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93702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包括:外圈砝码组、内圈砝码组、外圈砝码驱动机构、内圈砝码驱动机构;根据电子吊秤检测需求定制内外圈砝码组,通过电机控制砝码组的上下位移以达到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的效果,从而摆脱了传统加载方式繁琐的人工操作,同时保障了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同时采用内外圈砝码组的方式,相对于传统单组砝码,可供选择的砝码点更多,砝码机构高度适当降低安全性更高,内外圈同时加载使得加载工作效率也更高。

A kind of nested electronic lifting weight load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ested electronic lifting weight loading system, which includes the outer ring weight group, the inner ring weight group, the outer ring weight driving mechanism and the inner ring weight driving mechanism, and according to the detection requirement of the electronic hanging scale, the inner and outer ring weight group is customized by the motor control, and the weight load of the weight group is moved to reach the weight load of the electronic scale. The result is that it can get rid of the complicated manual operation of traditional loading mode, and at the same time, ensure safety and efficiency. At the same time,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single group weights, the weight points of the counterpoise are more than the traditional weights. The height of the weight mechanism is higher, and the loading efficiency is higher by the inner and outer ring loa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砝码加载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现在针对电子吊秤的检测主要采用标准砝码或“替代法”进行检测,对于大吨位电子吊秤采用传统的标准砝码加载时,采用人工串接砝码的方式,由于电子吊秤检测中砝码加载点多,传统砝码体积大,导致砝码加载难度大,安全隐患大,检测精度低;采用“替代法”检测时,“替代法”使用要求严格,如不充分注意其检测的特殊性.忽视其必要条件,势必会引起不良的后果,给检测结果带来误差。同时一些电子吊秤生产厂家会使用测力机进行检测,这样出厂的电子吊秤由于标定状况与实际使用工况差异太大,往往出现种种误差,影响了计量的准确性,且不能有效地进行溯源,影响量值传递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包括:外圈砝码组、内圈砝码组、外圈砝码驱动机构、内圈砝码驱动机构;所述外圈砝码组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外圈砝码,相邻的外圈砝码间吊挂连接;所述内圈砝码组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内圈砝码,相邻的内圈砝码间吊挂连接;内圈砝码组嵌套在外圈砝码组内,最上端的内圈砝码与吊挂连接机构连接;外圈砝码组通过内圈砝码组与吊挂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吊挂连接机构保持位置不变;内圈砝码驱动机构用于支撑内圈砝码组,以及用于带动内圈砝码组上下运动,以实现内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外圈砝码驱动机构用于支撑外圈砝码组,以及用于带动外圈砝码组上下运动,以实现外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进一步地,所述内圈砝码驱动机构包括内圈支撑板和内圈驱动电机,所述内圈支撑板设置在内圈砝码组的下方,用于支撑内圈砝码组;内圈支撑板在内圈驱动电机的带动下上下运动,以实现内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进一步地,所述外圈砝码驱动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外圈驱动电机,所述支撑组件设置在外圈砝码组的下方,用于支撑外圈砝码组,支撑组件在外圈驱动电机的带动下上下运动,以实现外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进一步地,所述内圈砝码驱动机构包括内圈位移测量装置,所述外圈砝码驱动机构包括外圈位移测量装置;所述内圈位移测量装置用于检测内圈砝码组位置信息;所述外圈位移测量装置用于检测外圈砝码组位置信息。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获取目标加载值、内圈砝码组位置信息和外圈砝码组的位置信息,根据获取的目标加载值、内圈砝码组位置信息和外圈砝码组的位置信息向内圈驱动电机和外圈驱动电机输出控制信号。进一步地,所述外圈砝码组包括多个中心开孔的中层外圈砝码和一个顶层外圈砝码,所述中层外圈砝码的中心形成容置腔,所述内圈砝码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顶层外圈砝码的中心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小于内圈砝码直径;所述吊挂连接机构穿过所述限位孔与最上端的内圈砝码连接。进一步地,还包括机架,所述外圈砝码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外圈驱动电机至少为两个,所述支撑组件至少为两个,所述外圈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外圈砝码组的外侧。进一步地,每个外圈砝码和内圈砝码上均设置有搭扣;相邻的外圈砝码间通过搭扣吊挂连接;相邻的内圈砝码件通过搭扣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圈砝码的重量大于所述内圈砝码的重量。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根据电子吊秤检测需求定制内外圈砝码组,通过电机控制砝码组的上下位移以达到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的效果,从而摆脱了传统加载方式繁琐的人工操作,同时保障了安全性和工作效率。同时采用内外圈砝码组的方式,相对于传统单组砝码,可供选择的砝码点更多,砝码机构高度适当降低安全性更高,内外圈同时加载使得加载工作效率也更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的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系统的结构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控制装置的PLC电路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包括:外圈砝码组、内圈砝码组、外圈砝码驱动机构3、内圈砝码驱动机构4和吊挂连接机构;所述外圈砝码组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外圈砝码,相邻的外圈砝码间吊挂连接;所述内圈砝码组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内圈砝码2,相邻的内圈砝码2间吊挂连接;内圈砝码组嵌套在外圈砝码组内,最上端的内圈砝码2与吊挂连接机构连接;外圈砝码组通过内圈砝码组与吊挂连接机构连接;内圈砝码驱动机构4用于支撑内圈砝码组,以及用于带动内圈砝码组上下运动,以实现内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外圈砝码驱动机构3用于支撑外圈砝码组,以及用于带动外圈砝码组上下运动,以实现外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所述吊挂连接机构保持位置不变;特别是:所述吊挂连接机构在内圈砝码组和/或外圈砝码组加载和卸载的过程中保持位置不变。进一步地,所述内圈砝码驱动机构4包括内圈支撑板41和内圈驱动电机,所述内圈支撑板41设置在内圈砝码组的下方,用于支撑内圈砝码组;内圈支撑板41在内圈驱动电机的带动下上下运动,以实现内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进一步地,所述外圈砝码驱动机构3包括支撑组件31和外圈驱动电机,所述支撑组件31设置在外圈砝码组的下方,用于支撑外圈砝码组,支撑组件31在外圈驱动电机的带动下上下运动,以实现外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进一步地,所述内圈砝码驱动机构4包括内圈位移测量装置,所述外圈砝码驱动机构3包括外圈位移测量装置;所述内圈位移测量装置用于检测内圈砝码组位置信息;所述外圈位移测量装置用于检测外圈砝码组位置信息。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获取目标加载值、内圈砝码组位置信息和外圈砝码组的位置信息,根据获取的目标加载值、内圈砝码组位置信息和外圈砝码组的位置信息向内圈驱动电机和外圈驱动电机输出控制信号。进一步地,外圈砝码包括多个层叠串联的中层外圈砝码11和一个顶层外圈砝码12;顶层外圈砝码12位于中层外圈砝码11的上方。即,所述外圈砝码组包括多个中心开孔的中层外圈砝码11和一个顶层外圈砝码12,所述中层外圈砝码11的中心形成容置腔,所述内圈砝码2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所述顶层外圈砝码12的中心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孔径小于内圈砝码2的直径。所述中层外圈砝码11与内圈砝码组互不接触。如图1所示,吊挂连接机构包括挂钩51和吊挂臂52;所述吊挂臂52穿过所述限位孔与最上端的内圈砝码2连接。所述挂钩51设置在所述吊挂臂52的上端,所述挂钩51用于连接电子吊秤。由于顶层外圈砝码12的限位孔小于内圈砝码2的直径,因此,当外圈砝码组向下运动时,顶层外圈砝码12不能越过内圈砝码组继续下降。所述吊挂连接机构在内圈砝码组和/或外圈砝码组加载和卸载的过程中保持位置不变。即,挂钩51和吊挂臂52在电子吊秤工作过程中保持位置不变。因为只有挂钩51和吊挂臂52位置保持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砝码组、内圈砝码组、外圈砝码驱动机构(3)、内圈砝码驱动机构(4)和吊挂连接机构;所述外圈砝码组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外圈砝码,相邻的外圈砝码间吊挂连接;所述内圈砝码组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内圈砝码(2),相邻的内圈砝码(2)间吊挂连接;内圈砝码组嵌套在外圈砝码组内,最上端的内圈砝码(2)与吊挂连接机构连接;外圈砝码组通过内圈砝码组与吊挂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吊挂连接机构保持位置不变;内圈砝码驱动机构(4)用于支撑内圈砝码组,以及用于带动内圈砝码组上下运动,以实现内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外圈砝码驱动机构(3)用于支撑外圈砝码组,以及用于带动外圈砝码组上下运动,以实现外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砝码组、内圈砝码组、外圈砝码驱动机构(3)、内圈砝码驱动机构(4)和吊挂连接机构;所述外圈砝码组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外圈砝码,相邻的外圈砝码间吊挂连接;所述内圈砝码组包括多个层叠设置的内圈砝码(2),相邻的内圈砝码(2)间吊挂连接;内圈砝码组嵌套在外圈砝码组内,最上端的内圈砝码(2)与吊挂连接机构连接;外圈砝码组通过内圈砝码组与吊挂连接机构连接;所述吊挂连接机构保持位置不变;内圈砝码驱动机构(4)用于支撑内圈砝码组,以及用于带动内圈砝码组上下运动,以实现内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外圈砝码驱动机构(3)用于支撑外圈砝码组,以及用于带动外圈砝码组上下运动,以实现外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砝码驱动机构(4)包括内圈支撑板(41)和内圈驱动电机,所述内圈支撑板(41)设置在内圈砝码组的下方,用于支撑内圈砝码组;内圈支撑板(41)在内圈驱动电机的带动下上下运动,以实现内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圈砝码驱动机构(3)包括支撑组件(31)和外圈驱动电机,所述支撑组件(31)设置在外圈砝码组的下方,用于支撑外圈砝码组,支撑组件(31)在外圈驱动电机的带动下上下运动,以实现外圈砝码组的加载和卸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嵌套式电子吊秤砝码加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砝码驱动机构(4)包括内圈位移测量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晨光张洁黄向阳朱浩蒋曦初邓小伟李家沛王赟黄一飞瞿青云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计量测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