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多面连接PCB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2145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1 0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多面连接PCB板,包括第一铜片、凹槽、凸柱、第二铜片、第一铜块、第二PCB板、第一齿槽、凸块、第一固定块、电孔、第一PCB板、第二铜块、第二固定块、滑槽、第二齿槽、第三铜块、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顶部均设有滑槽,底部均设有凸块,滑槽与凸块固定连接,利于更多的PCB板相互固定连接,第一PCB板侧壁与第二PCB板侧壁通过第一齿槽和第二齿槽表面的凸柱和凹槽套接,一方面齿槽连接增加了PCB之间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凸柱和凹槽套接,杜绝了第一铜片和第二铜片之间接触不良,二次固定PCB板,结构紧凑,制造成本,多面连接更多的PCB板,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利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多面连接PCB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PCB板,具体为一种可多面连接PCB板,属于电子设备应用

技术介绍
PCB板是一种印制电路板{PCB线路板},又称印刷电路板,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提供者。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了;它的设计主要是版图设计;采用电路板的主要优点是大大减少布线和装配的差错,提高了自动化水平和生产劳动率,按照线路板层数可分为单面板、双面板、四层板、六层板以及其他多层线路板。目前,PCB板只是单一的一块,连接方式也比较简单,并不能多面的连接更多的电路板,造成了电路板的浪费,结构也比较松动,不稳定,容易造成接触不良或其他系统问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可多面连接PCB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多面连接PCB板多面连接,稳定性好,实用性强,制造成本低,结构紧凑。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可多面连接PCB板,包括第一PCB板和第二PCB板,所述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表面均设有电孔,且所述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表面的电孔底部粘接第一固定块,且所述第一PCB板与第二PCB板顶部均粘接第二固定块,且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多面连接PCB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多面连接PCB板,包括第一PCB板(11)和第二PCB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11)与第二PCB板(6)表面均设有电孔(10),且所述第一PCB板(11)与第二PCB板(6)表面的电孔(10)底部粘接第一固定块(9),且所述第一PCB板(11)与第二PCB板(6)顶部均粘接第二固定块(13),且所述第二固定块(13)表面设有第一铜块(5)和第二铜块(12);所述第一PCB板(11)与第二PCB板(6)底部均设有凸块(8),且所述第一PCB板(11)与第二PCB板(6)顶部均焊接滑槽(14);所述第一PCB板(11)侧壁焊接第二齿槽(15),且所述第二齿槽(15)表面设有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多面连接PCB板,包括第一PCB板(11)和第二PCB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PCB板(11)与第二PCB板(6)表面均设有电孔(10),且所述第一PCB板(11)与第二PCB板(6)表面的电孔(10)底部粘接第一固定块(9),且所述第一PCB板(11)与第二PCB板(6)顶部均粘接第二固定块(13),且所述第二固定块(13)表面设有第一铜块(5)和第二铜块(12);所述第一PCB板(11)与第二PCB板(6)底部均设有凸块(8),且所述第一PCB板(11)与第二PCB板(6)顶部均焊接滑槽(14);所述第一PCB板(11)侧壁焊接第二齿槽(15),且所述第二齿槽(15)表面设有凸柱(3),且所述凸柱(3)表面设有第二铜片(4);所述第二PCB板(6)侧壁设有第一齿槽(7),且所述第一齿槽(7)表面设有凹槽(2),且所述凹槽(2)内部设有第一铜片(1);所述第一PCB板(11)与第二PCB板(6)通过第一齿槽(7)与第二齿槽(15)卡合连接,且所述凸柱(3)与凹槽(2)套接,且所述第一铜片(1)与第二铜片(4)闭合连接;所述第一PCB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凌科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