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挡圈压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2747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2: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挡圈压入装置,包括主基座及振动送料盘;主基座上设有挡圈上料轨道及压装装置,振动送料盘包括送料轨道;主基座上设有转子放置座及推拉气缸,主基座包括用于支撑转子转轴的支撑座,压装装置包括用于下压挡圈的压体及用于带动压体上下移动的下压气缸;挡圈上料轨道一端与送料轨道的出料端对接,挡圈上料轨道另一端为封闭端,封闭端下方设有用于让挡圈通过的下通道,主基座上设有上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有效实现挡圈与转子转轴之间的压装装配,压装过程中可自动进行挡圈上料,压装时可自动完成定位及装配,可保障工人劳动强度较低、压装效率高。

A type of retaining ring pressure entry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etaining ring pressure entry device, including a main base seat and a vibrating feeding disk, a main base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track and a pressing device, a vibrating feed plate includes a feed track, a rotor placement seat and a push pull cylinder are provided on the main base seat, and the main base seat comprises a support seat for supporting the rotor shaft. The pressure body of the lower pressure retaining ring and the lower pressure cylinder used to drive the pressure body to move up and down; one end of the feeding track of the retaining ring is butted with the discharge end of the feeding track, the other end of the feeding track on the retaining ring is a closed e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blocking end is provided for the lower passage through which the retaining ring is passed, and the main base is provided with an upper passage.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that the structure is reasonable, can effectively realize the pressure assembly between the retaining ring and the rotor shaft, and can automatically carry on the material on the retaining ring during the pressing process, and can automatically complete the positioning and assembly in the pressing loading, and can ensure the low labor intensity and the high pressure loading efficiency of the wor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挡圈压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装配
,尤其涉及一种挡圈压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各类电机已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在电机中,转子转轴是一个重要部件,其上通常需要安装挡圈(垫片)等配件。挡圈种类繁多,形状各异,有圆环状的、C形的、半环状的等等。圆环状的挡圈在安装时,需要套装至转子转轴上,而其它带有开口的挡圈(C形的、半环状的等)在安装时,则可以直接进行压装(转子转轴通过挡圈的开口后进入挡圈内)。目前在挡圈压装时,主要依赖手压机人工压装,其虽然能实现装配,但工人劳动强度较大,总体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能有效实现挡圈与转子转轴之间的压装装配,压装过程中可自动进行挡圈上料,压装时可自动完成定位及装配,可保障工人劳动强度较低、压装效率高的挡圈压入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挡圈压入装置,包括主基座及振动送料盘;所述主基座上设有挡圈上料轨道及用于将挡圈压装到转子转轴上的压装装置,振动送料盘包括盘体及用于与挡圈上料轨道对接的送料轨道;主基座上设有与主基座滑动连接的转子放置座及用于带动转子放置座滑动的推拉气缸,主基座包括用于支撑转子转轴的支撑座,压装装置包括用于下压挡圈的压体及用于带动压体上下移动的下压气缸;挡圈上料轨道一端与送料轨道的出料端对接,挡圈上料轨道另一端为封闭端,封闭端下方设有用于让挡圈通过的下通道,主基座上设有上通道,上通道、挡圈上料轨道、下通道及支撑座由上至下依次布置。作为优选,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用于接触转子转轴的限位体,所述限位体为一限位螺杆,限位螺杆与转子转轴同轴布置,限位螺杆与支撑座螺纹配合,限位螺杆一端为用于接触转子转轴的限位端,限位螺杆另一端为操作端,操作端处在支撑座外。作为优选,所述振动送料盘还包括两条内输料轨,内输料轨一端与盘体连通,内输料轨另一端与送料轨道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内输料轨呈螺旋状,内输料轨的螺旋圈数至少为三圈。作为优选,所述主机座上设有整料气缸,整料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用于接触上料轨道中最靠近整料气缸的挡圈的压板,整料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上料轨道之间成10至45度角,整料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水平。作为优选,所述压体包括用于接触挡圈的压条及与压条连接的连接座,连接座与下压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下压气缸的缸体、连接座及压条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压条下端伸入上通道中。作为优选,所述转子放置座通过滑动配合结构与主基座滑动连接,滑动配合结构包括滑块及与滑块滑动配合的导轨,导轨设置在主机座上,且导轨与主机座固定,滑块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推拉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作为优选,所述推拉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对接尾头,转子放置座上设有对接前头,对接尾头与对接前头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能有效实现挡圈与转子转轴之间的压装装配,压装过程中可自动进行挡圈上料,压装时可自动完成定位及装配,可保障工人劳动强度较低、压装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挡圈上料轨道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用于与转子转轴压装的挡圈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基座1、支撑座1a、下通道1b、上通道1c、挡圈上料轨道11、转子放置座12、限位螺杆13、振动送料盘2、盘体21、送料轨道22、内输料轨23、压装装置3、压体31、压条311、连接座312、下压气缸32、推拉气缸4、整料气缸5、压板51、滑动配合结构6、滑块61、导轨62、转子转轴7、挡圈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挡圈压入装置,包括主基座1及振动送料盘2;所述主基座上设有挡圈上料轨道11及用于将挡圈压装到转子转轴上的压装装置3,振动送料盘包括盘体21及用于与挡圈上料轨道对接的送料轨道22;挡圈上料轨道与挡圈适配,送料轨道与挡圈适配,处在挡圈上料轨道上的挡圈开口朝下;主基座上设有与主基座滑动连接的转子放置座12及用于带动转子放置座滑动的推拉气缸4,主基座包括用于支撑转子转轴的支撑座1a,压装装置包括用于下压挡圈的压体31及用于带动压体上下移动的下压气缸32;挡圈上料轨道一端与送料轨道的出料端对接,挡圈上料轨道另一端为封闭端,封闭端下方设有用于让挡圈通过的下通道1b,主基座上设有上通道1c,上通道、挡圈上料轨道、下通道及支撑座由上至下依次布置。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用于接触转子转轴的限位体,所述限位体为一限位螺杆13,限位螺杆与转子转轴同轴布置,限位螺杆与支撑座螺纹配合,限位螺杆一端为用于接触转子转轴的限位端,限位螺杆另一端为操作端,操作端处在支撑座外。所述振动送料盘还包括两条内输料轨23,内输料轨一端与盘体连通,内输料轨另一端与送料轨道连通。所述内输料轨呈螺旋状,内输料轨的螺旋圈数至少为三圈。采用双内输料轨形式,同等工作时间内、最终进入送料轨道的挡圈数量大大提升。若需要压装的挡圈规格发生变化,只要换相应的轨道即可,不需要连振动送料盘一起更换。所述主机座上设有整料气缸5,整料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用于接触上料轨道中最靠近整料气缸的挡圈的压板51,整料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与上料轨道之间成10至45度角,整料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水平。振动送料盘工作一段时间后,会有一批挡圈进入挡圈上料轨道,振动盘暂停工作,整料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压板开始接触上料轨道中最靠近整料气缸的挡圈,并将所有挡圈依次推齐,最远离整料气缸的挡圈与封闭端接触压紧,此时下压气缸可带动压体将与封闭端接触的挡圈压入下通道,继而去完成与转子转轴的压装。在此过程中,避免了与封闭端接触的挡圈在下压气缸未动作时就因重力而开始落入下通道(若因重力而落入下通道,则挡圈可能发生转动,导致后续装配难度增大甚至损坏挡圈)。所述压体包括用于接触挡圈的压条311及与压条连接的连接座312,连接座与下压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下压气缸的缸体、连接座及压条由上至下依次布置,压条下端伸入上通道中。所述转子放置座通过滑动配合结构6与主基座滑动连接,滑动配合结构包括滑块61及与滑块滑动配合的导轨62,导轨设置在主机座上,且导轨与主机座固定,滑块的滑动方向平行于推拉气缸的活塞杆的伸缩方向。所述推拉气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对接尾头,转子放置座上设有对接前头,对接尾头与对接前头连接。本专利技术工作时,振送料动盘工作,将一定数量的挡圈经送料轨道送入挡圈上料轨道,振动盘暂停工作,挡圈上料轨道与挡圈是适配的,所以挡圈在挡圈上料轨道上可以保持一个稳定的方向(即挡圈的开口朝下,如此才能顺利实现后续压装)。整料气缸的活塞杆伸出,压板开始接触上料轨道中最靠近整料气缸的挡圈,并将所有挡圈依次推齐,各挡圈依次接触(最远离整料气缸的挡圈与封闭端接触压紧)。此时工人可将转子转轴放在转子放置座上,推拉气缸带动转子放置座移动,转子转轴的待装配位置(与挡圈装配的位置)移动至下通道下方、支撑座上方,且转子转轴的待装配位置架在支撑座上。然后下压气缸可带动压体将与封闭端接触的挡圈压入下通道并最终压至转子转轴上,完成装配。推拉气缸复位、整料气缸复位、下压气缸复位,工人取出装配好挡圈的转子转轴。随后可重新进行下一个转子转轴的上料及挡圈压装过程(整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挡圈压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挡圈压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基座及振动送料盘;所述主基座上设有挡圈上料轨道及用于将挡圈压装到转子转轴上的压装装置,振动送料盘包括盘体及用于与挡圈上料轨道对接的送料轨道;主基座上设有与主基座滑动连接的转子放置座及用于带动转子放置座滑动的推拉气缸,主基座包括用于支撑转子转轴的支撑座,压装装置包括用于下压挡圈的压体及用于带动压体上下移动的下压气缸;挡圈上料轨道一端与送料轨道的出料端对接,挡圈上料轨道另一端为封闭端,封闭端下方设有用于让挡圈通过的下通道,主基座上设有上通道,上通道、挡圈上料轨道、下通道及支撑座由上至下依次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圈压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主基座及振动送料盘;所述主基座上设有挡圈上料轨道及用于将挡圈压装到转子转轴上的压装装置,振动送料盘包括盘体及用于与挡圈上料轨道对接的送料轨道;主基座上设有与主基座滑动连接的转子放置座及用于带动转子放置座滑动的推拉气缸,主基座包括用于支撑转子转轴的支撑座,压装装置包括用于下压挡圈的压体及用于带动压体上下移动的下压气缸;挡圈上料轨道一端与送料轨道的出料端对接,挡圈上料轨道另一端为封闭端,封闭端下方设有用于让挡圈通过的下通道,主基座上设有上通道,上通道、挡圈上料轨道、下通道及支撑座由上至下依次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圈压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座上设有用于接触转子转轴的限位体,所述限位体为一限位螺杆,限位螺杆与转子转轴同轴布置,限位螺杆与支撑座螺纹配合,限位螺杆一端为用于接触转子转轴的限位端,限位螺杆另一端为操作端,操作端处在支撑座外。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挡圈压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振动送料盘还包括两条内输料轨,内输料轨一端与盘体连通,内输料轨另一端与送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袁东升陈金锋俞浩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德昌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