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墨化变质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50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冶金领域的冶炼技术,具体属于铸铁冶炼变质处理技术。它是由氮、锆、铝、硅、铁元素按一定比例合成,其合成工艺为用破碎成2~5mm的含氮合金与硅、锆、铝合金按一定配比混合,然后用塑料密封包装,待用。经本发明专利技术变质处理后,可明显降低铸铁件的白口倾向和消除E型石墨,从而提高铸件的机械强度,改变铸件的内在质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工艺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廉,效果显著的优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领域的冶炼技术,具体属于铸铁冶炼变质处理技术。铸铁件由于具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和良好的浇注性,而在机械、汽车等行业和产品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为了使铸铁件具有理想的机械性能,除对冶炼铸铁的原材料质量有充分的保证,还需有相应的变质剂,对冶炼的铸铁作变质处理。国际上较先进的工业国一般就具有千余种可供选用的变质剂,以改变铸铁件的机械性能,满足不同的产品需要。尽管如此,目前国际上对消除薄壁高强度灰铸铁E型石墨却无能为力,对其研究也属鲜见。E型石墨是由共晶度较低的亚共晶铁液在一定的冷却速率条件下形成的石墨形态,是影响铸铁件“致命”弱点-晶间脆裂的重要因素。在铸铁件中由于难于消除E型石墨的存在,从而制约铸铁件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铸铁冶炼的变质处理技术,以消除铸铁件中的E型石墨,提高铸铁件的机械性能,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氮锆铝元素合成的变质剂。1.配方氮0.1~3%锆5~20%铝1.5~10%硅30~80%铁其余2.合成工艺用破碎成2~5mm的含氮合金与硅、锆、铝合金按一定配比混合,然后用塑料密封包装,即可待用。实例以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强墨化变质剂,其特征在于其配方为:氮,0.1~3%锆,5~20%铝,1.5~10%硅,30~80%铁,其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焕玉潘振华姚德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