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e BMC topology configuration and a cascade configuration method. The signal output end of the BMC management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terminal of the bus port module. The bus port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terminal of the first input and output module, and the first input and output module is the output of the first input and output module and the first switching module. The signal input terminal is connected, the second input and output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ignal input of the second switching module, the third input and output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signal input of the second switching module, and the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configuration is realized through the BMC management module,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different scenes to the server is realized. The existing scheme has been avoided to connect the STRAP pin signal to the 3 pin jump cap.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the user needs to enter the site to open the chassis and manually adjust the position of the jump cap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replacement of the topology. Realizes the change of chip port state configuration to facilitate user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BMC更改系统拓扑配置的架构以及级联配置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务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MC更改系统拓扑配置的架构以及级联配置方法。
技术介绍
基于Intel平台的服务器中,每颗CPU最大支持48个通道(Lane),对于传统服务器48个通道已经足够,但对于高密度服务器而言该资源显然无法满足要求。一般来讲,高端显卡因3D运算吞吐量巨大通常需要X16通道,此类服务器平台对PCIE资源有特殊需求,PCIESwitch即为应对通道数量限制开发。当服务器系统配置多个芯片时,用户会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切换芯片之间的互联拓扑结构,以满足性能需求。为实现拓扑结构的切换,当前的服务器设计通常采用预留跳帽的方法。具体设计为:将芯片的相关STRAPpins信号引出,分别连接至3-pin跳帽。服务器根据需求使用跳帽将信号锁定在默认状态;用户可手动调整跳帽位置,更改STRAPpins信号的电压以配置PCIESwitch端口状态,开机后即可实现系统拓扑的更改。在跌落、震荡测试中使用跳帽更改拓扑时,容易造成跳帽脱落的风险;同时手动调整跳帽需要打开机箱,不利于用户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BMC更改系统拓扑配置的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BMC管理模块(1),总线端口模块(2),第一输入输出模块(3),第二输入输出模块(4),第三输入输出模块(5),第一切换模块(6),第二切换模块(7)以及CPU(8);BMC管理模块(1)的信号输出端与总线端口模块(2)信号输入端连接,总线端口模块(2)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一输入输出模块(3)信号输入端连接,总线端口模块(2)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二输入输出模块(4)信号输入端连接,总线端口模块(2)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第三输入输出模块(5)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入输出模块(3)信号输出端与第一切换模块(6)信号输入端连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MC更改系统拓扑配置的架构,其特征在于,包括:BMC管理模块(1),总线端口模块(2),第一输入输出模块(3),第二输入输出模块(4),第三输入输出模块(5),第一切换模块(6),第二切换模块(7)以及CPU(8);BMC管理模块(1)的信号输出端与总线端口模块(2)信号输入端连接,总线端口模块(2)的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一输入输出模块(3)信号输入端连接,总线端口模块(2)的第二信号输出端与第二输入输出模块(4)信号输入端连接,总线端口模块(2)的第三信号输出端与第三输入输出模块(5)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输入输出模块(3)信号输出端与第一切换模块(6)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输入输出模块(4)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切换模块(7)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三输入输出模块(5)信号输出端与第二切换模块(7)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切换模块(6)信号输出端与CPU(8)第一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二切换模块(7)信号输出端与CPU(8)第二信号输入端连接;第一切换模块(6)设有与第二切换模块(7)连接的第一互联端口;第二切换模块(7)设有与第一切换模块(6)连接的第二互联端口;第一切换模块(6)和第二切换模块(7)通过第一互联端口与第二互联端口互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MC更改系统拓扑配置的架构,其特征在于,BMC管理模块(1)采用AST2500芯片;总线端口模块(2)采用PCA9555芯片;BMC管理模块(1)的SCL脚分别与电阻R1第一端和总线端口模块(2)SCL脚连接;电阻R1第二端接电源;BMC管理模块(1)的SDA脚分别与电阻R2第一端和总线端口模块(2)SDA脚连接;电阻R2第二端接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MC更改系统拓扑配置的架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输入输出模块(3),第二输入输出模块(4),第三输入输出模块(5)分别采用SN74AUP1G07芯片;第一输入输出模块(3),第二输入输出模块(4),第三输入输出模块(5)分别为单输入/出设备;总线端口模块(2)设有第一输出脚组和第二输出脚组,总线端口模块(2)第一输出脚组的IOO_O脚连接第一输入输出模块(3)的信号输入端;总线端口模块(2)第一输出脚组的IOO_1脚连接第二输入输出模块(4)信号输入端;总线端口模块(2)第二输出脚组的IOO_7脚连接第三输入输出模块(5)信号输入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MC更改系统拓扑配置的架构,其特征在于,第一切换模块(6),第二切换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纪伟,李岩,吴孝磊,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