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节连接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6352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节连接组件,包括壳体和转向节,壳体上设有相互间隔开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第一凸耳上设有第一销孔,第二凸耳上设有与第一销孔同轴心的第二销孔,转向节通过第一转向节主销与第一销孔可转动连接,转向节通过第二转向节主销与第二销孔可转动连接,第一销孔内设有衬套,第一转向节主销可转动的伸入衬套内,衬套与第一转向节主销之间设有蝶形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转向节连接组件,转向节连接组件中的第一转向节主销与第一销孔之间设置了接触面积较大的衬套,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降低了成本;衬套的设置,对转向节在颠簸作业时产生的冲击力及时进行吸收缓冲,大大降低了对转向节、壳体造成的冲击损伤。

A connection component of the steering knuck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nection component of a steering knuckle, including a shell and a steering knuckle.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onvex ear and a second convex ear with each other, the first convex ear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n hole, and the second convex ears are provided with second pin holes of the same axle center with the first pin hole, and the steering joints pass through the main pin of the first steering section and the first pin Kong Ke. The main pin of the first pin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bushing in the first pin hole, and the main pin of the first steering section can be rotated into the bushing, and a butterfly sp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bushing and the main pin of the first steering section. The main pin of the first pin s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bushing in the first pin hole. The main pin of the first steering knuckle in the steering knuckle joint compon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set with a bushing with larger contact area between the first pin hole and the first pin hole, which improves the stability of the connection and reduces the cost; the bushing is set in time to absorb and buffer the impact force produced by the steering knuckle during the bump operation. The impact damage to steering knuckle and shell is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节连接组件
本技术属于转向节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向节连接组件。
技术介绍
用于田地除草、农作物灭虫、杀菌的打药机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农用器械。尤其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打药机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现有的农用打药机按携带方式分为手持式、背负式、自走式、车载式等。转向节是自走式打药机转向的重要结构,现有的自走式打药机中的转向节连接结构是转向节与壳体通过转向节主销及关节轴承相连,不存在缓冲结构,当打药机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上下颠簸或左右摆动时,对转向节产生一定的冲击力,由于主销及关节轴承硬度高,不能及时缓冲冲击力而对转向节造成一定的损伤,缩短了转向节的使用寿命,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转向节连接组件,包括壳体和转向节,所述壳体上设有相互间隔开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所述第一凸耳上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二凸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同轴心的第二销孔,所述转向节通过第一转向节主销与所述第一销孔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节通过第二转向节主销与所述第二销孔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销孔内设有衬套,所述第一转向节主销可转动的伸入所述衬套内,所述衬套与所述第一转向节主销之间设有蝶形弹簧。进一步的,所述蝶形弹簧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转向节主销的端面保持贴合,所述第一蝶形弹簧的下端面与所述衬套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向节主销与所述第二销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转向节主销与所述壳体之间设有蝶形弹簧,所述蝶形弹簧的上端面与所述壳体保持贴合,所述蝶形弹簧的下端与所述第二转向节主销保持贴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销孔内设有衬套,所述第二转向节主销可转动的伸入所述衬套内。进一步的,所述转向节与所述第一转向节主销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转向节与所述第二转向节主销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技术的一种转向节连接组件,将转向节连接结构中的第一转向节主销与第一销孔之间设置了接触面积较大的衬套,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降低了成本,第一转向节主销与衬套之间增加了蝶形弹簧,使得转向节在作业过程中出现上下颠簸或出现较大摆动出现较大冲击力时,蝶形弹簧可以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对转向节在颠簸作业时产生的冲击力及时进行吸收缓冲,大大降低了对转向节、壳体造成的冲击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种转向节连接组件剖面视图。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其中:10、壳体,101、第一凸耳,102、第二凸耳,20、转向节,30、第一转向节主销,31、第二转向节主销,40、第一轴承,41、第二轴承,50、第一蝶形弹簧,51、第二蝶形弹簧,60、衬套,70、螺栓,80、螺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转向节连接组件,包括壳体10、和转向节20,壳体10上设有相互间隔开的第一凸耳101和第二凸耳102,第一凸耳101上设有第一销孔,第二凸耳102上设有与第一销孔同轴心的第二销孔,转向节20通过第一转向节主销30与第一销孔可转动连接,转向节通过第二转向节主销31与第二销孔可转动连接,第一销孔内设有衬套60,第一转向节主销30安装于衬套60内且可在衬套60内转动,转动的同时可带动转向节20转动,衬套60与第一转向节销轴30和第一销孔101的接触面积较大,可以降低单位面积所受到的压力,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同时可以使得第一转向节主销30在衬套60内实现较好的转动进而带动转向节实习那转向;衬套60与第一转向节主销30之间设有蝶形弹簧50,当机器在作业过程中出现颠簸、振动出现较大冲击力时,设置的蝶形弹簧50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起到缓冲作用,吸收机器颠簸作业时产生的冲击力,降低了振动过程中对转向节20、壳体10造成的冲击损伤,可有效延长转向节的使用寿命。如图2所示,蝶形弹簧50的上端面与第一转向节主销30的端面保持贴合,蝶形弹簧50的下端面与衬套60保持稳定贴合,蝶形弹簧50的设置可以使得转向节在颠簸作业时时刻保持与第一转向节主销30、衬套60的稳定贴合,防止第一转向节主销30、衬套60在颠簸时出现窜动而造成碰撞损伤。如图1、图2所示,第二转向节主销31与第二销孔通过轴承转动连接,第二转向节主销31可在第二销孔内转动,同时可带动转向节20转动;轴承包括第一轴承40和第二轴承41,第二轴承41胀紧在壳体10内,转向节20与第二转向节主销31固定连接,第二轴承41安装在第二转向节主销31端部,并与第二转向节主销31过盈配合,第二转向节主销31通过第二销孔安装于第一轴承40内,其中第一轴承40可以在第二轴承41内相对转动,从而带动第二转向节主销30和转向节31转动,第二转向节主销31与壳体10之间设有蝶形弹簧51,蝶形弹簧51可以承受一定压力,并在打药机颠簸作业时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吸收冲击能量,对第二转向节主销31和壳体10起到保护作用。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转向节连接组件的一个实施例,第二销孔内也可以设有衬套,第二转向节主销31安装在衬套内并且也可在该衬套内转动,同时也可带动转向节转动。如图2、图3所示,转向节20与第一转向节主销30通过螺栓70固定连接,转向节20与第二转向节主销31通过螺栓80固定连接,使得转向节20可以在第一转向节主销30、第二转向节主销31的带动下进行转向。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节连接组件,当转向节转向作业出现颠簸振动时,该连接结构中的蝶形弹簧50可以与第一转向节主销31、衬套60保持稳定紧密贴合,蝶形弹簧51与第二转向节主销31、壳体10保持稳定紧密贴合,避免了第一转向节主销30与衬套60、第二转向节主销31与壳体10之间出现窜动,吸收了大量颠簸振动产生的冲击力,降低了对第一转向节主销30、第二转向节主销31、衬套60、壳体10造成的振动损伤,可有效延长转向节连接结构的使用寿命;同时,连接结构中的衬套60,接触面积较大,可以分散单位面积内所承受的压力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使得第一转向节主销30在衬套60内实现较好的转动进而带动转向节20实现转向。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转向节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转向节连接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转向节,所述壳体上设有相互间隔开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所述第一凸耳上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二凸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同轴心的第二销孔,所述转向节通过第一转向节主销与所述第一销孔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节通过第二转向节主销与所述第二销孔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销孔内设有衬套,所述第一转向节主销可转动的伸入所述衬套内,所述衬套与所述第一转向节主销之间设有蝶形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转向节,所述壳体上设有相互间隔开的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所述第一凸耳上设有第一销孔,所述第二凸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销孔同轴心的第二销孔,所述转向节通过第一转向节主销与所述第一销孔可转动连接,所述转向节通过第二转向节主销与所述第二销孔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销孔内设有衬套,所述第一转向节主销可转动的伸入所述衬套内,所述衬套与所述第一转向节主销之间设有蝶形弹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转向节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蝶形弹簧的上端面与所述第一转向节主销的端面保持贴合,所述蝶形弹簧的下端面与所述衬套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转向节连接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长荣吴雁南肖秀健苑进宋弈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荣南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