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活体鼢鼠捕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2293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体鼢鼠捕捉器,其结构主要包括:缸体,缸体一端设有小孔,触碰机关设置在小孔内。触碰机关通过细绳连接到横杆的一端;横杆的另一端卡在固定环和堵片环之间。固定环通过焊接件固定在缸体上;堵片环来通过连杆连接堵片。缸体还设有缝隙能够使堵片上下运动。堵片环的连杆上还设有活动环,固定环的连杆穿过活动环,从而避免堵片侧向摆动。弹簧连接在活动环和缸体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材料方便易得,捕捉率提高,降低对活体的伤害。

A living zokor trap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ving zokor trap, which mainly comprises a cylinder body and a small hole at one end of the cylinder body, wherein the collis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small hole. The contact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o the end of the cross bar by a string,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ross bar is stuck between the fixing ring and the plugging ring. The fixing ring is fixed on the cylinder body through the welding piece; the blockage ring is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blockage piece through the connecting rod. The cylinder body also has a gap to make the plugging piece move up and down. The connecting rod of the plugging ring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movable ring, and the connecting rod of the fixing ring passes through the movable ring, thereby avoiding the lateral oscillation of the blocking piece. The spring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active ring and the cylinder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nd easy material, high capture rate and reduced damage to the living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体鼢鼠捕捉器
本技术涉及生态学和动物学研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试验研究的活体鼢鼠捕捉器。
技术介绍
鼢鼠是啮齿目仓鼠科鼢鼠亚科的通称,体形像普通老鼠,头大而扁。鼢鼠喜黑暗、怕阳光,视力差,听觉灵敏,怕惊吓。通常栖息于农田、草原和森林地带,以耕地作物、牧草根茎、幼树根皮等为食,且在取食、交配、构筑巢窝洞道的挖掘活动中推土造丘,导致农牧作物死亡减产,鼢鼠因贮食和挖掘复杂的洞系,对生活区农林牧业造成严重危害,一直以来作为害鼠加以例行防治。同时,鼢鼠处于生态系统的关键环节,对疏松草地土壤,加速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被誉为“生态系统工程师”。鼢鼠具有较大的生态和经济意义,受到较高的关注,加之多样的栖息环境、特有的地下生活方式,以及低氧、潮湿等特殊环境的适应,使其在低氧适应机制、视力退化机理、钙积累机制及抗风湿机理研究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通常捕捉鼢鼠活体就是利用其生活习性而得以实现。目前常用弓箭实现鼢鼠的捕捉,但该方法只能致使鼢鼠死亡,不能用于实验室饲养,因而活体捕捉器具有其实际意义。此外,该装置也可用于捕捉小型穴居活体生物。为此,本专利技术专利旨在提供一种用于野外捕捉活体鼢鼠的装置,该专利操作简便,提高捕捉效率,降低猎物的死亡,为实验室提供研究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活体鼢鼠捕捉器,其利用鼢鼠常用土封堵洞口的习性,设计一种能够受机关控制的捕捉罐。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活体鼢鼠捕捉器,其结构主要包括:缸体,缸体一端设有小孔,触碰机关设置在小孔内。触碰机关通过细绳连接到横杆的一端;横杆的另一端卡在固定环和堵片环之间。固定环通过焊接件固定在缸体上;堵片环来通过连杆连接堵片。缸体还设有缝隙能够使堵片上下运动。堵片环的连杆上海设有活动环,固定环的连杆穿过活动环,从而避免堵片侧向摆动。弹簧连接在活动环和缸体之间。优选地,缸体为圆柱形中空结构,其长度为30-80cm。优选地,触碰机关为楔形,能够勾住缸体的小孔。优选地,堵片中间还设有小缝隙,缸体上容纳堵片的缝隙上设有固定杆,防止堵片侧向摆动。优选地,横杆和细绳设为鲜艳颜色或贴有反光纸,便于远处判断机关是否被触碰。优选地,缸体厚度应不低于1mm。优选地,整套捕捉器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有益效果:本技术构造简单、材料方便易得,捕捉率提高,降低对活体的伤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活体鼢鼠捕捉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活体鼢鼠捕捉器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活体鼢鼠捕捉器主视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活体鼢鼠捕捉器切面图。图中结构分别是:1:缸体,2:触碰机关,3:弹簧,4:细绳,5:横杆,6:固定环,7:堵片环,8:堵片,9:焊接件,10:栅栏,11:活动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这些优选实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图中进行了例示。附图中所示和根据附图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方式。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附图中仅仅示出了与根据本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实施例1一种活体鼢鼠捕捉器,如附图1-4所示,其结构主要包括:缸体1,缸体1一端设有小孔,触碰机关2设置在小孔内。触碰机关2通过细绳4连接到横杆5的一端;横杆5的另一端卡在固定环6和堵片环7之间。固定环6通过焊接件9固定在缸体1上;堵片环7来通过连杆连接堵片8。缸体1还设有缝隙能够使堵片8上下运动。堵片环7的连杆上海设有活动环11,固定环6的连杆穿过活动环11,从而避免堵片8侧向摆动。弹簧3连接在活动环11和缸体1之间。进一步地,缸体1为圆柱形中空结构,其长度为30-80cm。。进一步地,触碰机关2为楔形,能够勾住缸体1的小孔。进一步地,堵片8中间还设有小缝隙,缸体1上容纳堵片8的缝隙上设有固定杆,防止堵片8侧向摆动。进一步地,横杆5和细绳4设为鲜艳颜色或贴有反光纸,便于远处判断机关是否被触碰。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该活体鼢鼠捕捉器的使用方法。抓捕前挖开鼢鼠洞穴,判断其行进方向后,用力提起后环至与前环靠近处,将横杆5穿过固定环6和堵片环7之间,而后牵引触碰机关2进入小孔,操作无误后将捕捉器头部对准其洞穴,在洞口用土将捕捉器与洞口的间隙进行遮盖,人员即可撤离。鼢鼠由前部进入缸体1后,其头部触动触碰机关2,使触碰机关2从缸体小孔脱落,弹簧牵引使堵片落入缸体,鼢鼠困在捕鼠器中,由于缸体前后都存在阻挡其逃脱的栅栏,从而可将其捕获。捕获后手握后环提起堵片后将鼢鼠置于鼠笼中便于饲养、运输、实验研究。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活体鼢鼠捕捉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活体鼢鼠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缸体,缸体一端设有小孔,触碰机关设置在小孔内;触碰机关通过细绳连接到横杆的一端;横杆的另一端卡在固定环和堵片环之间;固定环通过焊接件固定在缸体上;堵片环通过连杆连接堵片;缸体还设有缝隙能够使堵片上下运动;堵片环的连杆上还设有活动环,固定环的连杆穿过活动环,从而避免堵片侧向摆动;弹簧连接在活动环和缸体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体鼢鼠捕捉器,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缸体,缸体一端设有小孔,触碰机关设置在小孔内;触碰机关通过细绳连接到横杆的一端;横杆的另一端卡在固定环和堵片环之间;固定环通过焊接件固定在缸体上;堵片环通过连杆连接堵片;缸体还设有缝隙能够使堵片上下运动;堵片环的连杆上还设有活动环,固定环的连杆穿过活动环,从而避免堵片侧向摆动;弹簧连接在活动环和缸体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鼢鼠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锦福仲启祥谢惠春曹生奎尚军康祎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师范大学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林木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