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11863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7: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并根据设备结构缓存设备数据;当所述设备数据达到预设数据量或接收所述设备数据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将缓存的设备数据一次性存储到对应的数据区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可以有效解决因接入设备的设备数据量过大而引起的数据积压、存储缓慢,保持通讯业务顺畅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讯领域业务设备、设备节点不断增多,其承载的内容也更为丰富。通过网管平台可监控数据库、存储、交换机及服务器,不同的设备数据通过接口或平台采集网管平台。由于所有设备数据入库到同一个数据表中,在业务设备节点上报大数据量时,网管平台需要耗费大量的内存处理数据库的断链,会导致数据积压,存储缓慢等问题,且在浏览器查询的过程中,由于数据量大,数据结构单一导致页面查询缓慢,出现内存溢出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网管平台设备数据接入量过大而引起的数据积压、存储缓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包括:接收并根据设备结构缓存设备数据;当所述设备数据达到预设数据量或接收所述设备数据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将缓存的设备数据一次性存储到对应的数据区域。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并根据设备结构缓存设备数据之前,还包括:根据资源模型确定资源实体标识,所述资源实体标识包括资源类型和资源ID,所述资源实体标识数量与接入设备数量相等;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类型建立设备结构;所述设备结构用于查找与所述设备数据对应的设备项。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类型建立设备结构包括:建立设备类型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识和设备数据存储结构;所述根据设备结构缓存设备数据包括:解析设备数据中的接入设备标识;在所述设备标识中查找与所述接入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设备标识;将设备数据缓存到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设备数据存储结构中。进一的,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类型建立设备结构包括:建立设备类型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识、设备属性、资源类型和资源ID;所述接收设备数据之后还包括:解析设备数据中的接入设备标识、接入设备属性、接入资源类型和接入资源ID;在所述设备标识中查找与所述接入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设备标识;根据所述接入设备属性、接入资源类型和接入资源ID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设备属性、资源类型和资源ID验证设备数据的合法性和准确性。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若将缓存的设备数据一次性存储到对应的数据区域失败,则将缓存的设备数据单个存储到对应的数据区域。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类型建立设备结构包括:建立设备类型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识和监控指标;所述方法还包括:解析设备数据中的接入设备标识;在所述设备标识中查找与所述接入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设备标识;分析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监控指标,确定是否发送告警通知。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实时显示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设备数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多设备数据管理装置,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并根据设备结构缓存设备数据;第一存储模块,用于当所述设备数据达到预设数据量或接收所述设备数据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将缓存的设备数据一次性存储到对应的数据区域。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分配模块,用于根据资源模型确定资源实体标识,所述资源实体标识包括资源类型和资源ID,所述资源实体标识数量与接入设备数量相等;创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类型建立设备结构;所述设备结构用于查找与所述设备数据对应的设备项。进一步的,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存储模块,用于若将缓存的设备数据一次性存储到对应的数据区域失败,则将缓存的设备数据单个存储到对应的数据区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根据接入设备的设备类型定时定量缓存设备数据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因接入设备的设备数据量过大而引起的数据积压、存储缓慢,保持通讯业务顺畅进行。附图说明图1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数据管理方法流程图;图2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数据管理方法流程图;图3示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数据管理装置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多设备数据管理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S101、接收并根据设备结构缓存设备数据;其中,设备结构用于查找与所述设备数据对应的设备项。设备数据指网管平台的接入设备对应的设备资源数据,其可以包括交换机设备和数据库服务器设备等。示例性的,所述设备数据包括与接入设备的设备类型唯一对应的接入设备标识、接入设备属性、接入设备资源类型和接入资源ID。S102、当所述设备数据达到预设数据量或接收所述设备数据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将缓存的设备数据一次性存储到对应的数据区域。其中,预设数据量和预设时间可根据设备数据进行设置。设备类型是接入设备的唯一标识,是网管平台分配,业务自由使用的一段标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数据管理方法,根据接入设备的设备类型定时定量缓存设备数据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因接入设备的设备数据量过大而引起的数据积压、存储缓慢,保持通讯业务顺畅进行。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提供一种多设备数据管理方法,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S201、根据资源模型确定资源实体标识。其中,资源模型是实现以资源定义为基础,满足各种层次的资源结构和可扩展的应用场景,各业务可自定义的资源实体。业务利用资源模型进行资源定义,定义的资源包括多个资源实体。业务可定义多少个资源实体,网管平台即可接入多大的设备数量。通过这种方式,不需要对网管平台做任何修改,即可实现多设备接入的目的。所述资源实体标识包括资源类型和资源ID,所述资源实体标识数量与接入设备数量相等。示例性的,根据资源模型定义100台交换机设备,100台数据库服务器设备,并设置设备的所在区域、通讯方式、IP、操作装置类型、驻留程序端口号、设备类型、设备ID等属性。实现了多设备接入的目的。S202、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类型建立设备结构。设备类型是接入设备的唯一标识,是网管平台分配,业务自由使用的一段标识。设备结构用于查找与所述设备数据对应的设备项。本实施例中,设备结构可以包括设备类型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识、设备数据存储结构、设备属性、资源类型和资源ID、监控指标等。示例性的,本步骤可以具体包括:建立设备类型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识、设备数据存储结构、设备属性、资源类型和资源ID、监控指标等。例如,交换机的设备标识为1001-1100,数据服务器设备标识为1101-1200。则交换机设备类型1001对应的设备数据存储结构为data_1001,数据服务器1200的设备类型对应的设备数据存储结构为data_1200。设备属性是代表设备性能的指标。例如,交换机的设备属性包括:发送包数、接收包数、平均响应时间、是否超时等。数据服务器的设备属性包括:数据库空间使用率、数据库可用空间、最大连接数,CPU使用率等。通过该步骤网管平台根据接入的设备类型完成设备结构的建立。确保后续步骤得以实现。S203、接收设备数据。本步骤中,业务设备部署DCF客户端,负责将采集的设备数据上报给DCF服务端,DCF服务端接收到设备数据,按设备数据类型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并根据设备结构缓存设备数据;当所述设备数据达到预设数据量或接收所述设备数据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将缓存的设备数据一次性存储到对应的数据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并根据设备结构缓存设备数据;当所述设备数据达到预设数据量或接收所述设备数据的时间达到预设时间,将缓存的设备数据一次性存储到对应的数据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并根据设备结构缓存设备数据之前,还包括:根据资源模型确定资源实体标识,所述资源实体标识包括资源类型和资源ID,所述资源实体标识数量与接入设备数量相等;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类型建立设备结构;所述设备结构用于查找与所述设备数据对应的设备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类型建立设备结构包括:建立设备类型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识和设备数据存储结构;所述根据设备结构缓存设备数据包括:解析设备数据中的接入设备标识;在所述设备标识中查找与所述接入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设备标识;将设备数据缓存到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设备数据存储结构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接入设备的设备类型建立设备结构包括:建立设备类型唯一对应的设备标识、设备属性、资源类型和资源ID;所述接收设备数据之后还包括:解析设备数据中的接入设备标识、接入设备属性、接入资源类型和接入资源ID;在所述设备标识中查找与所述接入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设备标识;根据所述接入设备属性、接入资源类型和接入资源ID与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设备属性、资源类型和资源ID验证设备数据的合法性和准确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红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