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高法光专利>正文

外伤治疗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2484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伤治疗贴,所述治疗贴依次设有防水层、吸汗层、粘贴层、静电层、中药层及离型纸;所述的静电层和中药层设置在所述粘贴层的中间,所述离型纸覆盖所述粘贴层;所述防水层为聚丙烯层;所述吸汗层为吸水树脂层,所述吸水树脂层呈网格状分布;所述粘贴层为涂有圆环形水溶性胶体的无纺布背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药物渗透力较好,药效作用迅速,治疗时间短,缩短了治愈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防水吸汗效果好,给使用带来了方便。

Trauma treatment past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reatment stick of a trauma, which is sequentially equipped with a waterproof layer, a sweating layer, an adhesive layer, an electrostatic layer,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yer and an off type paper. The electrostatic layer and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yer are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sticker layer, and the off type paper covers the sticker layer, and the waterproof layer is a polypropylene layer; the sweating layer is used to absorb the sweat. The layer is a water absorbent resin layer, and the water absorbent resin layer is distributed in a grid. The paste layer is a non-woven fabric coated with circular water soluble colloid. The advantag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drug has good permeability, quick effect, short treatment time, shorten the cure time, improve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and waterproof the sweating effect. Well, it brings convenience to th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外伤治疗贴
本技术涉及一种中药贴,具体地说是一种外伤治疗贴,属于药贴领域。
技术介绍
膏药贴是中医临床治疗的常用手段之一,多用来治疗跌打损伤、风湿关节炎等等疾病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名称为“一种中药贴膏”申请号为“201520096587.0”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中药贴膏,该贴膏依次包括防粘层、中药层及黏胶层;所述黏胶层为医用压敏胶带,且其包括胶带层与撕层,所述胶带层与撕层粘贴,进而形成在未使用状态时对胶层的保护结构。然而,该产品的药物渗透力较差,药效作用缓慢,治疗时间较差,延长了治愈时间,而且不具有防水效果,给使用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外伤治疗贴,药物渗透力较好,药效作用迅速,治疗时间短,缩短了治愈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防水吸汗效果好,给使用带来了方便。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外伤治疗贴,所述治疗贴依次设有防水层、吸汗层、粘贴层、静电层、中药层及离型纸;所述的静电层和中药层设置在所述粘贴层的中间,所述离型纸覆盖所述粘贴层;所述防水层为聚丙烯层,强度高,不易破损,防水效果好;所述吸汗层为吸水树脂层,所述吸水树脂层呈网格状分布,不但吸汗效果好,而且便于上下层之间的粘结,使结构牢固,不易分离;所述粘贴层为涂有圆环形水溶性胶体的无纺布背胶。在使用时不仅可以很好的固定中药层,同时还增加了产品的透气性,有利于患处水分的挥发及氧气的进入。同时,水溶性胶体可溶于水,使用后有部分残留也易于清洗,减少胶体在衣物上的残留。静电层携带的静电场使得细胞膜电位改变,使得局部微循环血液加速,增加局部氧合血红蛋白含量,从而降低局部组织氧张力,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和组织吸收,达到消肿、促进修复的效果。所述中药层为圆形,四周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防渗圈,所述防渗圈与所述中药层之间开有数个透汗孔,所述透汗孔与所述吸汗层相连通,防渗圈可以有效防止药物向四周扩散而影响治疗效果,所述透汗孔内填充有脱脂棉,吸汗效果好,能够迅速将汗液吸收到吸汗层,避免汗液聚集,有益于伤口的快速愈合。进一步地,所述圆环形水溶性胶体与所述中药层为同心圆,提高了粘结效果,使粘结更加牢固。其中,所述粘贴层的四角为圆弧形角的矩形结构,所述离型纸的四角为直角的矩形结构,从而可以在使用时方便地将离型纸揭离,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结构简单。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层内侧还设有纳米石墨烯涂层,通过纳米石墨烯涂层能够进一步加快药物的渗透效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愈时间。本技术的优点在于:药物渗透力较好,药效作用迅速,治疗时间短,缩短了治愈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防水吸汗效果好,给使用带来了方便。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中:1-防水层、2-吸汗层、3-粘贴层、4-静电层、5-中药层、6-离型纸、7-防渗圈、8-脱脂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一种外伤治疗贴,所述治疗贴依次设有防水层1、吸汗层2、粘贴层3、静电层4、中药层5及离型纸6;所述的静电层和中药层设置在所述粘贴层的中间,所述离型纸覆盖所述粘贴层;所述防水层为聚丙烯层,强度高,不易破损,防水效果好;所述吸汗2层为吸水树脂层,所述吸水树脂层呈网格状分布,不但吸汗效果好,而且便于上下层之间的粘结,提高了产品的结构牢固性,延长了使用时间。所述粘贴层3为涂有圆环形水溶性胶体的无纺布背胶。在使用时不仅可以很好的固定中药层,同时还增加了产品的透气性,有利于患处水分的挥发及氧气的进入。同时,水溶性胶体可溶于水,使用后有部分残留也易于清洗,减少胶体在衣物上的残留。静电层携带的静电场使得细胞膜电位改变,使得局部微循环血液加速,增加局部氧合血红蛋白含量,从而降低局部组织氧张力,促进损伤组织修复和组织吸收,达到消肿、促进修复的效果。所述中药层5为圆形,四周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防渗圈7,所述防渗圈与所述中药层之间开有数个透汗孔,所述透汗孔与所述吸汗层相连通,防渗圈可以有效防止药物向四周扩散而影响治疗效果,所述透汗孔内填充有脱脂棉8,吸汗效果好,能够迅速将汗液吸收到吸汗层,避免汗液聚集,有益于伤口的快速愈合。其中,所述粘贴层的四角为圆弧形角的矩形结构,所述离型纸的四角为直角的矩形结构,从而可以在使用时方便地将离型纸揭离,使用更加方便、快捷,结构简单。另外,所述圆环形水溶性胶体与所述中药层为同心圆,提高了粘结效果,使粘结更加牢固。进一步地,所述中药层内侧还设有纳米石墨烯涂层,通过纳米石墨烯涂层能够进一步加快药物的渗透效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愈时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外伤治疗贴

【技术保护点】
外伤治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贴依次设有防水层、吸汗层、粘贴层、静电层、中药层及离型纸;所述的静电层和中药层设置在所述粘贴层的中间,所述离型纸覆盖所述粘贴层;所述防水层为聚丙烯层;所述吸汗层为吸水树脂层,所述吸水树脂层呈网格状分布;所述粘贴层为涂有圆环形水溶性胶体的无纺布背胶;所述中药层为圆形,四周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防渗圈,所述防渗圈与所述中药层之间开有数个透汗孔,所述透汗孔与所述吸汗层相连通,所述透汗孔内填充有脱脂棉;所述粘贴层的四角为圆弧形角的矩形结构,所述离型纸的四角为直角的矩形结构;所述中药层内侧还设有纳米石墨烯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外伤治疗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贴依次设有防水层、吸汗层、粘贴层、静电层、中药层及离型纸;所述的静电层和中药层设置在所述粘贴层的中间,所述离型纸覆盖所述粘贴层;所述防水层为聚丙烯层;所述吸汗层为吸水树脂层,所述吸水树脂层呈网格状分布;所述粘贴层为涂有圆环形水溶性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法光曹戈亮
申请(专利权)人:高法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