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41876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2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空气净化器,用以提高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提高净化效率。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壳体内的负离子发生单元和具有吸附颗粒的过滤单元,吸附颗粒自身带电或可通过摩擦带电;位于壳体内的风机,风机用于驱动外界的空气由进风口进入壳体内,并依次经过负离子发生单元和过滤单元后由出风口排出壳体。

Air cleane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ir purification, and discloses an air purifier for improving the filtering efficiency of particulate matters and improving the purifying efficiency. An air purifier, including a shell with an inlet and an outlet on the shell; a negative ion generating unit in the shell and a filter unit with adsorbed particles; the adsorbed particles are charged by themselves or can be charged by friction; the fan is located in the shell, and the air fan is used to drive the outside air into the shell by the inlet.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negative ion generating unit and the filtering unit, the air outlet is discharged from the air outl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净化器本申请要求在2017年8月11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201721009889.5专利技术名称为“空气净化器”的中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技术涉及空气净化
,尤其涉及到一种空气净化器。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的提高,对环境污染的程度也逐渐的加深,环境的不断污染不仅会对生物链造成很大的影响,也会对人们身体造成很大的伤害,空气污染也是污染治理的一大方面,空气净化器又称空气清洁器、空气清新机、净化器,是指能够吸附、分解或转化各种空气污染物,有效提高空气清洁度的产品。通常情况下,去除粉尘或雾霾颗粒的方法有静电除尘、滤袋或纤维过滤等。但是,各种除尘方法都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静电除尘会带来臭氧、氮化物的二次污染;滤袋除尘产生高的阻力等等;负离子发生器产生出来的负离子虽然对空气中的颗粒物凝聚具有一定效果但是除尘效率却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用以提高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提高净化效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负离子发生单元和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空气净化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负离子发生单元和具有吸附颗粒的过滤单元,所述吸附颗粒自身带电或可通过摩擦带电;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机,所述风机用于驱动外界的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并依次经过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和所述过滤单元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11 CN 20172100988951.一种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内的负离子发生单元和具有吸附颗粒的过滤单元,所述吸附颗粒自身带电或可通过摩擦带电;位于所述壳体内的风机,所述风机用于驱动外界的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壳体内,并依次经过所述负离子发生单元和所述过滤单元后由所述出风口排出所述壳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颗粒包括:至少两种具有不同电负性材料的吸附颗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颗粒包括:导电材料的吸附颗粒和介质材料的吸附颗粒。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包括:用于支撑所述吸附颗粒的第一网栅和第二网栅,其中所述吸附颗粒填充于所述第一网栅和所述第二网栅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净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中林李次会刘建清韩昌报李晓慧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纳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