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8585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5: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雨伞,包括中棒、伞面、伞头及伞骨组件,所述伞面设置在所述中棒的一端,所述伞头设置在所述中棒的另一端,所述伞骨组件设置在所述伞面内侧用于支撑所述伞面,所述中棒上套设有用于控制所述伞骨从而带动所述伞面撑开或缩回的伞巢组件,所述雨伞还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伞巢组件连接用于供使用者控制所述伞巢组件沿所述中棒的长度方向运动,照明装置,所述照片装置设置在所述伞巢组件或所述操作件上用于在所述伞面撑开时提供照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雨伞,能够在操作打开雨伞的同时打开照明装置进行照明,解决了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打伞视线不清的问题,同时无需占用双手即可操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

Umbrella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umbrella consisting of a middle rod, an umbrella face, an umbrella head and an umbrella bone assembly. The umbrella face is set at one end of the rod, and the umbrella head is arranged on the other end of the center rod. The umbrella bone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inside of the umbrella surface to support the umbrella surface, and the middle rod upper sleeve is provided for controlling the umbrella. The umbrella also includes an umbrella assembly,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umbrella nest component for the user to control the umbrella nest assembly to move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rod, and the lighting device is set on the umbrella nest assembly or the operating part. The utility model can open the umbrella and open the lighting device at the same time of opening the umbrella. The utility model can solve the problem that the sight of the umbrella is not clear in the case of weak light.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be operated without both hands,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and the utility is str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雨伞
本技术涉及雨伞结构
,尤其指一种雨伞。
技术介绍
已知,伞是一种十分常用的生活用品,其便于随身携带,用途广泛,雨伞的种类很多,功能多样,例如,用作遮阳,下雨用于遮雨,雨伞的伞面可以设计不同的图案,从而提升美观,然而,目前的雨伞在使用时仍然会出现较多缺陷,例如,在夜间照明条件差的路段,如果遇上雨天,打伞行进时经常会遇到看不清路的情况,加上下雨会导致地面可能会出现很多未知的突发危险情况,例如,湿滑易摔倒,或水坑等,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行人很难发现,造成使用不便,虽然也可以随身携带照明器具,然而,由于雨伞要占用至少一支手,此时再使用照明器具就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雨伞。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雨伞,包括中棒、伞面、伞头及伞骨组件,所述伞面设置在所述中棒的一端,所述伞头设置在所述中棒的另一端,所述伞骨组件设置在所述伞面内侧用于支撑所述伞面,所述中棒上套设有用于控制所述伞骨从而带动所述伞面撑开或缩回的伞巢组件,所述雨伞还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伞巢组件连接用于供使用者控制所述伞巢组件沿所述中棒的长度方向运动,照明装置,所述照片装置设置在所述伞巢组件或所述操作件上用于在所述伞面撑开时提供照明。作为优选,所述照明装置包括连接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的发光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伞巢组件与所述操作件之间并与所述伞巢组件和/或所述操作件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伞巢组件包括:上巢,所述上巢固定在所述中棒与所述伞面相接的一端;下巢,所述下巢滑动套接在所述中棒上;所述伞骨组件包括:多根第一伞骨,多根所述第一伞骨呈辐射状的均布的设置在所述伞面的内侧,各所述第一伞骨的一端与所述中棒同所述伞面内侧面相接的一端枢接,各所述第一伞骨的另一端一直延伸至所述伞面的边缘并与所述伞面的内侧面固定;多根第二伞骨,多根所述第二伞骨的一端与所述下巢枢接,多根所述第二伞骨的另一端能够枢转的连接在所述第一伞骨上。作为优选,所述操作件为套设在所述中棒上并能够滑动的滑块,所述操作件与所述下巢连接。作为优选,所述照明装置还包括:供电元件,所述供电元件与所述发光件电连接以形成供电回路;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接入所述供电回路中以接通或断开所述供电回路。作为优选,所述供电元件与所述发光件一体设置。作为优选,所述供电元件包括与所述发光件相连接的电池盒,所述电池盒中设置电池,所述开关元件为设置在所述操作件的微动开关。作为优选,所述中棒为伸缩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雨伞,在雨伞的操作件和/或上巢组件上设置用于照明的照明装置,使用者能够在操作打开雨伞的同时打开照明装置进行照明,解决了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打伞视线不清的问题,同时无需占用双手即可操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A部分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部分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中棒2-伞面3-伞头41-第一伞骨42-第二伞骨51-上巢52-下巢6-操作件7-照明装置71-发光件72-供电元件73-开关元件74-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装置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雨伞,包括中棒1、伞面2、伞头3及伞骨组件,所述伞面2设置在所述中棒1的一端,所述伞头3设置在所述中棒1的另一端,所述伞骨组件设置在所述伞面2内侧用于支撑所述伞面2,所述中棒1上套设有用于控制所述伞骨从而带动所述伞面2撑开或缩回的伞巢组件,所述雨伞还包括操作件6,所述操作件6与所述伞巢组件连接用于供使用者控制所述伞巢组件沿所述中棒1的长度方向运动,照明装置7,所述照片装置设置在所述伞巢组件或所述操作件6上用于在所述伞面2撑开时提供照明。本实施例中,所述照明装置7的开启或关闭可以与所述雨伞的撑起或收回同时进行,例如,可以设置同时开启照明装置7和撑开雨伞的开关,例如设置与用于撑起雨伞的机械开关连动的触碰开关,当使用者撑起雨伞时,同时打开照明装置7提供照明,或者,也可以分别设置两个开关,在需要照明时打开照明装置7提供照明。继续参照图1,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伞巢组件包括上巢51及下巢52,所述上巢51固定在所述中棒1与所述伞面2相接的一端;所述下巢52滑动套接在所述中棒1上。所述伞骨组件包括多根第一伞骨41,多根所述第一伞骨41呈辐射状的均布的设置在所述伞面2的内侧,各所述第一伞骨41的一端与所述中棒1同所述伞面2内侧面相接的一端枢接,各所述第一伞骨41的另一端一直延伸至所述伞面2的边缘并与所述伞面2的内侧面固定;所述伞骨组件还包括多根第二伞骨42,多根所述第二伞骨42的一端与所述下巢52枢接,多根所述第二伞骨42的另一端能够枢转的连接在所述第一伞骨41上。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所述操作件6为套设在所述中棒1上并能够滑动的滑块,所述操作件6与所述下巢52连接以带动所述下巢52运动,下巢52运动时带动伞骨组件撑开伞面2或使伞面2缩回,当然所述操作件6也可以是其他结构,例如,可以采用连接在所述下巢52上的推杆。继续参照图1至图4,具体的,所述照明装置7包括连接件74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件74上的发光件71,所述连接件74设置在所述伞巢组件与所述操作件6之间并与所述伞巢组件和/或所述操作件6连接。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述发光件71通过连接件74设置在所述操作件6上,具体的,连接件74可以是安装在所述操作件6上的灯座,所述发光件71是安装在灯座上的灯。参照图3所述发光件71也可以通过连接件74设置在所述操作件6与所述下巢52之间,通过连接件74将三者连接在一起,操作操作件6使雨伞打开时,发光件71也一起移动至雨伞中棒1的适当位置,便于发光件71照亮雨伞下部的区域。参照图4,所述发光件71也可以设置在所述下巢52上,当然,所述发光件71也可以设置在其他部位,例如设置在所述伞面2的内侧面,具体在此不一一赘述。具体的,所述照明装置7还包括供电元件72及开关元件73,所述供电元件72与所述发光件71电连接以形成供电回路;所述开关元件73接入所述供电回路中以接通或断开所述供电回路,所述供电元件72可以是与发光件71一体设置,也可以设置在雨伞的其他部位并通过导线与发光件71连接,例如设置在中棒1中,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参照图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雨伞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雨伞,包括中棒、伞面、伞头及伞骨组件,所述伞面设置在所述中棒的一端,所述伞头设置在所述中棒的另一端,所述伞骨组件设置在所述伞面内侧用于支撑所述伞面,所述中棒上套设有用于控制所述伞骨从而带动所述伞面撑开或缩回的伞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伞还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伞巢组件连接用于供使用者控制所述伞巢组件沿所述中棒的长度方向运动,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设置在所述伞巢组件或所述操作件上用于在所述伞面撑开时提供照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雨伞,包括中棒、伞面、伞头及伞骨组件,所述伞面设置在所述中棒的一端,所述伞头设置在所述中棒的另一端,所述伞骨组件设置在所述伞面内侧用于支撑所述伞面,所述中棒上套设有用于控制所述伞骨从而带动所述伞面撑开或缩回的伞巢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雨伞还包括:操作件,所述操作件与所述伞巢组件连接用于供使用者控制所述伞巢组件沿所述中棒的长度方向运动,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设置在所述伞巢组件或所述操作件上用于在所述伞面撑开时提供照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包括连接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件上的发光件,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伞巢组件与所述操作件之间并与所述伞巢组件和/或所述操作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雨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巢组件包括:上巢,所述上巢固定在所述中棒与所述伞面相接的一端;下巢,所述下巢滑动套接在所述中棒上;所述伞骨组件包括:多根第一伞骨,多根所述第一伞骨呈辐射状的均布的设置在所述伞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冯晨祥
申请(专利权)人:酷波厦门进出口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