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饲养稻飞虱的饲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4756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6 0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室内饲养稻飞虱的饲养装置,包括:饲养瓶、积水盘以及放置在积水盘内用于支撑饲养瓶的瓶托;所述饲养瓶用于培育水稻和饲养稻飞虱,包括:透明瓶体,底部具有瓶口,顶部具有透气窗;瓶底盖,与所述瓶口可拆卸连接,用于承托水稻育秧基质土,底部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瓶托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饲养瓶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开孔;积水盘,用于盛放水稻生长所需的水;使用时,所述瓶底盖与积水盘中的水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饲养装置设计合理,使其具有体积轻巧、节省空间并且操作方便等优点,有利于稻飞虱的规模化饲养。

A feeding device for indoor breeding of Rice Planthopper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eeding device for a rice planthopper in indoor breeding, including a feeding bottle, a water accumulating tray, and a bottle support placed in the water tray for supporting a feeding bottle; the feeding bottle is used for cultivating rice and raising rice planthopper, including a transparent bottle body, a bottle mouth at the bottom, a breathable window at the top, a bottle bottom cover, and a bottle bottom cover. The bottle mouth can be disassembled to support the rice nursery matrix soil with a number of through holes at the bottom, and the bottle has at least one groove for placing the feeding bottle, and the bottom of the groove is open; the water tray is used to hold water for the growth of rice; when used, the bottom cover of the bottle is in contact with the water in the water tray. The feeding devic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reasonable in design,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ght volume, space saving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scale raising of the rice planthop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室内饲养稻飞虱的饲养装置
本技术涉及昆虫饲养
,尤其涉及一种室内饲养稻飞虱的饲养装置。
技术介绍
稻飞虱是危害亚洲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我国南北稻区均能生存。稻飞虱包括以下种类:褐飞虱(Nilaparvata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furcifera)和灰飞虱(Laodelphaxstriatellus)。各类稻飞虱均可直接刺吸稻株汁液或以媒介昆虫形式传播多种水稻病毒病造成危害。在田间三种飞虱经常交替发生爆发成灾,成为影响我国水稻生产最为重要的限制因素。因此,研究稻飞虱暴发的生态和生理学机制、有效控制稻飞虱的发生和危害已成为水稻安全生产的当务之急。各项研究均需要室内人工饲养稻飞虱,可分为短期饲养和长期饲养两类。短期饲养如杀虫剂生物测定,需饲养药剂处理后的试虫,观察1-5d的存活或行为学表现。长期饲养如生物学实验为了测定水稻抗虫性、试虫寿命或产卵量、孵化量,需对稻飞虱成(若)虫群体饲养、单头饲养、雌虫产卵于稻苗后饲养稻苗至若虫孵化等,更多的情况是研究需要准备大量不同龄期且龄期一致的若虫或成虫,一般需要连续饲养6-20d或更长时间。各实验室受各自的条件所限,采取的饲养方法也不一致,有采用铝合金或木质材质制作的大型养虫笼,结合周转箱饲养飞虱,虽能获得大量试虫,且维持饲养时间较长,但所占空间较大,还需用专门养虫间,获得试虫龄期易重叠,不同品系易混杂,饲养过程可控性差,稻苗和试虫密度容易失衡,获得虫量容易失控。有采用人工饲料直接饲养稻飞虱,饲养过程中往往存活率低。较多采用的方法是在室内培育稻株饲养稻飞虱,稻株由水稻营养液或根部残留的谷粒胚乳供养,以琼脂、棉球、海绵等材质保湿,也有用盛水稻土花盆直接种植水稻养虫,所采用密封稻飞虱装置有透光塑料罩、玻璃试管、玻璃烧杯等。但采用营养液成本较高,配制复杂,且不能促进稻苗有效发根确保水稻正常生长,稻苗长势差;采用泥土饲养稻苗虽可改善长势,但泥土种苗需要用大量泥土花盆,占用空间较大;玻璃器皿易碎,管壁易残余雾珠,湿度高,稻苗易发霉,影响试虫生长和结果观察。公开号为CN103782968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水稻昆虫饲养笼,该饲养笼包括笼体和育苗盘,笼体是由多块亚克力板制作而成的箱形结构,笼体正面上下对称设置有两个活动的笼门,笼门为插板,笼体正面设置有与相应插板横向插接配合的插槽,笼体背面设置有防虫网,笼体内的底部和顶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分别用于安放相应育苗盘的卡槽结构,育苗盘内设置有用于固定吸水纸的铁线框。该饲养笼采用营养液为稻苗提供营养,稻苗长势差;并且浇水时需要打开饲养笼门,操作繁琐并且饲养的昆虫容易逃逸或混杂。为了提高室内饲养稻飞虱效果,急需一种设计合理,体积轻巧的饲养装置及一种操作简便、符合实验需要的饲养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室内饲养稻飞虱的饲养装置,该饲养装置设计合理,使其具有体积轻巧、节省空间并且操作方便等优点,有利于稻飞虱的规模化饲养。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室内饲养稻飞虱的饲养装置,包括:饲养瓶、积水盘以及放置在积水盘内用于支撑饲养瓶的瓶托;所述饲养瓶用于培育水稻和饲养稻飞虱,包括:透明瓶体,底部具有瓶口,顶部具有透气窗;瓶底盖,与所述瓶口可拆卸连接,用于承托水稻育秧基质土,底部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瓶托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饲养瓶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开孔;积水盘,用于盛放水稻生长所需的水;使用时,所述瓶底盖与积水盘中的水接触。本技术的饲养装置设计合理。瓶底盖内用于堆放水稻育秧基质土,水稻种植在育秧基质土上,根系可以穿过瓶底盖和瓶托凹槽的通孔向积水盘内生长,秧苗在透明瓶体内生长,同时透明瓶体内用于饲养稻飞虱;饲养瓶的底端放置在瓶托的凹槽内,饲养瓶通过瓶托架设在积水盘上方,同时瓶底盖与积水盘内的水相接触,瓶底盖内的基质土通过吸收保持水稻生长所需的水分。在饲养稻飞虱的过程中只需定时向积水盘内加水即可,不需打开饲养瓶;同时采用水稻育秧基质土为水稻提过营养,根系发达,并且水稻根系可穿过瓶底盖和瓶托凹槽底部的通孔向积水盘内生长,稻苗长期保持良好长势;不同龄期稻飞虱在生长期间与水稻水分隔离,可以降低湿度,提高存活率。优选的,所述透明瓶体的材质为塑料。塑料密度较小、透明度高,使得饲养装置较轻。所述透明瓶体可以为圆柱形或方柱形,优选的,所述透明瓶体的容积为200~500ml,高度为10~15cm。这里高度是指瓶口到瓶体顶部的距离。该尺寸的瓶体既能满足水稻的生长,又能尽可能的减小其所占空间。优选的,所述的透气窗为透明瓶体顶部的开口,开口处罩设60~100目的尼龙网布。进一步优选的,采用橡皮筋将尼龙网布紧箍在透明瓶体的开口处,透明瓶体开口处的侧壁向外凸起,防止橡皮筋滑脱。该结构的设置便于水稻苗和稻飞虱的移入或移出。优选的,所述瓶底盖的内径为2~3cm。瓶底盖的内径过小时限制水稻秧苗播种量;内径过大时,饲养瓶倾倒或倒置时,瓶底盖内的育秧基质土容易脱出同时带出水稻秧苗。优选的,瓶底盖上的通孔直径为0.2~0.4cm。优选的,所述瓶底盖与瓶口螺纹连接。采用螺纹连接便于拆卸。优选的,所述瓶托上的凹槽深度为3~5cm;凹槽与饲养瓶的底端外形互补。该技术方案保证了饲养瓶在瓶托上放置的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瓶托上的凹槽的数量为1~64;进一步优选的,凹槽的数量为4~16。优选的,所述积水盘的深度为3~5cm。本技术的饲养装置可用于统一扩大繁殖饲养获得相同龄期的稻飞虱,还可以用于对稻飞虱的抗性检测实验、杀虫剂对稻飞虱生长发育和后代繁殖力影响实验等。本技术还公开了利用上述饲养装置饲养稻飞虱的方法,包括:(1)将水稻育秧基质土与水按照1∶1~3的质量比例混匀成糊状,取2~5g放置在瓶底盖内;(2)将水稻种子播种到水稻育秧基质土上,每个瓶底盖的播种量为1~15颗,将播种后的瓶底盖放置于盛水的积水盘中,放于人工气候箱内培育;优选的,培养条件为:温度26~28℃,光/暗时间为16h/8h,湿度60~80%。优选的,播种前还包括浸种和催芽:将水稻种子在25~27℃下浸种36~48h,之后沥干水分,25~30℃催芽至水稻种子露白或出芽长至0.2~0.5cm。可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品种的水稻种子。如褐飞虱选用秀水11或TN1,白背飞虱选用TN1,灰飞虱选用武育粳3号。(3)当水稻苗高5~10cm时,将瓶底盖旋入透明瓶体;将需要饲养的稻飞虱接入饲养瓶中;(4)将接入水稻苗和稻飞虱的饲养瓶放置于瓶托的凹槽内,将瓶托放置在积水盘中,积水盘中加入适量水使瓶底盖与水接触,整体放入人工气候箱内饲养。优选的,每隔2~3天向积水盘中加水,使瓶底盖与水接触。优选的,饲养条件为:温度26~28℃,光/暗时间为16h/8h,湿度60~80%。在饲养过程中,当饲养瓶内的稻苗失绿或枯萎时,需更换新的稻苗,实现连续饲养。换苗方法:倾倒或倒置饲养瓶,轻弹瓶底盖,使饲养瓶内的稻飞虱跌落到透明瓶体的瓶壁或瓶顶,旋出瓶底盖再将盛有新稻苗的瓶底盖旋入透明瓶体,组成新的稻苗瓶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的饲养装置设计合理,瓶底盖内盛水稻育秧基质土,基质土为水稻提供生长所需的营养,使得水稻发根快、秧苗粗壮,长势优于采用人工培养液以及普通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室内饲养稻飞虱的饲养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室内饲养稻飞虱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饲养瓶、积水盘以及放置在积水盘内用于支撑饲养瓶的瓶托;所述饲养瓶用于培育水稻和饲养稻飞虱,包括:透明瓶体,底部具有瓶口,顶部具有透气窗;瓶底盖,与所述瓶口可拆卸连接,用于承托水稻育秧基质土,底部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瓶托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饲养瓶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开孔;积水盘,用于盛放水稻生长所需的水;使用时,所述瓶底盖与积水盘中的水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室内饲养稻飞虱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饲养瓶、积水盘以及放置在积水盘内用于支撑饲养瓶的瓶托;所述饲养瓶用于培育水稻和饲养稻飞虱,包括:透明瓶体,底部具有瓶口,顶部具有透气窗;瓶底盖,与所述瓶口可拆卸连接,用于承托水稻育秧基质土,底部设有若干通孔;所述瓶托具有至少一个用于放置饲养瓶的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开孔;积水盘,用于盛放水稻生长所需的水;使用时,所述瓶底盖与积水盘中的水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瓶体的容积为200~500ml,高度为10~15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饲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气窗为透明瓶体顶部的开口,开口处罩设60~100目的尼龙网布。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保军刘淑华王爱英罗举唐健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稻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