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少华专利>正文

全程永不失控的顺安电热毯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84705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5: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全程永不失控的顺安电热毯控制器,采用的技术方案:先由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为全程顺安自锁电路提供维持闭锁的电流,再由全程顺安自锁电路控制锁控开关继而控制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和电热线的交流电源;用热敏线探测电热线的温度所得的感温信号电压Vi3控制全程顺安自锁电路和锁控开关的开关状态,实现温度控制和过热保护以及断线闪火保护功能;用维持闭锁电流锁扣过热保护及断线闪火保护电路,能可靠地防止故障失控,保障过热保护功能永不失效,完全消除了以往电热毯存在的假安隐患和缺陷。可见,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全程永不失控的顺安电热毯控制器。

An electric blanket controller that never gets out of contro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lectric blanket controller which is not out of control in the whole course. The technical scheme adopted is that the current maintenance closed and broken line protection circuit provides the current for maintaining the closed lock for the whole course CIS safe self locking circuit, and then the lock control switch is controlled by the whole CIS locking circuit and then the current maintenance closed and broken line protection circuit and the electric heating are controlled. The AC power supply of the line; the temperature signal voltage Vi3 obtained by the thermosensitive line detect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electric hotline is controlled by the switch state of the whole course CIS lock and the lock switch, so as to realize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and overheat protection and the protection function of the broken line flash fire. To prevent failures from being out of control and ensure overheating protection function will never fail, completely eliminate the hidden dangers and defects of the electric blanket. Therefore, the invention is a shun electric blanket controller which can never be out of control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全程永不失控的顺安电热毯控制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家用电器或电热控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在使用全过程中不论处于正常或异常状态下过热保护功能永不失控(或永不失效)的稳顺安全的电热毯控制电路,简称“全程永不失控的顺安电热毯控制器”。本专利技术也能作为通用的电热体的顺安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在寒冷天气,电热毯是方便暖床的优选取暖器具,不仅让人睡眠时有温暖舒适感受、容易入睡,而且其辐射的红外线和低频电磁场对人体还有某些理疗保健作用和治疗风湿效果;另外,电热毯比其它取暖方式节能显著,经济实用,于是深受人们喜爱。但早期电热毯技术简单因局部高温引起火灾事故较多,也给人带来了安全隐患和威胁。可见,电热毯的安全性能比保暖功能更加重要。因此人们选用电热毯的要求是安全第一,且安全性能越高越好,越真实越好。所以电热毯的高度安全也就成为国家标准中强制性的技术要求。电热毯技术发展至今,其安全质量从初级到高级,已经历了简单开关型、开环控温型、闭环控温型、局部安全保护控温型、全线路安全保护控温型等发展阶段,电热温度从无控到有控、从粗略手控再到精准自控,其安全性能也有很大的提高,早与国外技术平衡,我国现有名牌厂商制造的全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全程永不失控的顺安电热毯控制器

【技术保护点】
全程永不失控的顺安电热毯控制器,包括电热线(4)、保险管(7)、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热敏线(2)、锁控开关(6)、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所述的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内一个检测输入端(Vi1)对外作为电位输入端(Vi3)连接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内感温输入端(Vin),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内另一个检测输入端(Vi2)对外连接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内分压保护点(Vdb)、或者连接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内检测输入端(Vi1),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的热敏输入端Vib连接热敏线(2)尾端(b1),所述的热敏线(2)首端(a1)连...

【技术特征摘要】
1.全程永不失控的顺安电热毯控制器,包括电热线(4)、保险管(7)、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热敏线(2)、锁控开关(6)、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所述的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内一个检测输入端(Vi1)对外作为电位输入端(Vi3)连接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内感温输入端(Vin),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内另一个检测输入端(Vi2)对外连接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内分压保护点(Vdb)、或者连接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内检测输入端(Vi1),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的热敏输入端Vib连接热敏线(2)尾端(b1),所述的热敏线(2)首端(a1)连接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输出的直流电压正极(V+1)或接地端(GND),其中热敏线(2)首端(a1)连接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的接地端(GND)是优选连接方式;所述的电热线(4)与热敏线(2)之间的绝缘层是高强度绝缘材料,热敏线(2)属于正温阻特性热敏线,温度越高电阻率越大,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特性相似,所以热敏线(2)或者被称为PTC性热敏线;所述的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输出的直流电压正极(V+1)连接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的电源输入正极和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内直流电源输入正极,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的接地端(GND)连接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的电源输入负极和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的接地端(GND),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的两个交流电源输入端分开跨接在交流电线L2、L3之间;所述的电热线(4)的A端连接交流电线L3,电热线(4)的B端连接交流电线N2;所述的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内控温执行器件的一交流端连接交流电线N1、另一交流端连接交流电线N2;所述的锁控开关(6)的①端连接交流电线L1、其②端连接交流电线L2、其③端连接交流电源输入端N、其④端连接交流电线N1,锁控开关(6)的开关状态受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输出的电磁力和光强(G1)的控制;所述的保险管(7)串接在交流电线L1和交流电源输入端L之间;所述的交流电源的火线从交流电源输入端L输入、交流电源的零线从交流电源输入端N输入,或者调换交流电源极性输入,交流电源的零线从交流电源输入端L输入、交流电源的火线从交流电源输入端N输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程永不失控的顺安电热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包括安全控制模块IC、电阻R1、R2、R3、R6、微调电阻TR和二极管D6以及固态继电器SSR中发光二极管,或者用电磁继电器J线圈并接二极管D5替换固态继电器SSR中发光二极管串接电阻R6,其中安全控制模块IC采用防失效或防失控之类的安全控制电路;所述的锁控开关(6)包括交流电源开关DK和常开按钮CKA以及固态继电器SSR中双向可控硅,或者用电磁继电器J常开触点替换固态继电器SSR中双向可控硅;所述的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包括二极管2D1至2D4、2D7、2D8和稳压二极管2WD1、电容2C1、2C2、电阻2R7、副热线2R8以及电磁继电器Jb,所述的热敏线(2)就是外层热敏线RM,电热线(4)就是内层电热线WR,所述的外层热敏线RM旋绕在内层电热线WR表面的绝缘层之外,外层热敏线RM与内层电热线WR之间的绝缘层是高强度绝缘材料,最后在外层热敏线RM外表面包裹高温绝缘护套,所述的外层热敏线(2)属于正温阻特性热敏线,温度越高电阻率越大,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特性相似,所以外层热敏线(2)或者被称为PTC性热敏线;所述的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包括现有的各种控温电路,例如:模拟式自动控温电路、或数字式自动控温电路、或单片机程序式自动控温电路;所述的保险管(7)就是用防短路电流的熔断丝制造的保险管BX;电路连接方式:所述的电容2C2正极和稳压二极管2WD1负极连接电阻2R7的一端作为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的直流电压正极(V+1)输出端再连接安全控制模块IC的电源输入正极(V+)和电阻R2的一端以及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内直流电源输入正极端;与二极管2D3、2D4正极、稳压二极管2WD1正极、电容2C1、2C2负极连接的副热线2R8的一端作为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的接地端(GND),再连接安全控制模块IC的电源输入负极(V-)端和电阻R3的一端以及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的接地端(GND);电阻R1的一端连接微调电阻TR的一端,微调电阻TR的另一端连接作为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的热敏输入端Vib连接热敏线RM尾端(b1),所述的热敏线RM首端(a1)连接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输出的直流电压正极(V+1)或接地端(GND),其中热敏线RM首端(a1)连接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的接地端(GND)是优选连接方式;所述的安全控制模块IC的两检测输入端(Vi1、Vi2)连接电阻R1、R2、R3另一端的并联接点作为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的电位输入端Vi3再连接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内感温输入端(Vin);二极管2D7正极连接电容2C1正极和二极管2D1、2D2、4D8负极以及电磁继电器Jb线圈一端作为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内直流电压正极(V+2),副热线2R8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2D8正极和电磁继电器Jb线圈另一端,电磁继电器Jb常开触点的一端连接二极管2D7负极、电磁继电器Jb常开触点的另一端连接电阻2R7的另一端;二极管2D2正极和二极管2D3负极连接交流电线L2上挂接的常开按钮CKA的②端和固态继电器SSR中双向可控硅的一端(第10脚),交流电线L1连接常开按钮CKA的①端和固态继电器SSR中双向可控硅的一端(第8脚)以及保险管BX的一端,保险管BX的另一端连接交流电源输入端L;二极管2D1正极和二极管2D4负极连接交流电线L3,在交流电线L3和交流电线N2之间对应串接电热线WR的A、B两端,在交流电线N1和交流电线N2之间串接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内控温执行器件的两个交流端;在交流电源输入端N和交流电线N1之间对应串接交流电源开关DK的③、④两端;所述的固态继电器SSR中发光二极管正极(16脚)连接安全控制模块IC的反相输出端(Vo2),固态继电器SSR中发光二极管负极(1脚)连接电阻R6,电阻R6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6正极,二极管D6负极连接安全控制模块IC的同相输出端(Vo1);或者用电磁继电器J替换固态继电器SSR,将电磁继电器J的线圈一端与二极管D5负极连接安全控制模块IC的反相输出端(Vo2),电磁继电器J的线圈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D6两正极,二极管D6负极连接安全控制模块IC的同相输出端(Vo1),将电磁继电器J内常开触点的①端连接常开按钮CKA的①端,电磁继电器J内常开触点的②端连接常开按钮CKA的②端;所述的交流电源的火线从交流电源输入端L输入、交流电源的零线从交流电源输入端N输入,或者调换交流电源极性输入,交流电源的零线从交流电源输入端L输入、交流电源的火线从交流电源输入端N输入;所述的固态继电器SSR中双向可控硅控制电热线WR和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的交流电源;或者用电磁继电器J常开触点控制电热线WR和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的交流电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程永不失控的顺安电热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包括安全控制模块IC、电阻R1、R2、R3、微调电阻TR和二极管D5、D6以及电磁继电器J内线圈,或者用固态继电器SSR内发光二极管串接电阻R6替换电磁继电器J内线圈并联二极管D5,其中安全控制模块IC采用防失效或防失控之类的安全控制电路;所述的锁控开关(6)包括交流电源开关DK和常开按钮CKA以及电磁继电器J内常开触点,或者用固态继电器SSR内双向可控硅替换电磁继电器J内常开触点,所述的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包括二极管3D1至3D4、稳压二极管3WD1和电阻3R7、电容3C1、3C2以及电流或电压互感器HGI;所述的热敏线(2)就是外层热敏线RM,电热线(4)就是内层电热线WR,所述的外层热敏线RM旋绕在内层电热线WR表面的绝缘层之外,外层热敏线RM与内层电热线WR之间的绝缘层是高强度绝缘材料,最后在外层热敏线RM外表面包裹高温绝缘护套,所述的外层热敏线(2)属于正温阻特性热敏线,温度越高电阻率越大,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特性相似,所以外层热敏线(2)或者被称为PTC性热敏线;所述的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包括现有的各种控温电路,例如:模拟式自动控温电路、或数字式自动控温电路、或单片机程序式自动控温电路,所述的保险管(7)就是用防短路电流的熔断丝制造的保险管BX;电路连接方式:所述的电容3C2正极和稳压二极管3WD1负极连接电阻3R7一端作为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的直流电压正极(V+1)输出端,再连接安全控制模块IC的电源输入正极(V+)与电阻R2的一端以及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内直流电源输入正极端;电容3C1、3C2负极连接二极管3D3、3D4正极、稳压二极管3WD1正极作为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的接地端(GND),对外连接安全控制模块IC的电源输入负极(V-)和电阻R3的一端以及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的接地端(GND);电阻R1的一端连接微调电阻TR的一端,微调电阻TR的另一端连接作为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的热敏输入端Vib连接热敏线RM尾端(b1),所述的热敏线RM首端(a1)连接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输出的直流电压正极(V+1)或接地端(GND),其中热敏线RM首端(a1)连接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的接地端(GND)是优选连接方式;所述的安全控制模块IC的两检测输入端(Vi1、Vi2)连接电阻R1、R2、R3另一端的并联接点作为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的电位输入端Vi3再连接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内感温输入端(Vin);二极管3D1、3D2负极和电容3C1正极连接电阻3R7一端,,二极管3D2正极和二极管3D3负极连接电流或电压互感器HGI中次级绕组(n2)的一端,电流或电压互感器HGI中次级绕组(n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3D1正极和二极管3D4负极,电流或电压互感器HGI中初级绕组(n1)的两端分开跨接在交流电线L2与L3之间,所述的电热线WR的A、B两端分开跨接在交流电线L3和交流电线N2之间,所述的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内控温执行器件的两个交流端分开跨接在交流电线N1和交流电线N2之间;所述的交流电源开关DK的③、④两端分开跨接在交流电源输入端N和交流电线N1之间,常开按钮CKA的①端连接电磁继电器J内常开触点的①端和保险管BX一端,保险管BX另一端连接交流电源输入端L;电磁继电器J内常开触点的②端与常开按钮CKA的②端相连接,电磁继电器J的线圈一端与二极管D5负极连接安全控制模块IC的反相输出端(Vo2),电磁继电器J的线圈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5、D6两正极,二极管D6负极连接安全控制模块IC的同相输出端(Vo1);或者用固态继电器SSR替换电磁继电器J,将固态继电器SSR内发光二极管正极(16脚)连接安全控制模块IC的反相输出端(Vo2),固态继电器SSR内发光二极管负极(1脚)串接电阻R6的一端,电阻R6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6正极,二极管D6负极连接安全控制模块IC的同相输出端(Vo1),固态继电器SSR中双向可控硅的一端(第10脚)连接常开按钮CKA的②端和交流电线L2,固态继电器SSR中双向可控硅的另一端(第8脚)连接常开按钮CKA的①端和交流电线L1;所述的交流电源的火线从交流电源输入端L输入、交流电源的零线从交流电源输入端N输入,或者调换交流电源极性输入,交流电源的零线从交流电源输入端L输入、交流电源的火线从交流电源输入端N输入;所述的电磁继电器J常开触点或者固态继电器SSR中双向可控硅直接控制电热线WR和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的交流电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程永不失控的顺安电热毯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包括安全控制模块IC、电阻R1、R2、R3、R6、微调电阻TR和二极管D6、光敏三极管4GT以及固态继电器SSR中发光二极管,或者用电磁继电器J线圈和二极管D5替换固态继电器SSR中发光二极管串接电阻R6,其中安全控制模块IC采用防失效或防失控之类的安全控制电路;所述的锁控开关(6)包括交流电源开关DK和常开按钮CKA以及固态继电器SSR中双向可控硅,或者用电磁继电器J常开触点替换固态继电器SSR中双向可控硅;所述的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包括二极管4D1至4D4、4D7、稳压二极管4WD1和电容4C1、4C2、电阻4R7、副热线4R8、大电流发光二极管4LED;所述的热敏线(2)就是外层热敏线RM,电热线(4)就是内层电热线WR,所述的外层热敏线RM旋绕在内层电热线WR表面的绝缘层之外,外层热敏线RM与内层电热线WR之间的绝缘层是高强度绝缘材料,最后在外层热敏线RM外表面包裹高温绝缘护套,所述的外层热敏线(2)属于正温阻特性热敏线,温度越高电阻率越大,与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PTC特性相似,所以外层热敏线(2)或者被称为PTC性热敏线;所述的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包括现有的各种控温电路,例如模拟式自动控温电路、或数字式自动控温电路、或单片机程序式自动控温电路;所述的保险管(7)就是用防短路电流的熔断丝制造的保险管BX;电路连接方式:所述的电容4C2正极和稳压二极管4WD1负极连接电阻4R7的一端作为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的直流电压正极(V+1)输出端连接安全控制模块IC的电源输入正极(V+)和电阻R2一端以及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内直流电源输入正极端;电阻4R7另一端连接二极管4D7负极,二极管4D7正极连接电容4C1正极和二极管4D1、4D2负极与大电流发光二极管4LED正极作为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内直流电压正极(V+2),大电流发光二极管4LED负极连接副热线4R8的一端,副热线4R8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4D3、4D4正极、稳压二极管4WD1正极、电容4C1、4C2负极的并接点作为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的接地端(GND),再连接安全控制模块IC的电源输入负极(V-)端和电阻R3一端以及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的接地端(GND);电阻R1一端连接微调电阻TR的一端,微调电阻TR的另一端作为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的热敏输入端Vib连接热敏线RM尾端(b1),所述的热敏线RM首端(a1)连接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输出的直流电压正极(V+1)或接地端(GND),其中热敏线RM首端(a1)连接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的接地端(GND)是优选连接方式;所述的安全控制模块IC的两检测输入端(Vi1、Vi2)连接电阻R1、R2、R3另一端的并联接点作为全程顺安自锁电路(1)的电位输入端Vi3再连接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内感温输入端(Vin);所述的二极管4D2正极连接二极管4D3负极作为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的一个交流电输入端再连接交流电线L2上挂接的常开按钮CKA的②端和固态继电器SSR中双向可控硅的一端(第10脚),固态继电器SSR中双向可控硅的另一端(第8脚)连接常开按钮CKA的①端和交流电线L1以及保险管BX的一端,保险管BX的另一端连接交流电源输入端L;所述的二极管4D1正极连接二极管4D4负极作为电流维持闭锁及断线保护电路(9)的另一个交流电输入端再连接交流电线L3,在交流电线L3和交流电线N2之间对应串接电热线WR的A、B两端,在交流电线N1和交流电线N2之间串接电热温度控制电路(10)内控温执行器件的两个交流端;在交流电源输入端N和交流电线N1之间对应串接交流电源开关DK的③、④两端;所述的固态继电器SSR中发光二极管正极(16脚)连接安全控制模块IC的反相输出端(Vo2),固态继电器SSR中发光二极管负极(1脚)连接电阻R6,电阻R6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6正极,二极管D6负极连接光敏三极管4GT集电极,光敏三极管4GT发射极连接安全控制模块IC的同相输出端(Vo1);或者用电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少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