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囊茶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93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5: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囊茶壶,包括茶漏、气囊、壶体和扣接于所述壶体的壶盖,所述茶漏设于所述壶体内部,所述茶漏设置有多个出水孔,所述茶漏的开口端与所述气囊相连通,所述气囊位于所述壶盖的顶侧。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气囊茶壶,该气囊茶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实现茶漏内的茶叶茶汁完全渗出,茶叶的出味速度较快,茶水的口感良好;高压的白领人群在挤压气囊泡茶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压力的释放从而保证身心健康,该茶壶具有减压的功效,适用于办公室高压人群,而整个茶壶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应用价值高。

An air bag teapot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ir bag teapot, which includes a teapot, an air bag, a pot body and a pot cover connected to the body of the pot. The tea leak is arranged inside the pot body, the tea leak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water holes, the opening end of the tea leak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bag, and the air bag is located on the top side of the pot cover. The air bag teapot with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low in cost. The tea tea juice in the tea leaking can be completely exuded from the tea tea juice in the tea leaking. The taste of tea is faster and the taste of the tea is good. The high pressure white-collar workers can realize self pressure release in the process of squeezing the tea and thus ensure the body and mind. Health, the teapot has the function of decompression, suitable for high pressure crowd in the office, and the whole teapot is simple in structure, low in cost and high in applic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囊茶壶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具
,具体涉及一种气囊茶壶。
技术介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品茶已成为现代人工作之余的养身、健身之道。一般的茶壶在使用时,只是把茶叶放在茶壶里,用其它加热容器烧好水后倒入茶壶里,当泡至一定时间后将茶水和茶叶分离再倒入茶水容器里,使用茶具较多且比较麻烦,由此茶叶和水未分离,容易喝到茶叶。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茶漏实现将茶叶与水隔离,避免喝到茶叶的问题,但采用茶漏会使得茶叶中的茶汁不能完全挤出,从而使得茶叶的未能完全出味,且茶叶的出味缓慢,影响茶水的口感,且在茶漏中的茶叶残渣中含有较多水分未被挤出,造成茶叶的浪费;此外,对于办公室内工作压力很高的白领人群而言,现有的茶壶比较单一,高压人群在泡茶过程中不能实现减压,由此使得茶壶在办公室应用中缺乏竞争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囊茶壶,该气囊茶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实现茶漏内的茶叶茶汁完全渗出,茶叶的出味速度较快,茶水的口感良好,且能够使高压人群在泡茶过程中实现减压,提高该茶壶的应用价值。基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气囊茶壶,包括找平座和压平罩,包括茶漏、气囊、壶体和扣接于所述壶体的壶盖,所述茶漏设于所述壶体内部,所述茶漏设置有多个出水孔,所述茶漏的开口端与所述气囊相连通,所述气囊位于所述壶盖的顶侧。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壶盖包括盖体和用于与所述茶漏的开口端相连接的凸起,所述盖体扣接于所述壶体,所述凸起的一端与所述气囊相连接,所述凸起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孔道,所述出气孔道两端分别与所述气囊和所述茶漏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气孔道的孔径为2.0-3.0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起和所述茶漏的开口端通过螺纹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凸起的内部设置有空气腔室,所述出气孔道和所述气囊均与所述空气腔室相连通。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气囊为硅胶气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硅胶气囊的外形为球形结构,所述硅胶气囊的外径为25-35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硅胶气囊的厚度为1.5-2.5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出水孔设置于所述茶漏的底部,且各所述出水孔的孔径为0.8-1.0mm。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茶漏的材质为不锈钢。实施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茶壶设置的茶漏可使得茶壶内的茶叶不会混入茶水中,保证人们品茶体验良好,茶漏设置有多个出水孔可使得茶漏内的茶叶茶汁迅速出味;人们可以在泡茶过程中挤压气囊,而气囊内的空气被挤压至茶漏内能够加速茶漏内茶叶的出味,使得茶水的口感良好,且使得茶叶残渣内水分充分挤出,使得茶叶被充分利用;此外,高压的白领人群在挤压气囊泡茶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压力释放,从而保证身心健康,该茶壶具有减压的功效,适用于办公室高压人群,而整个茶壶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应用价值高。2、壶盖包括盖体和用于与茶漏的开口端相连接的凸起,盖体扣接于壶体,由此使得整个壶盖的结构合理,凸起的一端与所述气囊相连接,凸起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孔道,由此保证气囊内的空气可以通过出气孔道进入到茶漏内,且使得气流通过出气孔道进入茶漏时实现加压,进而使得茶漏内的茶叶茶味被充分迅速挤出。3、出气孔道的孔径为2.0-3.0mm,从而保证茶漏内能够进入足量的气流,且使得气流进入茶漏时压力高,能够挤出茶叶内的茶汁,需要指出的是,当出气孔道的孔径过小时,会使得气囊内进入茶漏的进气速度缓慢,影响泡茶速度,而当出气孔道的孔径过大时,则会使得进而茶漏的气流压强太小,从而使得茶叶的茶汁析出效果不佳,故上述孔径为优选方案。4、凸起和茶漏的开口端通过螺纹连接,由此使得整个茶壶结构拆卸方便。5、凸起的内部设置有空气腔室,出气孔道和气囊均与空气腔室相连通,由此增加了气囊内的气流量,从而通过气囊挤压足量空气至茶漏,进而提高泡茶的效率。6、气囊为硅胶气囊,而硅胶具有无毒无味,热稳定性好、化学性质稳定、有较高的机械强度,保证气囊的使用寿命长,且硅胶的材质柔软,提高用户的泡茶体验。此外,硅胶气囊的外形为球形结构,硅胶气囊的外径为25-35mm,采用该形状和该尺寸的硅胶气囊能够提高用户的舒适度,且该尺寸的储气量充足。而所述硅胶气囊的厚度为1.5-2.5mm,保证该硅胶气囊的结构强度的同时,节省生产成本。7、出水孔设置于所述茶漏的底部,且各出水孔的孔径为0.8-1.0mm,由此使得茶漏内的茶叶不会从茶漏中流出,且保证茶漏内的茶叶能够与壶体内的水进行充分接触,从而使得茶叶的出味效果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气囊茶壶的剖切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气囊茶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茶漏,2-气囊,3-壶体,4-壶盖;11-出水孔,41-盖体,42-凸起;41a-卡槽,42a-出气孔道,42b-空气腔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至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囊茶壶,包括茶漏1、气囊、壶体3和扣接于所述壶体3的壶盖4,所述茶漏1设于所述壶体3内部,所述茶漏1设置有多个出水孔11,多个出水孔11可使得茶漏1内的茶叶茶汁迅速出味,茶漏1的设置也使得茶壶内的茶叶不会混入茶水中,保证人们品茶体验良好,所述茶漏1的开口端与所述气囊2相连通,所述气囊2位于所述壶盖4的顶侧,由此人们可以在泡茶过程中挤压气囊2,而气囊2内的空气被挤压至茶漏1内能够加速茶漏1内茶叶的出味,使得茶水的口感良好,且使得茶叶残渣内水分充分挤出,使得茶叶被充分利用;此外,高压的白领人群在挤压气囊2泡茶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压力的释放从而保证身心健康,该茶壶具有减压的功效,适用于办公室高压人群,应用价值高。基于以上技术方案,茶壶设置的茶漏1可使得茶壶内的茶叶不会混入茶水中,保证人们品茶体验良好,茶漏1设置有多个出水孔11可使得茶漏1内的茶叶茶汁迅速出味;人们可以在泡茶过程中挤压气囊2,而气囊2内的空气被挤压至茶漏1内能够加速茶漏1内茶叶的出味,使得茶水的口感良好,且使得茶叶残渣内水分充分挤出,使得茶叶被充分利用;此外,高压的白领人群在挤压气囊2泡茶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压力释放,从而保证身心健康,该茶壶具有减压的功效,适用于办公室高压人群,而整个茶壶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应用价值高。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壶盖4包括盖体41和用于与所述茶漏1的开口端相连接的凸起42,所述盖体41扣接于所述壶体3,需要指出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盖体41设置有卡槽41a,卡槽41a用于和壶体3的壶口相配合,从而使得盖体41与壶体3配合紧密,密封性良好,进而使得整个壶盖4的结构合理,所述凸起42的一端与所述气囊2相连接,所述凸起42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孔道42a,所述出气孔道42a两端分别与所述气囊2和所述茶漏1相连通,由此保证气囊2内的空气可以通过出气孔道42a进入到茶漏1内,且使得气流通过出气孔道42a进入茶漏1时实现加压,进而使得茶漏1内的茶叶茶味被充分迅速挤出。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孔道42a的孔径为2.0-3.0mm,从而保证茶漏1内能够进入足量的气流,且使得气流进入茶漏1时压力高,能够挤出茶叶内的茶汁,需要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气囊茶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茶壶,其特征在于:包括茶漏、气囊、壶体和扣接于所述壶体的壶盖,所述茶漏设于所述壶体内部,所述茶漏设置有多个出水孔,所述茶漏的开口端与所述气囊相连通,所述气囊位于所述壶盖的顶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茶壶,其特征在于:包括茶漏、气囊、壶体和扣接于所述壶体的壶盖,所述茶漏设于所述壶体内部,所述茶漏设置有多个出水孔,所述茶漏的开口端与所述气囊相连通,所述气囊位于所述壶盖的顶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壶盖包括盖体和用于与所述茶漏的开口端相连接的凸起,所述盖体扣接于所述壶体,所述凸起的一端与所述气囊相连接,所述凸起的底部设置有出气孔道,所述出气孔道两端分别与所述气囊和所述茶漏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孔道的孔径为2.0-3.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囊茶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和所述茶漏的开口端通过螺纹连接。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科刘翔徐晓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