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式灭火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9138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6:39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消防用品领域,提供了一种手持式灭火棒,包括:壳体,由喷嘴、注药腔、中间件接头及手柄组成,喷嘴设于注药腔的一端,注药腔的另一端通过中间接头与手柄的一端连接;设于注药腔内的药柱,药柱靠近中间接头的端面上设有两根引线;设于手柄内的干电池,干电池的负极与其中一根引线连接,电池的正极通过触发开关与另一根引线连接,该触发开关设于中间连接件。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手持式灭火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体积小,且重量轻,使用更加灵活,便于随身携带,且适用于移动场所及狭小场所的扑火;2.无需带压存储,运输携带更方便;3.将干电池作为电源,维护更换方便,用直流电作为药注的启动引发方式,安全可靠。

Hand-held fire fighting rod

The invention is suitable for the field of fire-fighting articles, providing a hand-held fire extinguisher, which consists of a shell, consisting of a nozzle, a drug injection cavity, a middleware joint and a handle. The nozzle is located at one end of the injection chamber, the other end of the injection chamber is connected to the end of the handle through the intermediate joint; the drug column is located in the injection cavity and the column is close to the middle. The end face of the joint is equipped with two lead wires, a dry battery in the handle, the negative pole of the dry battery is connected with one of the lead wires, and the positive pole of the battery is connected with another lead wire through the trigger switch, and the trigger switch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connection. The hand held fire extinguishing r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the following beneficial effects: 1. small size, light weight, more flexible use, easy to carry, and suitable for fire fighting in mobile places and small places; 2. without pressure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more convenient; 3. the dry battery is used as the electric source, and the maintenance and replacement is convenient and direct current is used as the direct current. It is safe and reliable for the initiation of drug inj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持式灭火棒
本专利技术属于消防用品领域,提供了一种手持式灭火棒。
技术介绍
手持式灭火棒是用于扑灭前期火灾的消防器材,能用于扑救A类、B类、E类、F类火灾,传统的灭火器分量重,不便于随着携带,此外,传统灭火体积大,不适用于移动式场所或狭小空间的扑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式灭火棒,旨在解决现有灭火器不方便随身携带、及不适用于移动式场所或狭小空间的扑火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持式灭火棒,所述手持式灭火棒包括:壳体,由喷嘴、注药腔、中间件接头及手柄组成,喷嘴设于注药腔的一端,注药腔的另一端通过中间接头与手柄的一端连接;设于注药腔内的药柱,药柱靠近中间接头的端面上设有两根引线;设于手柄内的干电池,干电池的负极与其中一根引线连接,干电池的正极通过触发开关与另一根引线连接,该触发开关设于中间连接件上。进一步的,所述触发开关上设有保险销,该保险销垂直于触发开关的启动方向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在药柱与注药腔内设有隔热层。进一步的,在注药腔靠近喷嘴端的内侧设有弹性挡圈,弹性挡圈与药柱端面过盈配合。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式灭火棒包括:套筒,套筒的一端与注药腔螺纹连接,另一端的内侧设有带通孔的连接块,连接块通过泄压连接机构与套筒内侧壁连接,喷嘴固定于所述通孔内。进一步的,所述泄压连接机构包括:设于连接块上的凹槽,凹槽的延伸方向与药柱的喷射方向垂直,在凹槽内设有弹簧及弹珠,弹簧的一端与凹槽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弹珠接的一侧触连接,弹珠的另一侧与设于套筒内侧壁的弧面接触。进一步的,套筒与注药腔之间、注药腔与中间连接件、中间连接件与手柄通过O形圈密封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式灭火棒包括:底盖,底盖与手柄远离中间连接件一端,与手柄的口螺纹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手持式灭火棒包括:锥形弹簧及导电底托,锥形弹簧的一端与底盖的内端面固定,另一端与导电底托一端面接触,导电底托的另一端面与干电池的负极接触。进一步的,在药柱靠近中间连接件的一端设有隔热垫,两引线穿过隔热垫与干电池的正极及负极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手持式灭火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体积小,且重量轻,使用更加灵活,便于随身携带,且适用于移动场所及狭小场所的扑火;2.无需带压存储,运输携带更方便;3.将干电池作为电源,维护更换方便,用直流电作为药注的启动引发方式,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灭火棒的结构示意图;1.喷嘴、2.注药腔、3.中间件接头、4.手柄、5.药柱、6.干电池、7.触发开关、8.保险销、9.隔热层、10.弹性挡圈、11.套筒、12.连接块、13.凹槽、14.弹簧、15.弹珠、16.底盖、17.导电底托、18.锥形弹簧、19.隔热垫。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灭火棒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相关的部分。该手持式灭火棒包括:壳体,由喷嘴1、注药腔2、中间件接头3及手柄4组成,喷嘴1设于注药腔2的一端,注药腔2的另一端通过中间接头3与手柄4的一端连接;设于注药腔2内的药柱5,药柱5靠近中间接头3的端面上设有两根引线(图中未示出);设于手柄4内的干电池6,干电池6的负极与其中一根引线连接,干电池6的正极通过触发开关7与另一根引线连接,该触发开关7设于中间连接件3上。基于上述手持式灭火棒的灭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喷嘴对准明火;S2、控制触发开关处于导通状态,通过引线将干电池释放的电流引入药柱靠近中间接头的端面;S3、药柱基于导入的电流进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释放的灭火剂经喷嘴喷向明火,已达到灭火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手持式灭火棒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体积小,且重量轻,使用更加灵活,便于随身携带,且适用于移动场所及狭小场所的扑火;2.无需带压存储,运输携带更方便;3.将干电池作为电源,维护更换方便,用直流电作为药注的启动引发方式,安全可靠。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用于防止触发开关7被误开,在触发开关7上设有保险销8,该保险销8垂直于触发开关7的启动方向设置,只有在拔掉保险销8的情况下,才能使触发开7关闭合,进行灭火操作。为了避免由于药柱5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传到至灭火棒的壳体,致使灭火棒壳体温度过高,以烫伤使用人员,因此,在药柱5与注药腔2内设有隔热层9。为了便于药柱5的固定,在注药腔2靠近喷嘴1端的内侧设有弹性挡圈10,弹性挡圈10与药柱5端面过盈配合。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手持式灭火棒包括:套筒11,套筒11的一端与注药腔2螺纹连接,另一端的内侧设有带通孔的连接块12,连接块12通过泄压连接机构与套筒11内侧壁连接,喷嘴1固定于所述通孔内;该泄压连接机构包括:设于连接块12上的凹槽13,凹槽13的延伸方向与药柱5的喷射方向垂直,在凹槽13内设有弹簧14及弹珠15,弹簧14的一端与凹槽13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弹珠15接的一侧触连接,弹珠15的另一侧与设于套筒11内侧壁的弧面接触。当灭火棒处于正常状态时,药柱产生的溶胶烟雾经喷嘴1喷出,若喷嘴故障或药柱反应失控,一旦压力过高,可通过泄压机构使整个喷嘴1从套筒11内脱开,以快速泄除药柱腔的内部压力,防止压力过高使药注腔2爆裂。灭火棒的各连接部件之间通过O型密封圈进行密封连接,可以避免潮气进入灭火棒的内部,因此套筒11与注药腔2之间、注药腔2与中间连接件3、中间连接件3与手柄4通过O形圈密封连接,为了方便对干电池进行更换,在手柄4远离中间连接件3一端设有底盖16,底盖16与手柄4的口螺纹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手持式灭火棒包括:导电底托17及锥形弹簧18,锥形弹簧18一端与底盖16的内端面固定,另一端与导电底托17一端面接触,导电底托17的另一端面与干电池6的负极接触。为了避免由于药柱5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辐射到干电池6上,在药柱5靠近中间连接件3的一端设有隔热垫19,两引线穿过隔热垫19与干电池6的正极及负极连接。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手持式灭火棒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持式灭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灭火棒包括:壳体,由喷嘴、注药腔、中间件接头及手柄组成,喷嘴设于注药腔的一端,注药腔的另一端通过中间接头与手柄的一端连接;设于注药腔内的药柱,药柱靠近中间接头的端面上设有两根引线;设于手柄内的干电池,干电池的负极与其中一根引线连接,干电池的正极通过触发开关与另一根引线连接,所述触发开关设于中间连接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式灭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灭火棒包括:壳体,由喷嘴、注药腔、中间件接头及手柄组成,喷嘴设于注药腔的一端,注药腔的另一端通过中间接头与手柄的一端连接;设于注药腔内的药柱,药柱靠近中间接头的端面上设有两根引线;设于手柄内的干电池,干电池的负极与其中一根引线连接,干电池的正极通过触发开关与另一根引线连接,所述触发开关设于中间连接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灭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开关上设有保险销,该保险销垂直于触发开关的启动方向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灭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药柱与注药腔内设有隔热层。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灭火棒,其特征在于,在注药腔靠近喷嘴端的内侧设有弹性挡圈,弹性挡圈与药柱端面过盈配合。5.如权利要求1的手持式灭火棒,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式灭火棒包括:套筒,套筒的一端与注药腔螺纹连接,另一端的内侧设有带通孔的连接块,连接块通过泄压连接机构与套筒内侧壁连接,喷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霍文军李福敏刘玥郭跃新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盛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