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method of improving the anti fatigue performance of the arm joints of the high speed EMU is made. According to the position of the arm node, the arm node is divided into two vulcanized body and the core shaft assembly structure, of which the mutual pairs of the two vulcanizates are mounted on the core shaft, and the vulcanized body rubber body of the arm node is realized by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outer sleeve and the inner sleeve. Compression, through the radial pre compression and the axial pre compression of the arm node, the rubber body is in the tensile state when the joint is subjected to longitudinal and lateral force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anti fatigue performance of the product. At the same time, the diameter of the arm and the axial stiffness of the arm are adjusted, and the axial limit device and the overload protection device are set up in the arm of the arm, and the axial movement during the operation of the arm node is prevented by the axial limit device, and the overload protection device can prevent the overloading of the arm nod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高速动车组转臂节点抗疲劳性能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一种提高车辆的系统部件性能的方法,具体涉及到一种提高高速动车组转臂节点抗疲劳性能的方法,主要用于我国标准动车组的转向架一系减振系统。属轨道交通车辆关键部件制造
技术介绍
为了真正形成我们国家自主的统一高铁标准技术,我国在2012年开始就提出了要建立中国自己的标准动车组。所谓中国标准动车组:简称标动,指中国标准体系占主导地位的动车组(在254项重要标准中,各种中国标准占84%),其功能标准和配套轨道的施工标准都高于欧洲标准和日本标准,具有鲜明而全面的中国特征;这也指在面对多样化CRH的环境里(包括四大引进类型和中国自主设计的CRH6),对中国动车组实行标准化(统一化)设计以互联互通。这种新研制的新型动车组又增加兼容性、不脱轨等大批特点,因此形成了鲜明而全面的中国特征,被冠名动车组中国标准(华标),代表目前世界动车组技术的先进标准体系。研制中国标准动车组的主要目的在于:1、科研创新、技术攻关的需要。加强高速铁路关键技术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使中国高铁技术保持世界领先水平。2、统一标准,降低成本的需要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高速动车组转臂节点抗疲劳性能的方法,根据转臂节点所处位置,将转臂节点分成两个硫化体与芯轴压装组合式结构,其中两个硫化体的相互对装在芯轴上,且通过外套与内套的相对位置实现转臂节点硫化体橡胶体预压缩,其特征在于:转臂节点通过对转臂节点硫化体同时实施径向预压缩和轴向预压缩来避免转臂节点在承受纵向力、横向力时橡胶体处于拉伸状态,有效提高产品抗疲劳性能。同时通过该方式调整转臂节点径、轴向刚度;同时在转臂节点内设置轴向限位装置和过载保护装置,通过轴向限位装置防止转臂节点运行过程中的轴向窜动,通过过载保护装置防止转臂节点过载运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高速动车组转臂节点抗疲劳性能的方法,根据转臂节点所处位置,将转臂节点分成两个硫化体与芯轴压装组合式结构,其中两个硫化体的相互对装在芯轴上,且通过外套与内套的相对位置实现转臂节点硫化体橡胶体预压缩,其特征在于:转臂节点通过对转臂节点硫化体同时实施径向预压缩和轴向预压缩来避免转臂节点在承受纵向力、横向力时橡胶体处于拉伸状态,有效提高产品抗疲劳性能。同时通过该方式调整转臂节点径、轴向刚度;同时在转臂节点内设置轴向限位装置和过载保护装置,通过轴向限位装置防止转臂节点运行过程中的轴向窜动,通过过载保护装置防止转臂节点过载运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高速动车组转臂节点抗疲劳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过对转臂节点硫化体同时实施径向预压缩和轴向预压缩来调整转臂节点径、轴向刚度是对转臂节点外套实施径向收缩,使得硫化体橡胶径向压缩,实现径向刚度调整;同时通过转臂节点的内套轴向移动压缩硫化体橡胶,实现轴向刚度调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高速动车组转臂节点抗疲劳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转臂节点外套实施径向收缩是将转臂节点两个硫化体组装整体压入径向挤压工装,使得转臂节点外套径向收缩,再压入转臂内,从而对硫化体橡胶体实施径向预压缩。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提高高速动车组转臂节点抗疲劳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臂节点外套是由两个硫化体的外套对装,且两个外套相连接的端面为三段式凸凹子口相配的台阶结构;其中一硫化体外套为凹式结构,另一硫化体外套为外凸结构,通过三段式凸凹子口过盈的配合组装连接在一起;转臂节点的外套先相互通过子口配装在一起,再整体通过压力机压入径向挤压工装,使得转臂节点整体形成径向压缩;径向压缩的范围为硫化体橡胶层厚度的5%-15%。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高速动车组转臂节点抗疲劳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向限位包括转臂节点外套限定、硫化体橡胶体限定、内套限定和/或芯轴限定四个方面的组合限定,通过转臂节点外套限定、硫化体橡胶体限定、内套限定和/或芯轴限定四个方面的组合限定实现防止转臂节点运行过程中的轴向窜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提高高速动车组转臂节点抗疲劳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臂节点外套限定是将两个硫化体的外套对装,且两个外套相连接的端面为三段式凸凹子口相配的台阶结构;其中一硫化体外套为凹式结构,另一硫化体外套为外凸结构,通过三段式凸凹子口过盈的配合组装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三段式凸凹子口相配的三段式台阶结构中的转臂节点两外套相配端面的靠外套外的外配合面部分组装后相互接触在一起,而靠外套内的内配合面部分组装后相互端面不接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俊辉,张玉祥,罗俊,蒋仲三,冯万盛,刘畅,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