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曾东云专利>正文

一种埋式垃圾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337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5: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埋式垃圾桶结构,包括半埋或全埋于地面(10)或高出地面(10)设置的凸台(20)中的垃圾桶装置(30)。上述埋式垃圾桶结构埋式垃圾桶设于地面或高于地面的凸台内,解决了垃圾桶内垃圾易腐烂、变质,导致异味四散,污染环境的问题;大容量的埋式垃圾桶通过垃圾运转车可直接送往垃圾填埋处理,省去垃圾中转环节,节约社会资源;埋式垃圾桶设于高于地面的凸台内,具有省去在地面挖坑,易施工的优点。

A buried bin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uried garbage bin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a garbage bucket device (30) in a semi buried or fully buried ground (10) or a convex platform (20) set up on the ground (10). The buried garbage bin of the buried garbage bin is located on the ground or in the convex platform above the ground,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garbage can be rotted and deteriorated easily and deteriorated, causing the strange smell to disperse and pollute the environment. The large capacity burial trash can be sent directly to the landfill by the garbage running car, saving the garbage transfer link and saving the society. The buried garbage can is located in the boss above the ground,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avoiding digging holes on the ground and easy to constr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埋式垃圾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桶结构,尤其是一种埋式垃圾桶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等生活垃圾的量在逐渐增大,对于垃圾桶的容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垃圾箱放在地面上影响美观,垃圾易散落,其开口不能自动封闭,因此异味大,容易造成细菌传播。另外,现有地埋式垃圾桶,由于容量大,规划面积大,具有不易挖坑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了垃圾桶内垃圾易腐烂、变质,导致异味四散,污染环境问题,并且具有省去在地面挖坑,易施工的埋式垃圾桶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埋式垃圾桶结构,包括半埋或全埋于地面或高出地面设置的凸台中的垃圾桶装置。在上述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所述垃圾桶装置包括外桶和内桶,所述外桶与地面或凸台固定,所述内桶活动安装于所述外桶内,所述内桶的上端边缘外翻且罩于所述外桶上端边缘。在上述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在所述垃圾桶装置上安装有重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监控所述内桶总重量,所述位置传感器监控所述内桶的垃圾总体积。在上述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在所述内桶的内壁安装有从所述内桶底部延伸至所述内桶顶部的爬行梯。在上述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在所述外桶内部设有与所述内桶外形相适配的支架,所述内桶置于所述支架上并可随所述支架一起起吊至垃圾运转车。在上述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还包括桶盖和小盖,所述桶盖一端边缘与所述外桶边缘铰链连接,所述桶盖能够相对于所述外桶转动,以打开和盖合所述内桶;在所述桶盖上开有直通内桶的通孔,所述小盖一端边缘通过转轴装置与所述通孔连接,并能相对于所述通孔转动以打开和盖合所述通孔。在上述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所述转轴装置为竖直转轴或水平轩轴,通过竖直转轴小盖能以竖直轩轴为轴相对于所述通孔水平转动,通过水平转轴小盖能以水平转轴为轴相对于所述通孔向上转动翻开。在上述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还包括有设于所述地面或凸台上开盖控制单元,所述开盖控制单元与所述小盖连接并可控制所述小盖打开和盖合所述通孔。在上述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所述开盖控制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地面或凸台上的脚踏板、连接线、弹簧和控制件,所述控制件与所述弹簧组合制动使所述小盖打开和盖合所述通孔,所述连接线连接所述控制件和弹簧,所述脚踏板连接所述连接线并用于控制所述控制件和弹簧的制动从而控制所述小盖打开和盖合所述通孔。在上述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所述外桶直径为2-5m,外桶32高度为1.5-4m,所述内桶直径为1.8-4.8m,内桶34高度为1.5-4m所述通孔直径为0.4-1m。上述埋式垃圾桶结构的有益效果为: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等生活垃圾的量在逐渐增大,大容量的埋式垃圾桶结构解决了大容量所需;2.埋式垃圾桶设于地面或高于地面的凸台内,避免垃圾散落在外面解决了垃圾桶内垃圾易腐烂、变质,导致异味四散,污染环境的问题;3.大容量的埋式垃圾桶通过垃圾运转车可直接送往垃圾填埋处理,省去垃圾中转环节,节约社会资源;4.传统垃圾桶分布广,占地面积大,本技术埋式垃圾桶设于高于地面的凸台内,具有省去在地面挖坑,易施工的优点;5.埋式垃圾桶避免了邻避效应;6.大容量的埋式垃圾桶通过在其桶内设置爬行梯,可避免坠入桶内的小孩爬出桶外,避免事故发出;7.在桶外设置开盖控制装置,可有效避免坠入事故。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整体结构图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垃圾桶装置开盖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垃圾桶装置未开盖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小盖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另一实施例小盖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垃圾桶装置剖视图。图8是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另一实施例垃圾装置剖视图。图9是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开盖控制单元与垃圾桶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开盖控制单元控制小盖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见图1和图2,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埋式垃圾桶结构,包括半埋或全埋于地面10或高出地面10设置的凸台20中的垃圾桶装置30,本技术的凸台20高出于地面10,在凸台20内设置有可以容纳垃圾桶装置30的容纳腔体,将垃圾桶装置30固定安装在该容纳腔体中,在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凸台20具有搭建方便、灵活性强,且具有省去在地面挖坑,易施工的优点。如图7所示,垃圾桶装置30包括外桶32和内桶34,外桶32与地面10或凸台20固定,内桶34活动安装于外桶32内,内桶34的上端边缘外翻且罩于外桶32上端边缘,垃圾桶装置30在与地面10或凸台20固定时,可先在地面10或凸台20上挖设与外桶32外形相适配的坑,外桶32置于地面10或凸台20上的坑内,外桶32固定设置在坑内,内桶34的上端边缘外翻且罩于外桶32上端边缘时,可防止居民在向垃圾极装置30扔垃圾时,将垃圾扔入外桶32与内桶34之间的间隙中。在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垃圾桶装置30上安装有重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监控内桶总重量,位置传感器监控内桶的垃圾总体积,当垃圾桶装置30中内桶总重量和垃圾总体积的数值达到设定数值时,重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就会发出报警信息。垃圾桶装置30内另外还设有信息发送模块,用于将重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监控垃圾桶装置30的重量和体积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在本技术中,可设置当重力传感器与位置传感器都达到设定数值时,则向控制中心发出报警时,当控制中心接收到重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都达到设定数值信息时,则会安排处理垃圾桶装置30内的垃圾。如图8所示,在内桶34的内壁安装有从内桶34底部延伸至内桶34顶部的爬行梯40,由于本技术垃圾桶装置为大容量垃圾桶装置,内桶34直径和深度都比较大,所以在大容量的埋式垃圾桶内设置爬行梯,可避免坠入桶内的小孩爬出桶外,避免事故发出。在本技术埋式垃圾桶结构中,内桶34容量大,装满垃圾后其重量非常重,在外桶32内部设有与内桶34外形相适配的支架(图中未示出),因此将内桶34置于支架上并可随支架一起起吊至垃圾运转车,通过设置的支架,可方便、安全地运输内桶34和其内的垃圾。支架可为网兜状的结构。如图3至图6所示,在本技术垃圾桶结构中,垃圾桶装置30中还包括桶盖36和小盖38,桶盖36一端边缘与外桶32边缘铰链连接,桶盖36能够相对于外桶32转动,以打开和盖合内桶34;在桶盖36上开有直通内桶34的通孔39,小盖38一端边缘通过转轴装置与通孔39连接,并能相对于通孔39转动以打开和盖合通孔39。如图5和图6所示,转轴装置为竖直转轴或水平轩轴,通过竖直转轴小盖能以竖直轩轴为轴相对于通孔39水平转动(图6所示),通过水平转轴小盖38能以水平转轴为轴相对于通孔39向上转动翻开(图5所示)。如图9和图10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埋式垃圾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埋式垃圾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埋或全埋于地面(10)或高出地面(10)设置的凸台(20)中的垃圾桶装置(30),所述垃圾桶装置(30)包括外桶(32)和内桶(34),所述外桶(32)与地面(10)或凸台(20)固定,所述内桶(34)活动安装于所述外桶(32)内,所述内桶(34)的上端边缘外翻且罩于所述外桶(32)上端边缘,在所述垃圾桶装置(30)上安装有重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监控所述内桶总重量,所述位置传感器监控所述内桶的垃圾总体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埋式垃圾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半埋或全埋于地面(10)或高出地面(10)设置的凸台(20)中的垃圾桶装置(30),所述垃圾桶装置(30)包括外桶(32)和内桶(34),所述外桶(32)与地面(10)或凸台(20)固定,所述内桶(34)活动安装于所述外桶(32)内,所述内桶(34)的上端边缘外翻且罩于所述外桶(32)上端边缘,在所述垃圾桶装置(30)上安装有重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所述重力传感器监控所述内桶总重量,所述位置传感器监控所述内桶的垃圾总体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式垃圾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桶(34)的内壁安装有从所述内桶(34)底部延伸至所述内桶(34)顶部的爬行梯(4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式垃圾桶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桶(32)内部设有与所述内桶(34)外形相适配的支架,所述内桶(34)置于所述支架上并可随所述支架一起起吊至垃圾运转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埋式垃圾桶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桶盖(36)和小盖(38),所述桶盖(36)一端边缘与所述外桶(32)边缘铰链连接,所述桶盖(36)能够相对于所述外桶(32)转动,以打开和盖合所述内桶(34);在所述桶盖(36)上开有直通内桶(34)的通孔(39),所述小盖(38)一端边缘通过转轴装置与所述通孔(39)连接,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东云
申请(专利权)人:曾东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