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载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38607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卸载站,所述卸载站由上到下依次形成有硐室、卸载溜槽和至少两个溜井,硐室的底部设有连通卸载溜槽的顶部的卸载口,运输至硐室的矿石和废石适于倒入卸载口内,至少两个溜井的入口连通卸载溜槽的底部,至少两个溜井中包括矿石溜井和废石溜井,卸载站还具有对应每个溜井的入口设置的开关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卸载站,由于卸载溜槽的底部设有矿石溜井和废石溜井,矿石溜井入口和废石溜井入口处均设有开关门。实现了一个卸载站可以同时卸载矿石和废石功能,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大量的工程量和材料量,保证了矿山效益最大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卸载站
本技术涉及矿山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卸载站。
技术介绍
现有的卸载站在卸载矿石时无法兼顾到废石的下载,如需实现卸载废石的功能,则需要另外建立一套单独卸载废石的卸载站,对于某些特殊的使用工况,废石卸载站的使用频率很低,因此额外建立一个废石卸载站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卸载站,所述卸载站既能够卸载矿石也可以卸载废石。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卸载站,所述卸载站由上到下依次形成有硐室、卸载溜槽和至少两个溜井,所述硐室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卸载溜槽的顶部的卸载口,运输至所述硐室的矿石和废石适于倒入所述卸载口内,所述至少两个溜井的入口连通所述卸载溜槽的底部,所述至少两个溜井中包括矿石溜井和废石溜井,所述卸载站还具有对应每个所述溜井的所述入口设置的开关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卸载站,由于卸载溜槽的底部设有矿石溜井和废石溜井,矿石溜井入口和废石溜井入口处均设有开关门。实现了一个卸载站可以同时卸载矿石和废石功能,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大量的工程量和材料量,保证了矿山效益最大化。在一些实施中,所述卸载站内还形成有连通所述卸载溜槽的人行通道,所述开关门通过人工方式打开或者关闭。具体地,所述人行通道的底壁在连接所述卸载溜槽的部分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卸载溜槽的底壁平齐。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溜井的所述入口均开设在所述卸载溜槽的底部侧壁上。具体地,所述卸载溜槽的底壁设有加固层。更具体地,所述溜井的入口周壁中与所述卸载溜槽的底壁相连的部分设有加固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溜井的顶部均形成为向上且朝向所述卸载溜槽的中心轴线延伸的倾斜段。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卸载溜槽的侧壁上设有支护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卸载溜槽的轴线偏离所述卸载口的中心。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硐室内设有用于矿车行驶的轨道。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卸载站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卸载站1、硐室10、卸载口110、卸载溜槽20、矿石溜井30、矿石溜井入口310、矿石溜井开关门320、废石溜井40、废石溜井入口410、废石溜井开关门420、人行通道50、加固层60、支护层7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下面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卸载站1的具体结构。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卸载站1由上到下依次形成有硐室10、卸载溜槽20和至少两个溜井,硐室10的底部设有连通卸载溜槽20的顶部的卸载口110,运输至硐室10的矿石和废石适于倒入卸载口110内,至少两个溜井的入口连通卸载溜槽20的底部,至少两个溜井中包括矿石溜井30和废石溜井40,卸载站1还具有对应每个溜井的入口设置的开关门。可以理解的是,由于卸载溜槽20的底部设有矿石溜井30和废石溜井40,矿石溜井入口310和废石溜井入口410处均设有开关门。因此,当需要卸载矿石时,可将打开矿石溜井入口310处的矿石溜井开关门320,关闭废石溜井入口410处的废石溜井开关门420,这样可以实现矿石的卸载。反之当需要卸载废石时,可将关闭矿石溜井入口310处的矿石溜井开关门320,打开废石溜井入口410处的废石溜井开关门420。由此,一个卸载站1可以同时完成矿石和废石的卸载,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大量的工程量和材料量,保证了矿山效益最大化。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卸载站1,由于卸载溜槽20的底部设有矿石溜井30和废石溜井40,矿石溜井入口310和废石溜井入口410处均设有开关门。实现了一个卸载站1具有同时卸载矿石和废石的功能,降低了成本,节省了大量的工程量和材料量,保证了矿山效益最大化。在一些实施中,卸载站1内还形成有连通卸载溜槽20的人行通道50,开关门通过人工方式打开或者关闭。这样工作人员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打开或者关闭开关门的操作。具体地,人行通道50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与卸载溜槽20平行的人行天井,另一部分为连通人行天井和卸载溜槽20的水平通道。更具体的,人行通道50的底壁在连接卸载溜槽20的部分水平设置、且与卸载溜槽20的底壁平齐。这样可以工作人员可以非常方便的进行打开或者关闭开关门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为保证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在卸载站1正常工作时,行通道保持关闭状态,当卸载的物料发生需要变化时,例如,由卸载矿石变为卸载废石时,打开人行通道50,工作人员进入卸载溜槽20,打开废石溜井开关门420,关闭矿石溜井开关门320,之后在将人行通道50关闭。在一些实施例中,开关门通过驱动装置打开或者关闭。可以理解的是,开关门通过驱动装置打开或者关闭,在卸载站1中就不必额外增加人行通道50,由此降低了卸载站1的建造成本,提高了卸载矿石时的安全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溜井的入口均开设在卸载溜槽20的底部侧壁上。可以理解的是,当矿石或者废石在卸载溜槽20自上而下的下落时,溜井的入口开设在卸载溜槽20的底部可以保证矿石或者废石进入相应的溜井,保证了卸载站1的卸载效果。具体地,卸载溜槽20的底壁设有加固层60。需要说明的是,在卸载站1进行正常卸载时,卸载溜槽20的底壁直接承受了来自矿石/废石的冲击,在卸载溜槽20的底壁这有加固层60可以保证卸载站1的工作可靠性。更具体地,溜井的入口周壁中与卸载溜槽20的底壁相连的部分设有加固层60。可以理解的是,在卸载站1进行正常卸载时,溜井的入口周壁中与卸载溜槽20的底壁相连的部分也有可能受到来自矿石/废石的冲击,因此,在这里增加加固层60可以保证卸载站1的工作可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溜井的顶部均形成为向上且朝向卸载溜槽20的中心轴线延伸的倾斜段。可以理解的是,在卸载站1进行正常卸载时,矿石/废石首先落在卸载溜槽20的底部,矿石/废石逐渐增多后会滑向相应的溜井。因此将溜井的顶部均形成为向上且朝向卸载溜槽20的中心轴线延伸的倾斜段,有利于矿石/废石滑向相应的溜井,避免了矿石/废石发生过度堆积在卸载溜槽20的底壁现象发生,保证了卸载站1的卸载效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卸载溜槽20的侧壁上设有支护层70。这样可以提高卸载溜槽2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防止卸载溜槽20坍塌的现象发生。在一些实施例中,硐室10内设有用于矿车行驶的轨道。在一些实施例中,卸载溜槽20的轴线偏离卸载口110的中心。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矿车在卸载矿石/废石时需打开矿车的侧壁,如果卸载溜槽20的轴线与卸载口110的中心相重合则不利于矿石/废石的卸载。由此,卸载溜槽20的轴线偏离卸载口110的中心可以方便矿石/废石的卸载。在这里需要额外说明的是,上文描述的卸载站为底侧卸式卸载站,当然卸载站的形式还包括底卸式、侧卸式、翻笼式等其他不同形式,这些卸载站的共同点是,都需要在卸载站处铺设轨道。这样矿车才能以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卸载站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卸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站由上到下依次形成有硐室、卸载溜槽和至少两个溜井,所述硐室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卸载溜槽的顶部的卸载口,运输至所述硐室的矿石和废石适于倒入所述卸载口内,所述至少两个溜井的入口连通所述卸载溜槽的底部,所述至少两个溜井中包括矿石溜井和废石溜井,所述卸载站还具有对应每个所述溜井的所述入口设置的开关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卸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站由上到下依次形成有硐室、卸载溜槽和至少两个溜井,所述硐室的底部设有连通所述卸载溜槽的顶部的卸载口,运输至所述硐室的矿石和废石适于倒入所述卸载口内,所述至少两个溜井的入口连通所述卸载溜槽的底部,所述至少两个溜井中包括矿石溜井和废石溜井,所述卸载站还具有对应每个所述溜井的所述入口设置的开关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卸载站内还形成有连通所述卸载溜槽的人行通道,所述开关门通过人工方式打开或者关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卸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行通道的底壁在连接所述卸载溜槽的部分水平设置、且与所述卸载溜槽的底壁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卸载站,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建英王建中杜贵文郭相参孙扬徐长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