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猫眼开锁的门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5029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4:18
一种防猫眼开锁的门锁,包括锁面、把手、按钮、弹簧、扭簧、限位盖、限位螺钉、方条套筒和限位块;所述锁面的背部设置有安装容腔;所述安装容腔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把手的一端设置有按钮容腔和转轴容腔;所述按钮的一端为触按端,所述按钮的另一端设置有多根长凸筋,所述长凸筋朝触按端背部延伸;所述按钮设置于所述把手的按钮容腔中,所述弹簧设置于多个长凸筋之间,其一端顶在所述按钮上,另一端顶在所述按钮容腔的端面;所述限位盖包括盖面和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盖面底面的中部。防猫眼开锁的门锁无论按钮是否按下都能实现上提把手反锁,只有在按下按钮后才能够下压把手开锁,防盗性能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猫眼开锁的门锁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锁
,具体涉及一种防猫眼开锁的门锁。
技术介绍
大多数门锁上都设有猫眼,用于方便观察门外的情况,同时屋内直接下压把手实现开门给用户带来了很大的便捷,但是同时也就让不法之徒有了可乘之机,如小偷可以利用工具,将工具伸进猫眼中,然后将工具搭在把手上,从门外用力下压工具,门就被打开了,所以这种门锁的防盗性能不高。所以当前高级的门锁都具有防猫眼开锁的功能,通常该种门锁是通过按下把手内的按钮进行开锁,未按下按钮时,无论怎么样转动把手都不会开锁,但是按下按钮后,如果忘记退出把手内的按钮,则这时门锁跟普通的门锁无异,可以转动把手进行开锁,所以该种门锁的防盗性能也不是很突出的,存在很大的安全漏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无论是否按下按钮都能达到上提把手实现反锁,防盗性能突出的门锁。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猫眼开锁的门锁,包括锁面、把手、按钮、弹簧、扭簧、限位盖、限位螺钉、方条套筒和限位块;所述锁面的背部设置有安装容腔;所述安装容腔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把手的一端设置有按钮容腔和转轴容腔;所述按钮的一端为触按端,所述按钮的另一端设置有多根长凸筋,且多根所述长凸筋朝触按端背部延伸;所述按钮设置于所述把手的按钮容腔中,所述弹簧设置于多个长凸筋之间,其一端顶在所述按钮上,另一端顶在所述按钮容腔的端面;所述限位盖包括盖面和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盖面底面的中部,所述盖面底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动作凸筋,所述转轴的外缘上设置有多个卡槽,卡槽与转轴的轴线平行;所述转轴内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离合通孔;所述方条套筒包括圆柱筒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圆柱筒的一端,且与圆柱筒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设置为阻挡端,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随动凸筋,所述随动凸筋垂直于所述限位板,所述随动凸筋朝所述圆柱筒的另一端延伸;所述圆柱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离合槽;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限位盖的盖面上,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180°;所述限位螺钉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中,所述扭簧套在所述安装容腔外侧,所述扭簧的两个引脚卡在所述限位螺钉上,所述限位盖的转轴穿过所述安装容腔和转轴容腔与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且其盖面上的动作凸筋卡在所述扭簧的两个引脚之间;所述圆柱筒的另一端端部不越过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端部;所述圆柱筒设置于所述离合通孔中,所述方条套筒的限位板一端被压在所述盖面上但不压死;所述随动凸筋也卡在所述扭簧的两个引脚之间,所述限位板的阻挡端抵靠在所述限位块上;所述离合槽处于限位盖的卡槽的径向后方,相互对应。优选的,还包括压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圆柱筒的一端的非端部;所述压板的中部设置为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圆柱筒的直径;所述压板的圆形通孔套在所述圆柱筒的一端上,所述压板的两端与所述限位盖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限位盖的转轴与所述把手通过杯头螺丝固定连接。优选的,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分别套在转轴和设置于所述安装容腔中。优选的,所述锁面的背部还设置有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处于所述安装体的外侧,且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180°。优选的,所述把手包括把手柄和把手盖,所述按钮容腔和转轴容腔设置于所述把手柄的一端,所述把手柄和把手盖之间相互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盖面的边缘处设置有两个限位凸起,包括上凸起和下凸起。优选的,所述上凸起和下凸起设置于所述盖面的同一侧半圆的外缘上,即所述上凸起和下凸起之间的角度小于18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所以防猫眼开锁的门锁,只有在按下按钮的情况下,下压把手才能够开门,而其他情况是均不能开门,所述按钮的长凸筋与所述方条套筒的离合槽之间的相互咬合过程实际上实现了离合的作用,相互咬合便能够开门,不相互咬合无论怎样都不会开门。除此之外,无论是否按下按钮,所述限位块与所述方条套筒上的阻挡端的相互抵靠,上提把手能够使得门锁反锁,人们可以不用担心按钮此时是否按下或者未按下,因为在按下按钮并下压把手开门,开门松开把手后,在弹簧的顶出作用下,按钮是会自动弹出的,所以该门锁的防盗性能优越,无论在何时上提把手都能达到反锁的效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后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锁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限位盖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方条套筒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按钮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压板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未按下按钮时的把手柄结构局部剖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按下按钮时的把手柄结构局部剖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把手柄的局部剖视图。其中:锁面1,安装容腔11,第一固定孔12,第二固定孔13,把手2,按钮容腔21,转轴容腔22,把手柄23,把手盖24,按钮3,触按端31,长凸筋32,弹簧4,扭簧5,限位盖6,盖面61,转轴62,动作凸筋63,卡槽64,离合通孔65,上凸起66,下凸起67,限位螺钉7,方条套筒8,圆柱筒81,离合槽811,限位板82,阻挡端821,随动凸筋822,限位块9,压板91,杯头螺丝92,衬套93,圆形通孔9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防猫眼开锁的门锁,包括锁面1、把手2、按钮3、弹簧4、扭簧5、限位盖6、限位螺钉7、方条套筒8和限位块9;所述锁面1的背部设置有安装容腔11;所述安装容腔1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2;所述把手2的一端设置有按钮容腔21和转轴容腔22;所述按钮3的一端为触按端31,所述按钮3的另一端设置有多根长凸筋32,且多根所述长凸筋32朝触按端31背部延伸;所述按钮3设置于所述把手2的按钮容腔21中,所述弹簧4设置于多个长凸筋32之间,其一端顶在所述按钮3上,另一端顶在所述按钮容腔21的端面;所述限位盖6包括盖面61和转轴62,所述转轴62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盖面61底面的中部,所述盖面61底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动作凸筋63,所述转轴62的外缘上设置有多个卡槽64,卡槽64与转轴62的轴线平行;所述转轴62内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离合通孔65;所述方条套筒8包括圆柱筒81和限位板82,所述限位板82设置于所述圆柱筒81的一端,且与圆柱筒81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所述限位板82的一端设置为阻挡端821,所述限位板82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随动凸筋822,所述随动凸筋822垂直于所述限位板82,所述随动凸筋822朝所述圆柱筒81的另一端延伸;所述圆柱筒81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离合槽811;所述限位块9设置于所述限位盖6的盖面61上,与所述第一固定孔12相对180°;所述限位螺钉7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孔12中,所述扭簧5套在所述安装容腔11外侧,所述扭簧5的两个引脚卡在所述限位螺钉7上,所述限位盖6的转轴62穿过所述安装容腔11和转轴容腔22与所述把手2固定连接,且其盖面61上的动作凸筋63卡在所述扭簧5的两个引脚之间;所述圆柱筒81的另一端端部不越过所述转轴62的另一端端部;所述圆柱筒81设置于所述离合通孔65中,所述方条套筒8的限位板82一端被压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猫眼开锁的门锁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猫眼开锁的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面、把手、按钮、弹簧、扭簧、限位盖、限位螺钉、方条套筒和限位块;所述锁面的背部设置有安装容腔;所述安装容腔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把手的一端设置有按钮容腔和转轴容腔;所述按钮的一端为触按端,所述按钮的另一端设置有多根长凸筋,且多根所述长凸筋朝触按端背部延伸;所述按钮设置于所述把手的按钮容腔中,所述弹簧设置于多个长凸筋之间,其一端顶在所述按钮上,另一端顶在所述按钮容腔的端面;所述限位盖包括盖面和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盖面底面的中部,所述盖面底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动作凸筋,所述转轴的外缘上设置有多个卡槽,卡槽与转轴的轴线平行;所述转轴内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离合通孔;所述方条套筒包括圆柱筒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圆柱筒的一端,且与圆柱筒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设置为阻挡端,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随动凸筋,所述随动凸筋垂直于所述限位板,所述随动凸筋朝所述圆柱筒的另一端延伸;所述圆柱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离合槽;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限位盖的盖面上,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180°;所述限位螺钉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中,所述扭簧套在所述安装容腔外侧,所述扭簧的两个引脚卡在所述限位螺钉上,所述限位盖的转轴穿过所述安装容腔和转轴容腔与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且其盖面上的动作凸筋卡在所述扭簧的两个引脚之间;所述圆柱筒的另一端端部不越过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端部;所述圆柱筒设置于所述离合通孔中,所述方条套筒的限位板一端被压在所述盖面上但不压死;所述随动凸筋也卡在所述扭簧的两个引脚之间,所述限位板的阻挡端抵靠在所述限位块上;所述离合槽处于限位盖的卡槽的径向后方,相互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猫眼开锁的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面、把手、按钮、弹簧、扭簧、限位盖、限位螺钉、方条套筒和限位块;所述锁面的背部设置有安装容腔;所述安装容腔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把手的一端设置有按钮容腔和转轴容腔;所述按钮的一端为触按端,所述按钮的另一端设置有多根长凸筋,且多根所述长凸筋朝触按端背部延伸;所述按钮设置于所述把手的按钮容腔中,所述弹簧设置于多个长凸筋之间,其一端顶在所述按钮上,另一端顶在所述按钮容腔的端面;所述限位盖包括盖面和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盖面底面的中部,所述盖面底部的边缘处设置有动作凸筋,所述转轴的外缘上设置有多个卡槽,卡槽与转轴的轴线平行;所述转轴内沿轴向方向设置有离合通孔;所述方条套筒包括圆柱筒和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于所述圆柱筒的一端,且与圆柱筒的中心轴线相互垂直;所述限位板的一端设置为阻挡端,所述限位板的另一端上设置有随动凸筋,所述随动凸筋垂直于所述限位板,所述随动凸筋朝所述圆柱筒的另一端延伸;所述圆柱筒的另一端设置有多个离合槽;所述限位块设置于所述限位盖的盖面上,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相对180°;所述限位螺钉安装于所述第一固定孔中,所述扭簧套在所述安装容腔外侧,所述扭簧的两个引脚卡在所述限位螺钉上,所述限位盖的转轴穿过所述安装容腔和转轴容腔与所述把手固定连接,且其盖面上的动作凸筋卡在所述扭簧的两个引脚之间;所述圆柱筒的另一端端部不越过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端部;所述圆柱筒设置于所述离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启黎宇吴国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汇泰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