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式零部件脱模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95837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旋转式零部件脱模模具,包括机架,机架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模,机架上固定有固定模,机架上设有第一驱动机构,固定模内滑动连接有顶杆,固定模内开有空腔,顶杆滑动连接在空腔内,空腔上开有进气孔,空腔上开有排气孔,机架上设有支撑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支撑台固接在转轴上,活动模滑动连接在支撑台上,固定模固定连接在支撑台上,机架上设有主水管,主水管内转动连接有涡轮,涡轮固定在转轴上,主水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机架上设有控制机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通过通孔、控制机构和顶杆等的设置,不仅可防止零部件脱模时只局部受力而发生的弯折问题,还可防止多次脱模操作问题的发生,提高了脱模效率。

Die die for rotating part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ould for stripping parts of rotating parts, including a frame, a sliding connection with an active die on the frame, a fixed mould fixed on the frame, a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on the frame, a top rod with a sliding connection in the fixed die, a cavity in the fixed die, a top rod sliding connected in the empty cavity, and a cavity on the cavity and a cavity open on the cavity. A support table is provided on the frame. The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on the frame. The support table is fix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The movable mould is slid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ing platform. The fixed die is fixed on the supporting platform. The main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main pipe on the frame, the mai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urbine, the vortex wheel is fix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and the main pipe is set on the main pipe. The first valve is equipped with a control mechanism on the frame.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is scheme can not only prevent the bending problem of partial force only when the parts are removed, but also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multiple demoulding operation problems, and raise the efficiency of demoul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式零部件脱模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零部件加工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转式零部件脱模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公知的电脑零部件注塑成型机脱模装置,其脱模是采用手工操作,在使用成型机注塑完成后,需要操作人员将活动模抬起,然后将零部件从固定模上取下,不仅操作速度慢,操作难度也比较大,不适应于全自动转盘注塑的生产要求。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02239538.5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操作的电脑全自动转盘注塑成型机自动脱模装置,在电脑全自动转盘注塑成型机转盘上设有若干个自动注塑脱模模具,在自动注塑脱模模具的水平面上的脱模工位安装有一个自动脱模汽(油)缸,自动脱模汽(油)缸安装在电脑全自动转盘注塑成型机的底座上。工作时,在电脑的全自动控制下,注塑后的自动注塑脱模模具转到脱模工位,活动模在模具伸缩杆的带动下缩回分模,同时自动脱模汽(油)缸靠紧自动注塑脱模模具,伸出脱模顶杆将固定模上的注塑成型件顶落,然后缩回脱模顶杆,活动模在模具伸缩杆的带动下伸出合模,完成一次脱模工序。以上方案通过汽(油)缸的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但以上方案还存在以下问题:顶杆与零部件接触的面积较小,在使用脱模顶杆顶落零部件时,而零部件远离顶杆与零部件接触的一侧与固定模仍然处于粘贴的状态,将会产生零部件一侧已顶离固定模,而另一侧粘连的问题,脱模的过程中,将有可能使零部件发生弯折,造成零部件的损坏,或者需要操作人员顶动数次,才能将零部件顶离固定模,延长脱模时间,降低脱模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在脱模时,防止零部件发生弯折,并能提高脱模效率的旋转式零部件脱模模具。本方案中的旋转式零部件脱模模具,包括机架,机架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模,机架上固定有固定模,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模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固定模内滑动连接有用于顶动零部件的顶杆,固定模内开有一侧与固定模模腔连通的空腔,顶杆滑动连接在空腔内,顶杆与空腔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空腔上开有进气孔,空腔上开有排气孔,机架上设置有支撑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支撑台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活动模滑动连接在支撑台上,固定模固定连接在支撑台上,机架上设置有主水管,主水管内转动连接有涡轮,涡轮固定在转轴上,主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阀门的开度的控制机构。本方案的原理为:机架可对整个模具进行支撑,零部件可在模具腔内注塑成型,零部件成型之后,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将驱动活动模与固定模分开,然后打开第一阀门,主水管连通,对主水管进行通水,水将顺着主水管流动,水流将驱动涡轮转动,涡轮将带动转轴转动,转轴将带动支撑台在机架上转动,支撑台带动固定模进行转动,使得缝隙处空气流动增大,加快了缝隙处分离的速度;控制机构用于对第一阀门的开度进行控制,操作人员可通过控制机构逐渐开大第一阀门,使得主水管的进水量逐渐增大,涡轮的转速将逐渐加快,涡轮将使转轴的转速逐渐加快,支撑台将随着转轴的转速加快而加快,从而使得缝隙处空气流动增大,空气压力逐渐加强,并使零部件逐渐脱离固定模,使得零部件将与固定模接触的面积逐渐减少,从而达到预分离的目的,避免了一开始气体压力就过大,并直接将零部件瞬间脱离固定模,使得零部件摔落至收集箱内,导致零部件损坏;最后通过进气孔对空腔内通气,空腔内压力增大,气体将推动顶杆向模具腔内滑动,顶杆将顶动零部件与固定模彻底脱离,完成了零部件的脱模操作;脱模完毕后,停止对空腔通气,空腔内的气体从排气孔排出,空腔捏的压力减小,顶杆将在第一弹簧的弹力下复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通过转轴、控制机构和顶杆等的设置,使得零部件在脱模的过程中,通过控制机构控制零部件转动的转速逐渐增大,使得零部件与固定模之间的缝隙也逐渐增大,零部件可逐渐地与固定模分离,最后再通过顶杆将零部件彻底顶离固定模,不仅可防止零部件脱模时只局部受力而发生的弯折问题,还可防止多次脱模操作问题的发生,提高了脱模效率。进一步,控制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转轴上的第一凸轮、滑动连接在机架上的压杆、固定连接在第一阀门阀杆上的棘轮和棘爪,第一凸轮与压杆相抵,压杆与机架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棘爪枢接在压杆上,棘爪与棘轮啮合,棘轮与第一阀门壁之间连接有扭簧,机架上固定有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之间连通有通气管,通气管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第一活塞缸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缸上开有补气孔,压杆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第二活塞缸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缸上开有出气孔,出气孔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二活塞与第二活塞缸缸壁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第二活塞上连接有第一楔杆,机架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楔杆,第二楔杆与机架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第一楔杆与第二楔杆相抵,第二楔杆上固定有限位棘爪,限位棘爪与棘轮相啮合。脱模时,转轴带动第一凸轮转动,第一凸轮将与第二弹簧配合地使压杆往复地滑动,压杆将带动棘爪和第一活塞往复地运动,棘爪将间歇地带动棘轮转动,棘轮将逐渐将第一阀门的开度变大,从而实现了零部件逐渐脱离活动模的操作;同时第一活塞往复地运动,将把第一活塞缸内的气体推入到第二活塞缸内,由于单向进气阀的设置,第二活塞缸内的气体将不会到流入第一活塞缸内,第一活塞每次向第二活塞缸内推入气体后,第一活塞缸内的气体通过补气孔进行补气,第二活塞缸内的气压逐渐增大,第二活塞缸内的气体将逐渐推动第一楔杆向靠近第二楔杆的方向运动,第二楔杆将向远离棘轮的方向运动,限位棘爪将逐渐脱离棘轮,棘轮通过扭簧的设置,在棘爪与棘轮脱离时,棘轮反转复位,并使第一阀门的开度减小,此时零部件也基本与固定模分离,扇齿轮停止转动,打开第二阀门,第二活塞缸内的气体通过出气孔流入到空腔内,空腔内压力将增大,气体将推动顶杆将零部件彻底顶离固定模,同时气体也从排气孔逐渐流出,而使顶杆逐渐复位,关闭第二阀门,从而完成了零部件的脱模操作;在打开第二阀门时,第二活塞缸内的压力减小,第二活塞将会在第三弹簧的拉动下复位,第一楔杆将会复位,第四弹簧将推动第二楔杆复位,限位棘爪重新对棘轮产生限位。进一步,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闸阀。闸阀的设置,方便了对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控制。进一步,第二阀门的阀杆上设置有齿轮,第二楔杆上固定连接有齿条,齿条用于与齿轮啮合。在第二楔杆远离棘轮运动时,第二楔杆带动齿条滑动,齿条将带动齿轮转动,齿轮将带动第二阀门的阀杆转动,并将第二阀门打开,第二活塞缸内的压力减小,并使第二活塞复位,从而完成了限位棘爪的重新限位操作;可使扇齿轮一直转动,从而棘爪可对棘轮进行重复性地调节操作,如此循环,使得零部件与固定模脱离的更加充分,防止了零部件的损坏。进一步,机架上固定有中空的圆环座,固定模伸出于支撑台,固定模伸出于支撑台的部分转动连接在圆环座上,圆环座与进气孔连通,圆环座与第二阀门连通。第二阀门开启时,第二活塞缸内的气体将从连通管进入到圆环座内,并通过圆环座流入到空腔内,从而实现了空腔内气体压力的增大。进一步,支撑台上滑动连接有安装台,活动模滑动连接在安装台上,固定模固定连接在安装台上,安装台滑动连接在支撑台上,安装台与支撑台之间焊接有第五弹簧,支撑台上转动连接有第二凸轮,第二凸轮与安装台相抵,第一驱动机构滑动连接在安装台上,第二驱动机构固定在安装台上。第二凸轮与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旋转式零部件脱模模具

【技术保护点】
旋转式零部件脱模模具,包括机架,机架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模,机架上固定有固定模,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模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固定模内滑动连接有用于顶动零部件的顶杆,其特征在于:固定模内开有一侧与固定模模腔连通的空腔,顶杆滑动连接在空腔内,顶杆与空腔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空腔上开有进气孔,空腔上开有排气孔,机架上设置有支撑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支撑台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活动模滑动连接在支撑台上,固定模固定连接在支撑台上,机架上设置有主水管,主水管内转动连接有涡轮,涡轮固定在转轴上,主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阀门的开度的控制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旋转式零部件脱模模具,包括机架,机架上滑动连接有活动模,机架上固定有固定模,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活动模滑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固定模内滑动连接有用于顶动零部件的顶杆,其特征在于:固定模内开有一侧与固定模模腔连通的空腔,顶杆滑动连接在空腔内,顶杆与空腔壁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空腔上开有进气孔,空腔上开有排气孔,机架上设置有支撑台,机架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支撑台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活动模滑动连接在支撑台上,固定模固定连接在支撑台上,机架上设置有主水管,主水管内转动连接有涡轮,涡轮固定在转轴上,主水管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控制第一阀门的开度的控制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式零部件脱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转轴上的第一凸轮、滑动连接在机架上的压杆、固定连接在第一阀门阀杆上的棘轮和棘爪,第一凸轮与压杆相抵,压杆与机架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棘爪枢接在压杆上,棘爪与棘轮啮合,棘轮与第一阀门壁之间连接有扭簧,机架上固定有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第一活塞缸和第二活塞缸之间连通有通气管,通气管上设置有单向进气阀,第一活塞缸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第一活塞缸上开有补气孔,压杆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献平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鑫际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