壳体的旋转构造、电子设备及摄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2117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1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壳体的旋转构造、电子设备及摄像装置,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不破坏外观的基础上削减成本。在摄像机(100)中,具有壳体的旋转构造,其中第1壳体(显示部壳体(1)及镜头部壳体(2))与第2壳体(把手(3))经由铰链部(第2铰链轴(24))可旋转地结合,并具有安装部件(21),其对上述第2壳体的突起部(31a)通过螺丝锁紧进行固定,上述安装部件(21)经由上述铰链部可旋转地安装于上述第1壳体(镜头部壳体(2)),上述螺丝锁紧的方向为相对于上述铰链部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壳体的旋转构造、电子设备及摄像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壳体的旋转构造、电子设备及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例如在日本特开2014-202878号公报中提出了一种摄像机,其使围绕壳体周围的把手夹着用于发生扭矩锥形弹片,并经由铰链轴可旋转地安装于该壳体。然而,上述专利文献所公开的摄像机的把手G,如图16和图17所示,具有用于确保把手强度的把手框架G1和用于装饰外观的把手壳G2,而使得部件数量多且花费成本。本技术有鉴于上述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壳体的旋转构造、电子设备及摄像装置,其不损害外观而削减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壳体的旋转构造,其特征在于:第1壳体和第2壳体经由铰链部可旋转地结合,具有通过螺丝锁紧对所述第2壳体所具有的突起部进行固定的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经由所述铰链部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1壳体,所述螺丝锁紧的方向是与所述铰链部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另外,本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上述壳体的旋转构造的电子设备。另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上述的壳体的旋转构造的摄像装置。可结合附图来理解本技术所涉及的上述实施方式及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但结合附图所做的说明并不能构成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A、图1B是表示作为本技术所应用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构成的摄像机的立体图,图1A是表示通常摄影模式的摄像机的立体图,图1B是表示使显示部壳体相对于镜头部壳体转动的状态的摄像机的立体图。图2A、图2B是表示作为本技术所应用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构成的摄像机的立体图,图2A是表示自拍模式的摄像机的立体图,图2B是表示是把手相对于镜头部壳体开启30度左右,并以显示部壳体和把手作为脚,使摄像机站立的状态的摄像机的立体图。图3A、图3B是表示将镜头部壳体分解,仅剩下铰链单元的状态的摄像机的图,图3A是其立体图,图3B是其剖视图。图4是表示将把手安装到铰链单元前的状态的摄像机的局部放大图。图5A是安装部件的主视图,图5B是安装部件的俯视图,图5C是安装部件的侧视图,图5D是安装部件的仰视图。图6A、图6B是在相互对置的一对紧固部之间插入有突起部的状态的摄像机的局部放大图,图6A是从斜上方观看摄像机的局部放大图,图6B是从斜下方观看摄像机的局部放大图。图7A、图7B是利用螺丝锁紧来紧固安装部件和突起部的状态的摄像机的局部放大图,图7A是从斜上方观看摄像机的局部放大图,图7B是从斜下方观看摄像机的局部放大图。图8是表示在把手的开口部安装带的状态的摄像机的立体图。图9是把手的分解立体图。图10A、图10B是把手的顶部分的剖视图,图10A是说明在安装罩部件时罩部件所发生的变形状态的图,图10B是说明想要取下罩部件时罩部件所发生的变形状态的图。图11是把手的顶部分的横剖视图。图12是表示变形例的带安装用部件的立体图。图13A、图13B是表示变形例的把手本体的立体图,图13A是表示把手本体的顶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13B是表示上下一对的突出片的局部放大图。图14A、图14B、图14C是说明带安装用部件组装与变形例的把手本体带安装用部件的组装过程的图,图14A是表示组装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B是表示组装过程中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4C是表示组装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5A、图15B是说明带安装用部件与变形例的把手本体的组装过程的图,图15A是表示组装过程中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5B是表示组装后的状态的剖视图。图16A、图16B是说明将围绕壳体周围的把手夹着用于发生扭矩的锥形弹片而经由铰链轴可旋转地安装于该壳体的以往的摄像机的图。图17是说明将围绕壳体周围的把手夹着用于发生扭矩的锥形弹片而经由铰链轴可旋转地安装于该壳体的以往的摄像机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使用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技术的范围并不限于图示例子。结合附图所做的说明能够更深入地对本技术加以了解。图1A、图1B及图2A、图2B是表示作为本技术所应用的电子设备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构成的摄像机(摄像装置)100的立体图。摄像机100总体上分为:作为第1壳体的显示部壳体1和镜头部壳体2,以及作为第2壳体的把手3。图1A是表示通常摄影模式的摄像机100的立体图。即,表示了摄像机100处在显示部壳体1的显示部1a相对于镜头部壳体2的镜头部2a朝向相反方向,把手3围绕显示部壳体1及镜头部壳体2的状态。图1B是表示使显示部壳体1相对于镜头部壳体2转动的状态的摄像机100的立体图。如图1B所示,摄像机100中,具有显示部1a的显示部壳体1与具有镜头部2a的镜头部壳体2经由第1铰链轴4可相互转动地结合。图2A是表示自拍模式的摄像机100的立体图。即,表示摄像机100处于显示部壳体1的显示部1a与镜头部壳体2的镜头部2a朝向同方向,把手3围绕显示部壳体1及镜头部壳体2的状态。图2B是表示使把手3相对于镜头部壳体2打开30度左右,并以显示部壳体1及把手3为脚,使摄像机100站立的状态的摄像机100的立体图。如图2B所示,把手3与镜头部壳体2,经由垂直于第1铰链轴4的一对第2铰链轴24(后述)可转动地结合。下面说明把手3的旋转构造。图3A、图3B是表示将镜头部壳体2分解,仅剩铰链单元20的状态的摄像机100的图,图3A是其立体图,图3B是其剖视图。如图3A、图3B所示,铰链单元20具有用于安装把手3的左右一对的安装部件21、锥形弹片22和支架23。安装部件21垫着多个锥形弹片22,而利用铆接的第2铰链轴24可旋转地与支架23相结合。安装部件21形成为截面C字形,在其间隙部分插入有把手3的突起部31a,并在该状态下进行螺丝锁紧。接着说明把手3与铰链单元20的组装过程。图4是将把手3组装到铰链单元20前的状态的摄像机100的局部放大图。图5A是安装部件21的主视图,图5B是安装部件21的俯视图,图5C是安装部件21的侧视图,图5D是安装部件21的仰视图。如图4及图5A、图5B、图5C、图5D所示,安装部件21具有相互对置的一对紧固部21a,形成为截面C字形。在安装部件21的形成于一对紧固部21a之间的间隙部分可插入把手3的突起部31a。在一对紧固部21a的相互对置的位置设置有长孔形的螺丝锁紧孔21a1。使螺丝锁紧孔21a1形成为长孔形是由于考虑到在将突起部31a组装到安装部件21时的组装误差,即使因该组装误差时组装位置偏移,可以使一对紧固部21a的螺丝锁紧孔21a1和后述的突起部31a的贯通孔31a1相连。对于把手3的突起部31a,使其平面部和底面部平坦地形成。并使突起部31a,从其后端部分(根部分)到前端部分宽度变大。而且,使突起部31a的前端部分的宽度大于紧固部21a的宽度。使突起部31a的前端部分的宽度大于紧固部21a的宽度是由于考虑到在将突起部31a组装到安装部件21时的组装误差,即使因该组装误差使组装位置发生偏移,也能够确保突起部31a的平面部及底面部与一对紧固部21a的各个内侧面部相接触的面。突起部31a设置有贯通上述平面部和底面部之间的贯通孔31a1,并且对该贯通孔31a1进行了攻丝加工。图6A、图6B是在相互对置的一对紧固部21a之间插入突起部31a的状态的摄像机100的局部放大图,图6A是从斜上方观看摄像机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壳体的旋转构造、电子设备及摄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壳体的旋转构造,其特征在于:第1壳体和第2壳体经由铰链部可旋转地结合,具有通过螺丝锁紧对所述第2壳体所具有的突起部进行固定的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经由所述铰链部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1壳体,所述螺丝锁紧的方向是与所述铰链部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9.27 JP 2016-1877101.一种壳体的旋转构造,其特征在于:第1壳体和第2壳体经由铰链部可旋转地结合,具有通过螺丝锁紧对所述第2壳体所具有的突起部进行固定的安装部件,所述安装部件经由所述铰链部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第1壳体,所述螺丝锁紧的方向是与所述铰链部的旋转轴线垂直的方向。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旋转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件从相对的两方向夹持所述突起部,并且从该两方向通过螺丝锁紧进行固定。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壳体的旋转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件形成在所述螺丝锁紧的方向上具有弹性的形状。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旋转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件形成为截面C字形,在所述突起部插入到所述安装部件的间隙部分的状态下进行螺丝锁紧。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的旋转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酒井乙也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