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线芯校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1647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缆线芯校对装置,属于电缆施工工具技术领域,包括盒体及设在其内的控制器和指示器,盒体两端分别对应设有数量相同的接线柱,控制器包括电源和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的触点通过导线与接线柱相连,指示器串联在控制开关与电源的导线上。待校对的电缆两插头线芯分别与盒体两端的接线柱相连,利用控制开关将盒体两端的电缆线芯依次校对,若是同一根线芯,则电路接通,指示器就有指示,即可实现电缆线芯的准确校对。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一次性实现多根电缆校芯校对,有效地提高电缆校芯工作的效率,并且便于在各种施工场所进行电缆线芯校对,提高了校芯的正确率,加快施工进度,使后续二次调试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缆线芯校对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缆施工工具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缆线芯校对装置。
技术介绍
变电站二次安装工作主要涉及二次电缆的敷设、安装,二次电缆敷设是变电站电气施工工程的一个重要施工工序,影响着整个电气工程的施工进程及二次施工工艺水平。二次电缆敷设过程复杂,接线繁琐,很容易出现错接、漏接。所以现场二次电缆敷设工作前,往往需要进行二次电缆的校芯工作。由于二次电缆敷设工作量大,二次电缆的校芯工作十分繁琐,二次电缆芯数较多,采用常规方法费时费力,而且往往受于变电站施工现场的环境影响比较大,在诸如电缆沟、夜晚等施工条件较为恶劣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二次线的误接、漏接,造成大量重复性的工作,延缓变电站施工进度,为后续的二次设备调试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影响变电站正常的投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线芯校对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电缆线芯校对工作繁琐、准确率低,容易出现误接、漏接,导致重复返工,延缓施工进度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缆线芯校对装置,包括盒体及设置在盒体内的控制器和指示器,所述盒体两端分别对应设有数量相同的接线柱,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触点通过导线与接线柱相连,所述指示器串联在控制开关与电源的导线上。进一步的,所述盒体两端的接线柱一侧自上而下依次涂有标识。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柱一侧的标识为数字标识,盒体两端两两对应的接线柱一侧涂有相同的数字标识。进一步地,所述指示器包括指示灯和蜂鸣器,所述指示灯和蜂鸣器并联连接,每对接线柱上都串联有蜂鸣器。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开关为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的旋钮上套装指示盘、且指示盘设置在盒体表面,所述指示盘上涂有数字指示,所述旋转上设有指示针,所述数字指示与盒体两端接线柱一侧的数字标识相对应,所述盒体两端的接线柱均通过导线与转换开关的触头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指示灯为发光二极管。进一步地,所述盒体上还设有显示屏,用于显示电缆线芯的校对结果。本技术提供的电缆线芯校对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电缆线芯校对装置两端的接线柱能够分别与待校对的电缆两插头线芯相连,利用控制开关将盒体两端的电缆线芯依次校对,若是同一根线芯,则电路接通,指示器就有指示,即可准确实现电缆线芯校对。本技术操作简单,指示清晰,能够一次性实现多根电缆校芯校对,有效地提高电缆校芯工作的效率,并且便于在各种施工场所进行电缆校芯校对,提高了校芯的正确率,加快施工进度,使后续二次调试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线芯校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缆线芯校对装置的电路原理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盒体;2-接线柱;3-电原;4-控制开关;5-标识;6-指示灯;7-蜂鸣器;8-指示盘;9-数字指示;10-显示屏;11-指示针。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技术提供的电缆线芯校对装置进行说明。所述电缆线芯校对装置,包括盒体1及设置在盒体1内的控制器和指示器,所述盒体1两端分别对应设有数量相同的接线柱2,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3和控制开关4,所述控制开关4的触点通过导线与接线柱2相连,所述指示器串联在控制开关4与电源3的导线上。本技术提供的电缆线芯校对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借助接线柱与电缆线芯的两端相连,利用控制开关依次校对线芯,若是同一根线芯,则电路接通,指示器就有指示,操作简单方便,指示清晰,能够一次性实现多根电缆校芯校对,降低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校芯的正确率,有效地提高电缆校芯工作的效率,并且便于在各种施工场所进行电缆校芯校对,加快施工进度,使后续二次调试工作能够顺利进行。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1-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缆线芯校对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盒体1两端的接线柱2一侧自上而下依次涂有标识5。为了方便识别,所述接线柱2一侧的标识5为数字标识,盒体1两端两两对应的接线柱2一侧涂有相同的数字标识。例如:将一根电缆线芯一端与盒体一端标识为1的接线柱相连,调节控制开关,当电缆另一端的某一线芯与盒体另一端标识为1的接线柱相连时,指示器有指示,则证明盒体内电路接通,该线芯为同一根线芯,即可用带有荧光的标签,分别标注在该线芯两端上,方便进行后续的接线、上号码管的工作。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技术提供的电缆线芯校对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指示器包括指示灯6和蜂鸣器7,所述指示灯6和蜂鸣器7并联连接,每对接线柱2上都串联有蜂鸣器7。当校对好某一根线芯时,连接该线芯的接线柱上的指示灯发光和蜂鸣器蜂鸣同时报警,起到提示操作人员的作用。参见图1、2,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开关4为转换开关,所述转换开关的旋钮上套装指示盘8、且指示盘8设置在盒体1表面,所述指示盘8上涂有数字指示9,所述旋转上设有指示针11,所述数字指示与盒体1两端接线柱2一侧的数字标识相对应,所述盒体1两端的接线柱2均通过导线与转换开关的触头相连。通过旋转转换开关的旋钮,可将指示针指向指示盘上对应的数字指示处,即表明校对该标记的线芯,将该标记线芯的一端与盒体一端的该数字标识的接线柱相连,然后将电缆另一端的线芯逐一校对,直至指示灯发光和蜂鸣器报警后,即可用带有荧光的标签,分别标注在电缆两端上。其中,所述指示灯6为发光二极管。利用发光二极管可适用于电缆沟、光线照明较差的工作环境,并且有蜂鸣器报警,更有利于进行校芯工作。同时发光二极管能够减小电量损耗,延长指示灯和电源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所述盒体1上还设有显示屏10,用于显示电缆线芯的校对结果。利用本技术仅需两人在电缆两端,将电缆线芯分别与盒体两端的接线柱相连,一人操作转换开关,打到相应数字指示档位,如果发光二极管发光和蜂鸣器蜂鸣同时报警,表明该档位与所校对线芯是同一根电缆线芯。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工作人员只需将注意力集中在观察指示器的亮灯和声音报警上,相较于过去使用万用表校芯的方法,工作人员需要注意表笔是否和电缆芯对接良好,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导致配合校芯的两个工作人员操作极为不便,可能需要增加工作人员而且容易出现校芯错误,重复工作。利用本技术,只需两个工作人员,即可灵活便捷地实现在各种复杂工作环境的校芯工作。本技术的电缆校芯标识器的电路由总电源、转换开关、发光二级管以及蜂鸣器构成,当打到相应的档位后,该回路即导通,发光二管即发光,蜂鸣器即导通发声报警。该装置的电路采用发光二极管和蜂鸣报警器作为光指示和声指示,保证指示正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缆线芯校对装置

【技术保护点】
电缆线芯校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及设置在盒体内的控制器和指示器,所述盒体两端分别对应设有数量相同的接线柱,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触点通过导线与接线柱相连,所述指示器串联在控制开关与电源的导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缆线芯校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盒体及设置在盒体内的控制器和指示器,所述盒体两端分别对应设有数量相同的接线柱,所述控制器包括电源和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触点通过导线与接线柱相连,所述指示器串联在控制开关与电源的导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芯校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盒体两端的接线柱一侧自上而下依次涂有标识。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线芯校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柱一侧的标识为数字标识,盒体两端两两对应的接线柱一侧涂有相同的数字标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线芯校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器包括指示灯和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宇杜梓铭张雷汪岩郭建戌郭猛徐永卫马静波姚硕田亮郭浩安文鑫赵斌阳成莹张娜裴兴李玉浩杨佳乐韩童李波王敬波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保定供电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