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瑾专利>正文

多功能背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897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5: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多功能背囊,包括背板,背板内侧面贴近背部,背板内侧面设有一弧形的凹槽形成空气流通通道,背板外侧面设有若干轮体组件,背板的左右侧面对称设有扶手,背板的下侧面对称设有支架组件;还包括背带,背带设为两组且对称设置背板的内侧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多功能背囊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仅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背板与人体后背贴合易导致皮肤过敏的问题;通过在背板外侧面设置轮体组件作为运载小车使用,在背板的内侧面上放置货物,提高了背囊的实用性。尤其对于体力消耗过大的士兵来说,降低了负重又不影响行军速度。另外,单独使用支架组件不仅可以作为拐杖使用,还可以作为探雷器的手柄来使用,提高了本发明专利技术多功能背囊的功能性。

Multifunctional Backpack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back sac, including the back plate, the inner side of the back plate is close to the back, the inner side of the back plate has an arc shaped groove forming an air circulation channel, the outer side of the back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wheel body components, the back side of the back plate is symmetrically equipped with a handrail, and the lower side of the back plate is equipped with a support component; it also includes a strap and a back strap. It is set to two groups and the inside surface of the backplane is arranged symmetrically. The multifunctional back sac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easy operation, and not only overcomes the problem of skin allergy caused by the fitting of the back plate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the back of the body on the back of the body, and by setting the wheel body component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back plate as a carrier car, placing the goods on the inside surface of the back plate and raising the practicality of the back sac. Especially for soldiers with excessive physical exertion, lowering the load does not affect the speed of marching. In addition, the single use support component can not only be used as a crutch, but also can be used as a handle of the mine detector, and improves the functionality of the multifunctional back bag of the in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背囊
本专利技术涉及军用装备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背囊。
技术介绍
背囊在部队现代战争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背囊内置U型铝合金支架,用于携带武器装备、生活用品等工具。目前,现有的背囊功能单一,而且长时间使用后背囊和士兵背部贴合,不利于空气流通,加之训练强度大,经常是汗流浃背,长此以往士兵的背部处在一个相对潮湿的环境,易导致皮肤过敏甚至更为严重的疾病,影响了训练进度,降低了士兵的战斗力。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背囊只能依靠士兵背着行军,加之武器等必备物资增大了负重。对体力消耗过大的士兵来说,如何能降低负重而又不影响行军速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便的多功能背囊,不仅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背板与人体后背贴合易导致皮肤过敏的问题,同时通过在背板外侧面设置轮体组件作为运载小车使用,在背板的内侧面上放置货物,提高了背囊的实用性。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多功能背囊,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内侧面贴近背部,所述背板内侧面设有一弧形的凹槽形成空气流通通道,所述背板外侧面设有若干轮体组件,所述背板的左右侧面对称设有扶手,所述背板的下侧面对称设有支架组件;还包括背带,所述背带设为两组且对称设置所述背板的内侧面。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轮体组件设为两组且对称设置。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轮体组件包括旋转轴、连接件、轮本体、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三磁体,所述轮本体通过铰接轴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末端,所述连接件的顶部通过旋转轴安装于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侧部,所述第二磁体、第三磁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两侧。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三磁体为磁铁。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扶手通过插接方式设置于所述背板上。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扶手呈L状。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扶手末端的外圆上对称设有结构相同的定位块,在所述背板上设有与所述扶手末端结构相同的孔。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支架组件包括支架本体,所述支架本体上端设有一螺柱,所述支架本体的下端设有转接件,所述转接件安装于所述背板下侧面凸起的限位槽内。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螺柱上还设有连接螺栓。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转接件上设有三个定位孔,在所述凸起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定位孔数量相等、位置相同的限位孔,所述转接件通过销钉依次穿过限位孔及定位孔固定于限位槽内。所述的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销钉至少设为两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多功能背囊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不仅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背板与人体后背贴合易导致皮肤过敏的问题;同时通过在背板外侧面设置轮体组件作为运载小车使用,在背板的内侧面上放置货物,提高了背囊的实用性。尤其对于体力消耗过大的士兵来说,降低了负重又不影响行军速度。另外,单独使用支架组件不仅可以作为拐杖使用,还可以作为探雷器的手柄来使用,提高了本专利技术多功能背囊的功能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背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多功能背囊A向视图;图3为图1中所述扶手末端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所述支架组件的转接件安装于所述背板上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背囊通过设置横杆作为运载小车使用的状态图。附图标记如下:1-背板;11-凹槽;12-凸起;121-限位槽;122-限位孔;123-销钉;2-轮体组件;21-旋转轴;211-轴套;22-连接件;23-轮本体;24-第一磁体;25-第二磁体;26-第三磁体;3-扶手;31-定位块;4-支架组件;41-支架本体;42-螺柱;43-转接件;44-连接螺栓;45-横杆;5-背带。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3、4、5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多功能背囊,包括背板1、轮体组件2、扶手3、支架组件4、背带5,所述背板1内侧面贴近背部,所述背板1内侧面设有一弧形的凹槽11形成空气流通通道,所述背板1外侧面设有若干轮体组件2,所述背板1的左右侧面对称设有扶手3,所述背板1的下侧面对称设有支架组件4,所述背带5设为两组且对称设置所述背板1的内侧面。通过背带5能够将本专利技术所述背囊背在人体后背上。在人体的后背和背板1之间可以设置有背包(图中未示)。如图2所示,轮体组件2设为两组且对称设置。进一步地,所述轮体组件2包括旋转轴21、连接件22、轮本体23、第一磁体24、第二磁体25、第三磁体26,所述轮本体23通过铰接轴设置于所述连接件22的末端,所述连接件22的顶部通过旋转轴21安装于所述背板1上,所述旋转轴21的两端固定有轴套211,所述第一磁体24设置于所述连接件22的侧部,所述第二磁体25、第三磁体26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轴21的两侧。所述第一磁体24、第二磁体25、第三磁体26为磁铁。如图2所述轮体组件2靠右的一侧中,所述第二磁体25设置于所述旋转轴21左侧,所述第三磁体26设置于所述旋转轴21右侧。当所述轮本体23处于旋转轴21的左侧时,通过第一磁体24与第二磁体25吸合使轮体组件2固定,此刻所述轮体组件2处于不使用的状态。当使用轮体组件2时,将轮本体23旋转,使得所述第一磁体24与第三磁体26吸合,此刻所述轮本体23与所述背板1垂直。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轮本体23与背板1的夹角可以大于90°。通过在背板1的外侧面设置轮体组件2,本专利技术所述多功能背囊能作为运载小车使用,在背板1的内侧面上放置货物,提高了背囊的实用性。如图5所示,图5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背囊通过设置横杆作为运载小车使用的状态图。作为运载小车使用时,通过设置横杆45,所述横杆45通过连接螺栓44固定于支架组件4上。通过横杆45能方便的拉动“运载小车”,操作便捷。需要说明的是,在此处所述轮体组件2处于使用的状态。如图1、3所示,扶手3通过插接方式设置于所述背板1上。进一步地,所述扶手3呈L状,其中,所述扶手3末端的外圆上对称设有结构相同的定位块31,在所述背板1上设有与所述扶手3末端结构相同的孔。通过插接的方式将扶手3的末端安装于背板1的两端。由于所述扶手3的结构相同,故所述扶手3互换性强。在本专利技术中,如图1所示扶手3与背板1平行且朝背板1的下侧设置,左侧的扶手3可以安装在背板1的右侧,同时扶手3的安装方向也可以设置为向上。如图1、4所示,支架组件4包括支架本体41,所述支架本体41上端设有一螺柱42,所述支架本体41的下端设有转接件43,所述转接件43安装于所述背板1下侧面凸起12的限位槽121内。其中,所述转接件43上设有三个定位孔,分别为第一定位孔431、第二定位孔432、第三定位孔433。在所述凸起12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定位孔431、第二定位孔432、第三定位孔433数量相等、位置相同的限位孔122,所述转接件43通过销钉123依次穿过限位孔122及定位孔固定于限位槽121内。进一步地,所述销钉123设为两个。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定位孔431与第二定位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背囊

【技术保护点】
多功能背囊,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内侧面贴近背部,所述背板内侧面设有一弧形的凹槽形成空气流通通道,所述背板外侧面设有若干轮体组件,所述背板的左右侧面对称设有扶手,所述背板的下侧面对称设有支架组件;还包括背带,所述背带设为两组且对称设置所述背板的内侧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多功能背囊,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所述背板内侧面贴近背部,所述背板内侧面设有一弧形的凹槽形成空气流通通道,所述背板外侧面设有若干轮体组件,所述背板的左右侧面对称设有扶手,所述背板的下侧面对称设有支架组件;还包括背带,所述背带设为两组且对称设置所述背板的内侧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背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组件设为两组且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背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轮体组件包括旋转轴、连接件、轮本体、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三磁体,所述轮本体通过铰接轴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末端,所述连接件的顶部通过旋转轴安装于所述背板上,所述第一磁体设置于所述连接件的侧部,所述第二磁体、第三磁体分别设置于所述旋转轴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背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扶手通过插接方式设置于所述背板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祥红张雨晨陈宏昱孙伟赫王正磊杨晶棋杨雄章李瑾
申请(专利权)人:李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