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弯增强型电声换能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613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弯增强型电声换能器,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中的马达组件和膜片组件,马达组件和膜片组件通过连接杆连接,膜片组件包括膜片框,膜片框内设有振翼,振翼的一边通过两根连接条与膜片框的内边缘连接,两根连接条之间设有间隙,振翼的其余边与膜片框的内边缘之间设有空隙,所述膜片框的外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膜片组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塑性变形,抗弯特性大且屈服强度高。

An anti bending enhanced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 bending and enhanced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which includes a shell and a motor component and a diaphragm in the shell. The motor component and diaphragm assembly are connected through a connecting rod. The diaphragm assembly includes a diaphragm. The diaphragm is equipped with a vibrating wing. One side of the vibrating wing passes through two connecting bars and the inner edges of the diaphragm frame. A gap is provided between the two connecting strips, and the remaining edges of the vibrating wing and the inner edge of the diaphragm frame have spaces, and the outer edges of the diaphragm frame are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The diaphragm assembly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not easy to produce plastic deformation during the use process, and has high bending resistance and high yield streng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弯增强型电声换能器
本技术属于电声换能器,更具体涉及一种抗弯增强型电声换能器。
技术介绍
受话器通常使用的振翼为0.05毫米厚度的铝合金。在生产过程中,该振翼结构极易在夹取和运输过程中受外力作用产生塑性形变,故仅可依靠人工完成,无法在受话器自动化工艺中使用。限制了受话器的产能,导致受话器成本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弯特性大且屈服强度高的抗弯增强型电声换能器。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抗弯增强型电声换能器,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中的马达组件和膜片组件,所述马达组件和膜片组件通过连接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件包括膜片框,所述膜片框内设有振翼,所述振翼的一边通过两根连接条与所述膜片框的内边缘连接,两根所述连接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振翼的其余边与所述膜片框的内边缘之间设有空隙,所述膜片框的外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连接。本技术的膜片组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塑性变形,抗弯特性大且屈服强度高。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膜片框的外边缘沿着垂直方向延伸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侧壁连接。在振翼振动的情况下,使膜片框牢固地连接在电声换能器壳体的内壁上,还能减轻膜片组件整体的重量,使膜片组件与壳体连接的更为牢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膜片框、连接条、振翼和连接框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的膜片组件较为结实耐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膜片框的底部设有支撑框,所述支撑框的外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连接。起到膜片框的作用,使膜片组件整体更为牢固地安装在壳体内。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膜片框、所述振翼和两根所述连接条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的膜片组件较为结实耐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膜片组件将所述壳体的内腔隔成前腔和后腔,所述马达组件位于所述后腔中。电信号通过马达组件,带动连接杆上下运动,振翼在连接杆的带动下,同频率的往复运动,使得前腔的气体呈现疏密相间的体积变化,产生声压,由此,受话器完成了从电信号到声能量的转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一种抗弯增强型电声换能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膜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一种抗弯增强型电声换能器的膜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剖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一种抗弯增强型电声换能器的膜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本技术的实施例1的抗弯增强型电声换能器。如图1所示,该抗弯增强型电声换能器包括壳体1以及位于壳体1中的马达组件2和膜片组件3。马达组件2和膜片组件3通过连接杆4连接。如图2所示,膜片组件2包括膜片框21,膜片框内21设有振翼22。振翼22的一边通过两根连接条221与膜片框21的内边缘连接,两根连接条21之间设有间隙,可增加振翼22振动的灵活度,还可从整体上减轻膜片组件2的重量。振翼22的其余边与膜片框21的内边缘之间设有空隙。该种结构的膜片组件在使用过程中不易产生塑性变形,抗弯特性大且屈服强度高。膜片框21的厚度和振翼22的厚度相同。膜片框21的上表面与振翼22的上表面齐平;膜片框21的下表面与振翼22的下表面齐平。膜片框21的外边缘与壳体1的内侧壁连接,从而将整个膜片组件固定连接在壳体1内。膜片框21、振翼22和两根连接条21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的膜片组件较为结实耐用。膜片组件2将壳体1的内腔隔成前腔51和后腔52。马达组件2位于后腔52中。在该实施例中,马达组件3包括电枢31、线圈32、磁铁框33以及位于磁铁框33内的第一磁铁34和第二磁铁35。电枢31为U型。线圈32具有通道。磁铁框33为闭合框体。第一磁铁34和第二磁铁35位于磁铁框33内。第一磁铁34与磁铁框33的内顶部连接,第二磁铁35与磁铁框33的内底部连接。第一磁铁34和第二磁铁35相对设置且不接触。磁铁框33的外底部与壳体1的底部连接。电枢31的一端与磁铁框33的外壁连接,电枢31的另一端穿过线圈32位于第一磁铁34和第二磁铁35之间。电枢31和磁铁框33的材质均为高导磁性合金,第一磁铁34和第二磁铁35的材质均为铝镍钴材料,电枢31、磁铁框33、第一磁铁34和第二磁铁35构成工作磁路。线圈32的两根引出线321穿过盒体11延伸至盒体11的外部。电枢31位于第一磁铁34和第二磁铁35之间的一端部设有连接块311。连接杆4的一端与连接块311连接,连接杆4的另一端与振板23连接。电信号通过两根引出线321输入线圈32,电枢31在输入电信号的作用下做上下往复运动,振翼22在连接杆4的带动下,与电枢31做同频率的往复运动,使得前腔51的气体呈现疏密相间的体积变化,产生声压,由此,受话器完成了从电信号到声能量的转换。在其他实施例中,膜片组件2还可以和其他不同结构的马达组件3进行组装制成电声换能器。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膜片框21的外边缘沿着垂直方向延伸有连接框23。在振翼22振动的情况下,使膜片框21牢固地连接在电声换能器壳体1的内壁上,还能减轻膜片组件整体的重量,使膜片组件与壳体1连接的更为牢度。膜片框21、振翼22、两根连接条21和连接框23为一体结构。一体结构的膜片组件较为结实耐用。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膜片框21的表面贴合连接有支撑框24。支撑框24的外边缘与壳体1的内侧壁连接,起到膜片框21的作用,使膜片组件2整体更为牢固地安装在壳体1内。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脱离本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弯增强型电声换能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弯增强型电声换能器,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中的马达组件和膜片组件,所述马达组件和膜片组件通过连接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件包括膜片框,所述膜片框内设有振翼,所述振翼的一边通过两根连接条与所述膜片框的内边缘连接,两根所述连接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振翼的其余边与所述膜片框的内边缘之间设有空隙,所述膜片框的外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弯增强型电声换能器,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中的马达组件和膜片组件,所述马达组件和膜片组件通过连接杆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组件包括膜片框,所述膜片框内设有振翼,所述振翼的一边通过两根连接条与所述膜片框的内边缘连接,两根所述连接条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振翼的其余边与所述膜片框的内边缘之间设有空隙,所述膜片框的外边缘与所述壳体的内侧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弯增强型电声换能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膜片框的外边缘沿着垂直方向延伸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外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侧壁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剑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三色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