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6703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管路系统的第一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控制阀相连接,第一旁通管路的第二端与进管相连通;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控制阀相连接,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进管或出管相连通;第三旁通管路,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控制阀相连接,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进管或出管相连通,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一端通过控制阀可选择地与第一旁通管路的第一端或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采用该管路系统的空调器,可以根据空调器的进风量控制管路的连通方式以使管路中的冷媒提供的热量满足相应的风量,使得该管路系统能够实现对不同的进风量实现稳定的换热效率,提高了具有该管路系统的空调器的换热性能。

Pipeline system and its air condition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ipeline system and an air conditioner having the same. The first side of the first bypass line of the pipeline system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valve, the second end of the first bypass line is connected to the inlet pipe;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 bypass lin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valve,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second bypass line is sel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or outlet pipe; the third side pipe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third bypass line In connection with the control valve, the second end of the third bypass line is sel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or outlet pipe, and the first end of the second bypass line is selective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end of the first pass pipe or the first end of the third bypass line through the control valve. Using the air conditioner in this pipeline system, the connection mode of the pipe can be controlled according to the air intake of the air conditioner so that the heat supplied by the refrigerant in the pipeline can meet the corresponding air volume, so that the pipe system can achieve the stable heat transfer efficiency for different air intake and improve the heat exchange of the air conditioner with the pipe system. Y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系统设计流路都是固定的流程。针对可变化进风口的空调器,由于空调进风方式的变化导致流路换热不均,使得空调器容易出现过冷或过热。空调性能在风口转换后无法满足换热要求,造成空调器换热性能低,降低用户使用体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调器换热性能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管路系统,包括:进管;出管;控制阀;第一旁通管路,第一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控制阀相连接,第一旁通管路的第二端与进管相连通;第二旁通管路,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控制阀相连接,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进管或出管相连通;第三旁通管路,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控制阀相连接,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进管或出管相连通,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一端通过控制阀可选择地与第一旁通管路的第一端或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进一步地,管路系统还包括:第四旁通管路,第四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控制阀相连接,第四旁通管路的第二端与出管相连通,第四旁通管路的第一端通过控制阀可选择地与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一端或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二端相连通。进一步地,控制阀包括第一节流阀,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支路,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一支路的第二端与出管相连通,第一节流阀设置于第一支路上。进一步地,控制阀还包括第二节流阀,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二端还设置有包括:第二支路,第二支路的第一端与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二支路的第二端与进管相连通,第二节流阀设置于第二支路上。进一步地,控制阀还包括第三节流阀,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三支路,第三支路的第一端与第三节流阀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三支路的第二端与进管相连通,第三节流阀设置于第三支路上。进一步地,控制阀还包括第四节流阀,第四旁通管路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四支路,第四支路的第一端与第四旁通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第四支路的第二端与出管相连通,第四节流阀设置于第四支路上。进一步地,控制阀还包括:电磁阀,第一旁通管路的第一端、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一端、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一端、第四旁通管路的第一端均与电磁阀相连通。进一步地,第一旁通管路与第三旁通管路连通时的流路长度大于第一旁通管路与第二旁通管路连通时的流路长度。进一步地,第二旁通管路与第四旁通管路连通时的长度小于第三旁通管路与第四旁通管路连通时的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管路系统,管路系统为上述的管路系统。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壳体,壳体上具有进风口;管路系统,管路系统设置于壳体内,管路系统用于与从进风口处进入壳体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管路系统上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用于根据进入壳体内的风量控制管路系统内冷媒的流向。进一步地,控制阀包括电磁阀,管路系统包括:进管;出管;第一旁通管路,第一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电磁阀相连接,第一旁通管路的第二端与进管相连通;第二旁通管路,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电磁阀相连接,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进管或出管相连通;第三旁通管路,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电磁阀相连接,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进管或出管相连通,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一端通过电磁阀可选择地与第一旁通管路的第一端或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进一步地,管路系统还包括:第四旁通管路,第四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电磁阀相连接,第四旁通管路的第二端与出管相连通,第四旁通管路的第一端通过电磁阀可选择地与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一端或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二端相连通。进一步地,控制阀还包括第一节流阀,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支路,第一支路的第一端与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一支路的第二端与出管相连通,第一节流阀设置于第一支路上。进一步地,控制阀还包括第二节流阀,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二端还设置有包括:第二支路,第二支路的第一端与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二支路的第二端与进管相连通,第二节流阀设置于第二支路上。进一步地,控制阀还包括第三节流阀,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三支路,第三支路的第一端与第三节流阀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三支路的第二端与进管相连通,第三节流阀设置于第三支路上。进一步地,控制阀还包括第四节流阀,第四旁通管路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四支路,第四支路的第一端与第四旁通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第四支路的第二端与出管相连通,第四节流阀设置于第四支路上。进一步地,电磁阀包括:阀体,阀体内设置有多个阀通道;阀芯,设置于阀体内;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与阀体相连接,电磁线圈用于控制阀芯在阀体内位置,以使部分的阀通道相互连通或断开。进一步地,进风口为多个,多个进风口中的至少一个进风口的进风量与其余进风口的进风量不同。进一步地,第一旁通管路与第三旁通管路连通时的流路长度大于第一旁通管路与第二旁通管路连通时的流路长度。进一步地,第二旁通管路与第四旁通管路连通时的长度小于第三旁通管路与第四旁通管路连通时的长度。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检测器和控制器,检测器、控制器均与壳体相连接,检测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与控制阀电连接,当检测器检测到进风口处的风量为Q1时,检测器控制控制阀以使第一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二端与出管相连通,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第四旁通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二端与出管相连通,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二端与进管相连通,当检测器检测到进风口处的风量为Q2时,检测器控制控制阀以使第一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第三旁通管路的第二端与出管相连通,第二旁通管路的第一端与第四旁通管路的第一端相连通。进一步地,Q1<Q2。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采用该管路系统,能够通过控制阀控制第一旁通管路、第二旁通管路和第三旁通管路与控制阀、进管和出管的连通方式,使得该管路系统能够具有多种连通方式,由于旁通管路之间的连通方式改变必然会改变通入该管路系统中冷媒的流向,即采用本申请的管路系统能够具有多种流向,有效地提高了该管路系统的实用性,采用该管路系统的空调器,可以根据空调器的进风量控制管路的连通方式以使管路中的冷媒提供的热量满足相应的风量,使得该管路系统能够实现对不同的进风量实现稳定的换热效率,提高了具有该管路系统的空调器的换热性能。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路系统的冷媒流向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路系统的冷媒流向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控制阀;11、电磁阀;111、阀体;112、电磁线圈;12、第一节流阀;13、第二节流阀;14、第三节流阀;15、第四节流阀;20、管路系统;21、进管;22、出管;23、第一旁通管路;24、第二旁通管路;241、第一支路;242、第二支路;25、第三旁通管路;251、第三支路;252、第四支路;26、第四旁通管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路系统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管(21);出管(22);控制阀;第一旁通管路(23),所述第一旁通管路(23)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阀相连接,所述第一旁通管路(23)的第二端与所述进管(21)相连通;第二旁通管路(24),所述第二旁通管路(24)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阀相连接,所述第二旁通管路(24)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进管(21)或所述出管(22)相连通;第三旁通管路(25),所述第三旁通管路(25)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阀相连接,第三旁通管路(25)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进管(21)或所述出管(22)相连通,所述第二旁通管路(24)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控制阀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旁通管路(23)的第一端或所述第三旁通管路(25)的第一端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管(21);出管(22);控制阀;第一旁通管路(23),所述第一旁通管路(23)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阀相连接,所述第一旁通管路(23)的第二端与所述进管(21)相连通;第二旁通管路(24),所述第二旁通管路(24)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阀相连接,所述第二旁通管路(24)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进管(21)或所述出管(22)相连通;第三旁通管路(25),所述第三旁通管路(25)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阀相连接,第三旁通管路(25)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进管(21)或所述出管(22)相连通,所述第二旁通管路(24)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控制阀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一旁通管路(23)的第一端或所述第三旁通管路(25)的第一端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系统还包括:第四旁通管路(26),所述第四旁通管路(26)的第一端与所述控制阀相连接,所述第四旁通管路(26)的第二端与所述出管(22)相连通,所述第四旁通管路(26)的第一端通过所述控制阀可选择地与所述第三旁通管路(25)的第一端或所述第二旁通管路(24)的第二端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第一节流阀(12),所述第二旁通管路(24)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一支路(241),所述第一支路(24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旁通管路(24)的第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一支路(241)的第二端与所述出管(22)相连通,所述第一节流阀(12)设置于所述第一支路(24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还包括第二节流阀(13),所述第二旁通管路(24)的第二端还设置有包括:第二支路(242),所述第二支路(24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旁通管路(24)的第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二支路(242)的第二端与所述进管(21)相连通,所述第二节流阀(13)设置于所述第二支路(242)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还包括第三节流阀(14),所述第三旁通管路(25)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三支路(251),所述第三支路(25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节流阀(14)的第一端相连通,所述第三支路(251)的第二端与所述进管(21)相连通,所述第三节流阀(14)设置于所述第三支路(251)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还包括第四节流阀(15),所述第四旁通管路(26)的第二端还设置有:第四支路(252),所述第四支路(252)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旁通管路(26)的第一端相连通,所述第四支路(252)的第二端与所述出管(22)相连通,所述第四节流阀(15)设置于所述第四支路(252)上。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还包括:电磁阀(11),所述第一旁通管路(23)的第一端、所述第二旁通管路(24)的第一端、所述第三旁通管路(25)的第一端、第四旁通管路(26)的第一端均与所述电磁阀(11)相连通。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旁通管路(23)与所述第三旁通管路(25)连通时的流路长度大于第一旁通管路(23)与所述第二旁通管路(24)连通时的流路长度。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旁通管路(24)与所述第四旁通管路(26)连通时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三旁通管路(25)与所述第四旁通管路(26)连通时的长度。10.一种空调器,包括管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路系统为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管路系统。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进风口;管路系统,所述管路系统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管路系统用于与从所述进风口处进入所述壳体内的气流进行热交换,所述管路系统上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于根据进入所述壳体内的风量控制所述管路系统内冷媒的流向。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包括电磁阀(11),所述管路系统包括:进管(21);出管(22);第一旁通管路(23),所述第一旁通管路(23)的第一端与所述电磁阀(11)相连接,所述第一旁通管路(23)的第二端与所述进管(21)相连通;第二旁通管路(24),所述第二旁通管路(24)的第一端与所述电磁阀(11)相连接,所述第二旁通管路(24)的第二端可选择地与所述进管(21)或所述出管(22)相连通;第三旁通管路(2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勇超陈宁玉鼎李佩丽林超杰吴胜刘翔宇吴丽专郑燕鑫曹端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