中不溶物,之后,污水在第一污水提升泵15的作用下进入到吹脱塔3的上端并逐层下渗,离心通风机16将空气从下往上吹入到吹脱塔3中,从而将污水在吹脱塔3中产生的氨气从吹脱塔3顶部排出并收集,处理后的污水从吹脱塔3底部流入到第二调节池4中;第二加药箱25将药剂添加在第二调节池4中,污水在第二调节池4中进行再进一步的除去不溶物,位于第二调节池4上层的污水在流入到ABR池5中,污水中的有机基质通过与ABR池5中的微生物接触而得到去除,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从ABR池5底部排出并进行收集,而污水中的生物固体被有效地截留在ABR池5内形成污泥,截留下的污泥在第四污泥提升泵22的作用下从ABR池5底部排入到污泥浓缩池12中,污泥浓缩池12将污泥浓缩后又输入到第一调节池2中;同理,截留下的污泥还在第三污泥提升泵21的作用下也从ABR池5底部排入到污泥浓缩池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格栅、第一调节池、吹脱塔、第二调节池、ABR池、SBR池、储液池、溶液池、桨板式机械混合池、垂直轴式机械絮凝池、竖流式混凝沉淀池、污泥浓缩池、活性炭吸附塔、消毒池、第一污水提升泵、离心通风机、鼓风机、水射器、第一污泥提升泵、第二污泥提升泵、第三污泥提升泵、第四污泥提升泵、第二污水提升泵、第一加药箱和第二加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通过管道与第一调节池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池通过管道与第一污水提升泵相连接,所述第一污水提升泵通过管道与吹脱塔相连接,所述吹脱塔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二调节池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池通过管道与ABR池相连接,所述ABR池通过管道与SBR池相连接,所述SBR池通过管道与桨板式机械混合池相连接,所述桨板式机械混合池通过管道与垂直轴式机械絮凝池相连接,所述垂直轴式机械絮凝池通过管道与竖流式混凝沉淀池相连接,所述竖流式混凝沉淀池通过管道与第二污水提升泵相连接,所述第二污水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活性炭吸附塔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塔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消毒池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格栅、第一调节池、吹脱塔、第二调节池、ABR池、SBR池、储液池、溶液池、桨板式机械混合池、垂直轴式机械絮凝池、竖流式混凝沉淀池、污泥浓缩池、活性炭吸附塔、消毒池、第一污水提升泵、离心通风机、鼓风机、水射器、第一污泥提升泵、第二污泥提升泵、第三污泥提升泵、第四污泥提升泵、第二污水提升泵、第一加药箱和第二加药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通过管道与第一调节池相连接,所述第一调节池通过管道与第一污水提升泵相连接,所述第一污水提升泵通过管道与吹脱塔相连接,所述吹脱塔的底部通过管道与第二调节池相连接,所述第二调节池通过管道与ABR池相连接,所述ABR池通过管道与SBR池相连接,所述SBR池通过管道与桨板式机械混合池相连接,所述桨板式机械混合池通过管道与垂直轴式机械絮凝池相连接,所述垂直轴式机械絮凝池通过管道与竖流式混凝沉淀池相连接,所述竖流式混凝沉淀池通过管道与第二污水提升泵相连接,所述第二污水提升泵通过管道与活性炭吸附塔相连接,所述活性炭吸附塔的底部通过管道与消毒池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吹脱塔的底部还连接有离心通风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SBR池的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文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水星环保工业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