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nector, which comprises an insulating body, and at least one conductive terminal, which is kept in the insulating body. The conductive terminal includes the first cylindrical part, the second cylinder part, which is less than the diameter of the first cylinder, and the transition part is connected to one end of the first cylindrical part and one end of the second cylinder. At least one ring of first joint bulge is form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first cylindrical part, and at least one ring of second joint bulge bars is formed on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second cylindrical parts, and the first joint bulge and the second joint bulge are joined to the insulating body in a interference fit manner, respectively. Therefore, after the electrical terminals are assembled into the insulation body, a multi point position is formed between the conductive terminal and the insulation body, thus effectively preventing the position offset of the conductive terminals in the insulation body, and ensuring the dependability of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onnector and the matching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端子和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端子和包括该导电端子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连接器一般包括绝缘本体和保持在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通常,导电端子的后端需要与导线的导体压接在一起,前端需要与对配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对配在一起。在现有技术中,导电端子为通过冲压金属板材形成的冲压型导电端子。在现有技术中,这种冲压成型的导电端子与绝缘本体之间通常为间隙配合,这导致导电端子在装配到绝缘本体中后位置不固定,容易偏移其正确的安装位置,使得导电端子在装配到绝缘本体中后存在较大的位置误差,这会导致该连接器与对配连接器之间的电连接不可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的至少一个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提供一种连接器,其能够有效地防止导电端子在绝缘本体中出现位置偏移。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和至少一个导电端子,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中。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筒状部;第二筒状部,其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筒状部的直径;和过渡部,连接在所述第一筒状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筒状部的一端之间。在所述第一筒状部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至少一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200);和至少一个导电端子(100),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200)中,其中,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筒状部(110);第二筒状部(120),其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筒状部(110)的直径;和过渡部(130),连接在所述第一筒状部(11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筒状部(120)的一端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筒状部(110)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至少一圈第一接合凸起筋(111),在所述第二筒状部(120)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至少一圈第二接合凸起筋(121),所述第一接合凸起筋(111)和所述第二接合凸起筋(121)分别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接合到所述绝缘本体(20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200);和至少一个导电端子(100),保持在所述绝缘本体(200)中,其中,所述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筒状部(110);第二筒状部(120),其直径小于所述第一筒状部(110)的直径;和过渡部(130),连接在所述第一筒状部(110)的一端和所述第二筒状部(120)的一端之间,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筒状部(110)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至少一圈第一接合凸起筋(111),在所述第二筒状部(120)的外周壁上形成有至少一圈第二接合凸起筋(121),所述第一接合凸起筋(111)和所述第二接合凸起筋(121)分别以过盈配合的方式接合到所述绝缘本体(200)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过渡部(130)相邻的一圈所述第二接合凸起筋(121)与所述过渡部(130)之间在所述导电端子(100)的轴向方向上相距预定距离(d)。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距离(d)大于所述导电端子(100)的整个长度的1/50且小于所述导电端子(100)的整个长度的1/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100)还包括侧翼部(140),所述侧翼部(140)连接至所述第一筒状部(110)的另一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端子(100)的侧翼部(140)适于包裹在导线的外包覆层上,所述导线的导体适于插入所述导电端子(100)的第一筒状部(110)中,所述导电端子(100)的第一筒状部(110)适于压接在所述导线的导体上。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130)的直径从所述第一筒状部(110)向所述第二筒状部(120)逐渐缩小,从而实现了所述第一筒状部(110)和所述第二筒状部(120)之间的平滑过渡。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浩,殷红军,陈裕全,赵期俊,
申请(专利权)人: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