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锁控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810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5:52
一种电子锁控制结构,其包括第一壳本体,设有握持部;按钮组件,设有按压部、弹簧、结合座、磁性组件和结合件,按压部,设有延伸部,延伸部上设有第一抵制部,结合座,设有穿孔,穿孔内表面延伸设有第二抵制部,结合座上的穿孔一侧设有结合部,结合座上的穿孔另一侧延伸设有凹槽;第二壳本体,设置结合有控制板,控制板对应设置于按钮组件处,控制板设有磁感应组件和发光组件,磁感应组件大致上对应设置且相邻于磁性组件,发光组件大致上对应设置且相邻于延伸部;其中,通过操作按压部而压缩弹簧,并使延伸部和磁性组件位移靠近磁感应组件,磁感应组件受到磁性组件的磁感应而动作。可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达到开锁的动作精确,并且延长锁具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锁控制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子锁,尤其是指一种能产生开锁的动作精确,并且延长锁具使用寿命的电子锁控制结构。
技术介绍
常见的电子锁具,利用按钮的压制搭配主控板的电力操作而达成开、关锁的动作。常见电子锁具中,利用微动开关作为开、关锁的控制依据,如中国台湾专利第M386355号公开了一种电子控制的门锁,其M386355号该案中图12至图14所示,其中提供微动开关以检测固定门、防盗门与活动门的动作状态。此一技术方案中,该微动开关(于电子锁具领域中)的使用,为机械式的按压,当该微动开关连续使用长期按压后,容易导致机械疲乏的按压接触不良,微动开关(机械式)的安装,要求其安装的精准度,否则会产生无法控制动作的情形。以及在一种情况中,利用按钮搭配主控板(主控板通常设置安装于锁具本体内)的电力操作开、关锁时,该按钮(装置)通常与锁具本体(主控板)分离设置及安装,且分离设置安装时又可能距离相当远,时常造成施工的不便利。此外,按钮(装置)分离设置安装时,又时常遇到墙壁的特殊材质(例如实心大理石)而无法进行打洞、穿孔的安装,也产生施工安装的不便利性。因此,而衍伸出通过遥控器来进行电子锁具的开、关锁,但遥控器容易遗失,也产生使用上的不便利性。因此,如何针对以上所论述的缺陷加以改进,即为本申请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所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陷,因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发展一种能产生开锁的动作精确,并且延长锁具使用寿命的电子锁控制结构。为了达成以上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锁控制结构,其包括:一第一壳本体,该第一壳本体上设有一第一容置空间,且该第一壳本体上设有连通至该第一容置空间的一结合孔,相邻该第一容置空间的该第一壳本体上设有一握持部;一按钮组件,该按钮组件设有一按压部、一弹簧、一结合座、一磁性组件和一结合件,该按压部设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上设有一第一抵制部,该结合座设有一穿孔,该穿孔内表面延伸设有一第二抵制部,且该结合座上的该穿孔一侧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座上的该穿孔另一侧延伸设有一凹槽,该结合座结合于该结合孔上,该弹簧活动套设于该延伸部上,且该延伸部活动穿设于该穿孔和第一容置空间内,该按压部活动设置于该凹槽内,使该弹簧的两侧分别受到该第一抵制部和第二抵制部的限制,该结合件结合于该结合部上,且该延伸部的一侧上结合该磁性组件;一第二壳本体,该第二壳本体上设有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内设置结合有一控制板,该控制板对应设置于该按钮组件处,该控制板上设有一磁感应组件和一发光组件,该磁感应组件大致上对应设置且相邻于该磁性组件,且该发光组件大致上对应设置且相邻于该延伸部;其中,通过操作该按压部而压缩该弹簧,并使该延伸部和磁性组件位移靠近该磁感应组件,该磁感应组件受到该磁性组件的磁感应而动作。其中该磁性组件为磁铁,且该磁铁为永久磁铁。该磁感应组件为磁簧开关或霍尔传感器,该发光组件为两种发光源的发光二极管。该结合件为螺母,且该结合部为外螺纹。以及,该第一容置空间内表面结合有一吸附板,且该第二容置空间内设置有一磁力锁和一主控制板,该磁力锁以磁力控制吸附方式而对应活动结合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内的该吸附板上,并使该第二壳本体容置于该第一容置空间内,该主控制板上设有一控制模块和一计时模块,该控制模块分别电性连接该计时模块、磁感应组件、发光组件和磁力锁。该第二壳本体的该第二容置空间上结合设有分别对应于该控制板和主控制板的一第一保护盖和一第二保护盖。该按压部和延伸部分别为透光性按压部和透光性延伸部。因此,本技术通过该按钮组件的磁性组件,以及该控制板上的磁感应组件的设置,当通过操作按压部而压缩弹簧,并使延伸部和磁性组件位移靠近磁感应组件,磁感应组件受到磁性组件的磁感应而动作。可使本技术能达到开锁的动作精确,并且延长锁具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锁控制结构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1A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图1的第二壳本体、磁力锁、控制板和主控制板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图1的立体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锁控制结构的电性路径方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电子锁控制结构施工安装于门板和门框上,且门禁为上锁状态的使用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图4的电性路径方块结构控制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进行门禁开锁的使用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进行门禁开锁时,电子锁控制结构的控制动作剖面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图7的电性路径方块结构控制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进行门禁开锁后的使用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壳本体10第一容置空间11结合孔12握持部2按钮组件21按压部22弹簧23结合座231结合部232凹槽24磁性组件25结合件26延伸部27第一抵制部28穿孔29第二抵制部3第二壳本体31第二容置空间32控制板321磁感应组件322发光组件33磁力锁34主控制板341控制模块342计时模块4吸附板5第一保护盖6第二保护盖100门禁电源200门板300门框400手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清楚了解本技术的内容,以下列实施例搭配附图及附图标记加以说明,敬请参阅。请参阅图1、图1A、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子锁控制结构,其包括:一第一壳本体1、一按钮组件2和一第二壳本体3。该第一壳本体1上设有一第一容置空间10,且该第一壳本体1上设有连通至该第一容置空间10的一结合孔11,相邻该第一容置空间10的该第一壳本体1上设有一握持部12。该按钮组件2设有一按压部21、一弹簧22、一结合座23、一磁性组件24和一结合件25,该按压部21设有一延伸部26,该延伸部26上设有一第一抵制部27,该结合座23设有一穿孔28,该穿孔28内表面延伸设有一第二抵制部29(如图7所示),且该结合座23上的该穿孔28一侧设有一结合部231,该结合座23上的该穿孔28另一侧延伸设有一凹槽232,该结合座23结合于该结合孔11上,该弹簧22活动套设于该延伸部26上,且该延伸部26活动穿设于该穿孔28和第一容置空间10内,该按压部21活动设置于该凹槽232内,使该弹簧22的两侧分别受到该第一抵制部27和第二抵制部29的限制,该结合件25结合于该结合部231上,且该延伸部26的一侧上结合该磁性组件24。以及,该第二壳本体3上设有一第二容置空间31,该第二容置空间31内设置结合有一控制板32,该控制板32对应设置于该按钮组件2处,该控制板32上设有一磁感应组件321和一发光组件322,该磁感应组件321大致上对应设置且相邻于该磁性组件24,且该发光组件322大致上对应设置且相邻于该延伸部26。于本实施例中,该磁性组件24为磁铁,且较佳的该磁铁为永久磁铁。该磁感应组件321为磁簧开关(Reedswitch)、霍尔传感器(Hallsensor)或其它磁性操作的传感器,且该发光组件322为两种发光源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该结合件25为螺母,且该结合部231为外螺纹。以及,该第一容置空间10内表面结合有一吸附板4,且该第二容置空间31内设置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子锁控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锁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壳本体,该第一壳本体上设有一第一容置空间,且该第一壳本体上设有连通至该第一容置空间的一结合孔,相邻该第一容置空间的该第一壳本体上设有一握持部;一按钮组件,该按钮组件设有一按压部、一弹簧、一结合座、一磁性组件和一结合件,该按压部设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上设有一第一抵制部,该结合座设有一穿孔,该穿孔内表面延伸设有一第二抵制部,且该结合座上的该穿孔一侧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座上的该穿孔另一侧延伸设有一凹槽,该结合座结合于该结合孔上,该弹簧活动套设于该延伸部上,且该延伸部活动穿设于该穿孔和第一容置空间内,该按压部活动设置于该凹槽内,使该弹簧的两侧分别受到该第一抵制部和第二抵制部的限制,该结合件结合于该结合部上,且该延伸部的一侧上结合该磁性组件;一第二壳本体,该第二壳本体上设有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内设置结合有一控制板,该控制板对应设置于该按钮组件处,该控制板上设有一磁感应组件和一发光组件,该磁感应组件对应设置且相邻于该磁性组件,且该发光组件对应设置且相邻于该延伸部;其中,通过操作该按压部而压缩该弹簧,并使该延伸部和磁性组件位移靠近该磁感应组件,该磁感应组件受到该磁性组件的磁感应而动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锁控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壳本体,该第一壳本体上设有一第一容置空间,且该第一壳本体上设有连通至该第一容置空间的一结合孔,相邻该第一容置空间的该第一壳本体上设有一握持部;一按钮组件,该按钮组件设有一按压部、一弹簧、一结合座、一磁性组件和一结合件,该按压部设有一延伸部,该延伸部上设有一第一抵制部,该结合座设有一穿孔,该穿孔内表面延伸设有一第二抵制部,且该结合座上的该穿孔一侧设有一结合部,该结合座上的该穿孔另一侧延伸设有一凹槽,该结合座结合于该结合孔上,该弹簧活动套设于该延伸部上,且该延伸部活动穿设于该穿孔和第一容置空间内,该按压部活动设置于该凹槽内,使该弹簧的两侧分别受到该第一抵制部和第二抵制部的限制,该结合件结合于该结合部上,且该延伸部的一侧上结合该磁性组件;一第二壳本体,该第二壳本体上设有一第二容置空间,该第二容置空间内设置结合有一控制板,该控制板对应设置于该按钮组件处,该控制板上设有一磁感应组件和一发光组件,该磁感应组件对应设置且相邻于该磁性组件,且该发光组件对应设置且相邻于该延伸部;其中,通过操作该按压部而压缩该弹簧,并使该延伸部和磁性组件位移靠近该磁感应组件,该磁感应组件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忠
申请(专利权)人:翔光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